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对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并在我院社区门诊建档的3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生活护理如一般的随访和肢体按摩,康复组给予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如持续的规范康复训练、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结果:对照组与康复组指导前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的规范康复训练、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使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到社区的80名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患者按出院指导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由社区医生、护士在社区或入户按出院指导加个体化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时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等生存质量比较有显著差异,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2组,印早期康复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观察组除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康复训练方法,由护士一对一地指导病人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病人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康复训练组病人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进行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能使康复护理更具有针对性、规范性,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到社区的80名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患者按出院指导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由社区医生、护士在社区或入户按出院指导加个体化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时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等生存质量比较有显著差异,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可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江中群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172-173
目的:探讨了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评价两组的FM、AS和BI。结果: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FM、AS和BI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专人管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可行性。方法:筛查本社区纳入专案管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将符合条件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评估。结果:与一年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SS评分、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行专人管理进行定期的有计划的康复锻炼是可行的,在加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庭康复护理,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综合模式(针药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内13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康复指导组(A)和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B)。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康复指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的干预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现代康复治疗和中药、针灸治疗,并对患者家属进行中医养生指导。入选病例分别在入选时、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运用改良巴氏指数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康复指导组与针药结合康复组的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结合康复组ADL评分优于康复指导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综合模式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并维持已获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另外再给予康复指导.出院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组Fugl-Meyer、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指导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其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组除接受对照组相同的内科治疗和护理外,积极给予康复治疗,28天后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结果康复组经过28天的康复治疗,吞咽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预防吸人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的发生,增强了患者进食的独立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康复中发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FMA与B1指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应用效果明显.可确保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强化训练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4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吞咽康复训练。结果: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吞咽能力明显改善。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恢复了经日吞咽进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规范化康复训练在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而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观察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观察组的ADL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取规范化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采用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家庭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化的方法纳入康复组和对照组。将我社区内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由经过培训的康复医生每周2次上门指导患者肢体功能训练,辅助器具使用,环境改造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改良Fi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和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iarthel指数评分及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P〉0.05;康复组治疗1个月后Fiarthel指数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社区家庭康复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康复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留置胃管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及照顾者健康教育宣教、基础康复训练和进食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吞咽康复效果差异显著(p〈0.01)。30例康复组患者中2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32%。对照组中1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46.66%。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有效防止误咽,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良肢位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住院时良肢位摆放及康复训练,出院后转入家庭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训练组由主管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并进行主、被动训练指导;对照组则按医嘱服药和自己锻炼为主.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Fugly-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训练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早期规范的良肢位摆放及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规范的延续治疗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2~10 d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简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神经科就诊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康复组在发病两周后给予规范康复治疗;葛酮通络胶囊+康复组在发病两周后进行规范康复治疗,并联合给予葛酮通络胶囊(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0.5 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不给予康复治疗及葛酮通络胶囊口服。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康复组和葛酮通络胶囊+康复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酮通络胶囊+康复组患者与康复组患者相比,治疗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早期接受葛酮通络胶囊口服联合规范康复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过社区卫生全科康复团队综合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将社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n=26)和对照组(n=20),由全科医生、预防保健医师和护士组成的社区卫生全科康复团队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上门一对一、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和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等,定期上门评估其焦虑抑郁情绪程度、掌握和了解其心理反应和心理期待,并及时给予焦虑抑郁心理的疏导,改善负性情绪,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调整适合其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较对照组显著,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结论:通过社区卫生全科康复团队实施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程度,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综合康复有着积极意义,对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