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王琦国医大师从"脾胃外感"论治克罗恩病验案1则。强调脾胃病多具有明确外感史,治疗脾胃病重视祛邪法,认为外邪为克罗恩病发病之标,根据湿热留恋中焦、瘀毒蕴结肠腑的病机特点,拟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疗大法,立连梅清肠汤,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赵法新教授从事文献、科研、临床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专于脾胃,长于温病及疑难杂症,他从外感热病预防角度提出"卫前学说"学术观点,认为卫前阶段是防治外感热病的最佳时期,提出外感热病防治四法(清利咽喉、保护黏膜;固卫实表、增强免疫;清热解毒、釜底抽薪;消积导滞、安内攘外)以阻止外感热病发生或缓和病情。  相似文献   

3.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胃在治疗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从选穴组方、调理脾胃入手,阐述了内伤杂病调和脾胃和外感疾病慎补脾胃的不同规律,同时提出时间针法和辨证施灸用罐等治疗特色,从5个方面较为详细总结了高玉瑃教授"调和脾胃"针法的经验,以资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脾胃微观"虫证"从"湿"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脾胃微观“虫证”从“湿”论治的治疗思想,并以此丰富“脾胃外感”疾病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医体质学学科的创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经过50多年的临床实践与临床经验,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该模式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医师在临床诊疗中以人为本、突出个体差异的诊疗思想。本文以过敏体质为主题,从辨体-辨病-辨证,过敏体质治疗原则与要点及方药应用3个方面,归纳总结王琦教授治疗过敏体质相关疾病经验和过敏体质研究现状,重点对过敏体质的干预调体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毛果 《环球中医药》2014,(8):602-604
初步总结并分析蔡光先教授在中医脾胃学术理论与临床经验方面的见解。蔡光先教授提出“生命之树,脾胃为根”、“中土坚,万物生;中土崩,万物灭”、“百病多由脾胃生,其因不离痰瘀虚”、“心神安则脾气健,肝气调则胃气旺”、“顾护脾胃,正气存中”等学术创见,同时在刘炳凡老教授“辨病-辨证-脾胃三位一体”的遣方用药体系基础上,创立了“化痰-祛瘀-补虚三者相统一”的治疗方法体系,发展了“养心调肝,安神理气”的治疗大法,配合中药超微技术的应用,临床收效甚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倪青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195-196
糖尿病高脂血症属于中医学“痰证”、“湿证”范畴。病因与饮食、内伤、外感、体质等多因素有关 ,病机为脾胃、肾虚 ,湿浊内停 ,蕴久成痰 ,治疗以健脾益肾 ,利湿祛痰为法 ,灵活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8.
李学耕系福建中医学院儿科教授,他幼承家训,知识渊博,学验俱丰,对治疗小儿泄泻具有独特经验。兹将笔者随师学习的初步体会,列举点滴如下: 重视脾胃寓补于消小儿“脾常不足”,若遇外感六淫之邪,或内伤饮食,则可引起泄泻。李师认为:“不论小儿暴泻或久泻,容易伤津耗气,多易造成脾阳虚弱,胃阴亦感不足。临床证候比较复杂,单纯用益气、温阳、滋阴等法难以奏效,唯有扶脾阳益胃阴并举是为的对之法。”在具体治疗时,一方面消除伤脾的外在因素,如外感、湿热、伤食等;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李佃贵教授系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从事脾胃病专业30余年,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对脾胃病颇有研究,尤其是对脾胃病中的疑难杂症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治疗经验,并首次提出“浊毒学说”,创立化浊解毒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新颜  张冰  杨红莲 《新中医》2008,40(5):19-20
颜正华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颜教授治学近70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外、妇、儿科疾病,用药轻灵、平和,尤其对脾胃、外感、心脑等病疗效显著.现将颜教授临床常用通腑三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