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伤寒论》中药物组成相似的方剂可归纳为类方,如桂枝汤类方、承气汤类方、泻心汤类方等。而桂枝汤作为仲景第一方,《伤寒论》原文论述时笔墨较重,临床应用也颇为广泛。本文通过分析桂枝汤类方的药物加减、药量变化及所治证候,阐述张仲景辨病、辨脉、辨证"三辨一体"和"证变、法变、方变"的临证辨治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治利方证试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下利"的论述颇多,仲景在书中描述了多种下利的症状、治法和方药,示人以权变之法。其治疗下利的方法灵活,知常达变,随证施治。常见治法有汗法、清法、下法、温补法、调和法、分利法、固涩法以及百合法、针刺法、灸法等等。临证施治,常一证一方,有是证用是方。  相似文献   

3.
方剂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通向临床课的桥梁,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探索方剂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方剂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医临证思维的特点和方剂学讲授内容特点,提出了按照症(征)、证、法、方的临证思维的方剂学教学模式,以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4.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清宣肺热,乃辛凉甘寒之剂;治疗小儿肺炎,做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是临床谴方用药之关键,随证加减。若见烦躁,使用苦寒冰伏,可导致变证峰起,正如吴鞠通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相似文献   

5.
徐大鹏  齐放 《陕西中医》2011,32(6):767-768
<正>众所周知,祖国医学诊治疾病的过程,被概括称之为理、法、方、药四个环节,这其中"方"与"法"的关系,在方剂学配伍理论中被先贤形象的称之为"方从法出"。然今之医者临证组方之时却普遍存在着"药从法  相似文献   

6.
栀子豉汤在《伤寒论》中为治疗心中懊恼、烦、热和不得眠等症的主方,后世对其发展应用治疗诸多病症,且疗效颇佳。"方-证要素对应"是在"方证相应"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用于探究证候要素与方剂要素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属于临证组方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同时更加强调"理、法、方、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配伍组方药物的靶向更加明确。用"方-证要素对应"理论对栀子豉汤及其衍化方进行剖析,探究其演化规律,以扩大栀子豉汤及其衍化方在临床中的应用,拓展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理、法、方、药4方面详细介绍张锡纯先生运用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的临床经验。张氏业医几十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善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法治疗"大气下陷"证,临证遣方用药重视辨证,衷中参西,选药精准,君臣佐使配伍严谨;不仅可以治疗大气下陷之症状,而且还可以增强正气,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文中以大气下陷证的治疗为例,深入剖析张锡纯先生的中医临床治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被称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在《伤寒论》太阳病篇的应用频次仅略少于"经方之首"桂枝汤。其对太阳病及其变证具有突出的治疗优势,堪称是用治太阳病及其变证的主方。孙思邈概括"太阳病用柴胡汤法",列为《伤寒论》太阳病七法之第四法。根据张仲景"伤寒中风,有柴胡证"等病证合参、以病统证的思维模式,提出"太阳病柴胡证"的概念,认为"小柴胡汤实为疏表清里之首方",而不应将其限于"和解少阳"的狭义范畴。此观点为解析小柴胡汤在太阳病篇的主治病证,以及阐释其在现代外感发热性疾病中的治疗优势,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经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消渴病"专篇,列出肺胃热盛、气阴两虚之白虎加人参汤证和肾气亏虚之肾气丸证,然而临床应用不拘泥于此。该文以黄连类方、大黄类方、柴胡类方、栝楼根类方、苓术类方、黄芪类方、地黄类方为纲目,列举了糖尿病治疗的常用治法,即清利湿热法、通腑泻浊法、开郁散结法、养阴止渴法、健脾化湿法、益气补虚法、滋阴补肾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在精确辨证的基础上,一方面做到"病证结合",一方面注重"抓主症",方可灵活应用经方,拓宽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一方两法"是指方剂组成药味相同,因剂型、剂量、煎煮方法或服用方法不同从而导致方剂功效有所差异的用药方法;或指方剂的基本组方结构相同,随兼证的不同而适当加减变换某些药味,从而导致方剂功用及治疗效果发生变化的用药方法,即柯韵伯所言"方内之方",包括仲景5个或然证方及方后注中所列加减法者,如理中丸作汤法等等[1]。此处应指出:"一方两法"之"两"并非"二"之意,亦可有一方三法、四法等等,为"多"之意,其变换之因在于邪之深浅、正邪之盛衰以及兼证之不同。此文举《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几个典型方剂以探讨"一方两法"思想的运用方法,以启迪临床灵活运用经方的思路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方,依法而立。学一方,需知其立方之法。不知立方之法而徒守所立成方,方即死方,无法应对变化之证。尽管有"执一法不如守一方"之说,但所守之方一定是有法之方,且用方者必须知其法。  相似文献   

12.
王琳 《北京中医药》2009,28(2):104-107
在对<圣惠方>分步骤进行证候提取、证候名称形成、证候名称统一的基础上,以现代脾脏相关证候为比较对象,从证候名称角度总结了<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发现一些现代层次较高的证候,在<圣惠方>中被作为具体证候;现代虚证多有气、血、阴、阳、精之分,而<圣惠方>虚证可直指"脾"、"脾胃"、"脾肺"、"心脾"、"脾肾";且只有"气虚",无"血、阴、阳、精"之虚;<圣惠方>有相对较多的"脾气不和"、"脾胃不和"、"脾胃气不和"证;<圣惠方>一些证候相关概念辨析不清;<圣惠方>实证、热证比例明显大于现代;在<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实证中,外邪直接相犯者比例较大;<圣惠方>认为证候虚多兼寒、实多兼热等.认为<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宋初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较多"一方二法"的运用,而在《金匮要略》中则更多的是运用了"一证二方"的施治。"一方二法"的证治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张仲景在治疗上不但做到了辨证型选方用药,而且针对同一病机证型的轻重、兼症等的不同而采取不同剂量或不同服法,以此来达到更精确有效的治疗。而在《金匮要略》杂病方面的"一证二方"运用,除了上述作用之外,我们认为,还体现了张仲景对水饮、痰气等邪气变动变易病理性质的证治特点的认识。学习张仲景这种灵活的辨证用方思想,能为我们的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景藩教授熟读经典,擅于总结前人理论、经验,从李东垣诊"升降浮沉"理论演绎出"升、降、润、燥、消、补、清、化"八法,灵活运用治疗脾胃病,做到"法"上以应证,下以统方。诊疗中秉持辨证论治原则,谨守病机,法随证变。  相似文献   

15.
"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选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等方面,文章从"以法统方"的名词溯源导入,回顾历版方剂学教材涉及"治法"的编写体例与章节分类,介绍在教学实践中将证→法→方→药按时序有机结合,体现方药体系中"方以药成,效随方出,证与效应"的逻辑联系,有利于将教学内容系统化、逻辑化,提高《方剂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路,构建中医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6.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13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医家张仲景<伤寒论>中"三泻心汤"之首方,由法夏、川黄连、黄芩、干姜、党参、大枣、甘草共七味药组成,主治伤寒少阳证因误下出现"心下满,但满而不痛"的痞证.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有是证用是方"均是言明方证对应的重要。然而在近代尤其是现代的中医临床上,辨病尤显其重要,因而衍生出不少的专方专药,进而又揭示了一些人们容易忽视的规律:虽说患者的病机证候各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谨守病机与守法守方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举措。故通过辨析"守法"与"变法""守方"与"变方"的释义与内涵探究,探讨如何在临证中把握"方"与"法""守"与"变"的运用和时机,以提高医者临证思辨能力和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金成  王亚丽  刘莎 《光明中医》2016,(16):2427-2430
通过表证、里证、表里证三证分期法,对桂枝汤及其加减方进行探讨分析。表证以风寒表虚证为主;里证以太阴病及内伤杂病为主;表里证遵"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之原则,表里分治。不管表证或里证,桂枝汤及其加减方均是通过补益中焦脾胃,以达到解肌和营卫,化气调阴阳之目的。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虚证,通过加减亦可用于表实证,或水饮里实证的治疗。治疗范围之广,是仲景其它方剂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张社峰 《新中医》2021,53(8):34-38
正张磊是第三批国医大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七十余载,学验俱丰,医高声远。张教授临证强调"动、和、平"的学术思想,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生理功能"和态"被破坏的结果,治当以和为法,以平为期。张教授临证以和法钤百病,或调和阴阳、或调和脏腑、或调和气机,遣方灵活,其效甚佳。逍遥散是调和肝脾、气血、冲任的基本方,也是张教授临证常选方。笔者有幸侍诊在侧,结合自身体会,兹录张教授逍遥散圆机法,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