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升降理论探讨从整体认识抑郁症及其辨证。方法:从①抑郁症的痛位在脑;②阴阳升降与抑郁症;③脏腑升降与抑郁症;④抑郁症的病理性质、抑郁症失眠症状的病理实质进行讨论。结论:阳气升之不及是抑郁症的病理关键,脑腑阳虚(阳气不足)为抑郁症的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2.
浅议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毅 《新中医》2010,(7):143-144
<正>1抑郁症的定义抑郁症指的是一大类心理障碍,一般统称为"情绪障碍"。这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这种障碍可能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它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情绪障碍包括许多不同的障碍,其中主要有:重性抑郁症和慢性抑郁症。其他有如,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产褥期抑郁症、季节性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狭义上的抑郁症是指重性抑郁症。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是现代医学病名,是一种情绪障碍.中医虽无"抑郁症"的病名,但根据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郁证"、"癫证"范畴,反应性抑郁症、继发性抑郁症属郁证,内源性抑郁症属癫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抑郁症研究的深入,抑郁症的相关成因已经被逐渐发现。抑郁症是一个成因复杂、且识别率很低的疾病,了解抑郁症的相关致病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识别抑郁症,从而降低抑郁症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情感性精神病.情绪低落以及与之相关的认知和行为障碍,构成了抑郁症的心理学症状.除此之外,抑郁症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即抑郁症的躯体化生物学症状.而抑郁症中有一部分患者往往以躯体不适为突出的主诉,认为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有的患者在抑郁症明确诊断之前,四处求医,久治不愈,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抑郁症称之为隐匿性抑郁症.该病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指的是将抑郁症状"隐藏"起来,不易被人发现的抑郁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日益增大,隐匿性抑郁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心身健康,并逐渐困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抑郁症在世界十大疾病中排位第四,据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上升为第二大疾病.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起因若是各种因素致阳气损耗,或抑郁症初期非阳虚症状但抑郁症日久,病机演变,损耗阳气可呈现阳虚症状等均可按照阳虚症状分证论治。然而,抑郁症的分证论治很少涉及阳虚证型,更具体细微治疗的方药也是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用于指导临床。文章旨在通过查阅、分析、和总结古今文献关于温阳法具体治疗抑郁症的原因和临床研究资料,对温阳法具体治疗抑郁症进行回顾总结和归纳。期望从五脏阳虚角度论治抑郁症,将能进一步推动当前治疗抑郁症和今后抑郁症的深远研究。  相似文献   

7.
闫金海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107-107,117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抑郁症的病名,但在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有关抑郁症的记载,为现代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主要探讨中医古籍中与抑郁症相关的理论,以及当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心理疾病,直到近些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一般分为重型抑郁症、心境恶劣和亚临床抑郁症[1].中医治疗抑郁症有上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证型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抑郁症病例进行中医证候资料的分析有利于抑郁症的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在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家属存在着不同的应对方式,也使患者家属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响.本研究调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中医对于本病的辨证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抑郁症辨证分型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文献分析和归纳总结,从辨证分型标准、临床治疗和物质基础等方面详尽将抑郁症辨证分型特点、变化规律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对于抑郁症辨证分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旨在将抑郁症辨证分型研究规范化,为临床诊疗及科学研究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从肺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  颜红 《天津中医药》2011,28(3):230-231
中医治疗抑郁症通常从心肝脾论治,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抑郁症亦可从肺论治,经对抑郁症和肺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此论证抑郁症从肺论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抑郁症的治疗中往往只从某单个方面进行研究,抑郁症症状多变的发病特点决定了这些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或者会顾此失彼。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中医认为的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不谋而合,只有从整体进行调节才能有望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未来对抑郁症的治疗也将会从单一靶点、单一药物向多靶点、复方药物转变。进一步挖掘归脾汤对抑郁症的治疗机制或许能揭示抑郁症各个靶点之间的关系,甚至找到新的靶点,将更加有助于指导抗抑郁症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和抑郁症均为难治愈慢性疾病,二者相生相伴,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抑郁症共病。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证实,糖尿病与抑郁症交互,导致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现有临床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的方法大多将糖尿病与抑郁症作为两个独立的疾病进行治疗,存在显效率低不良反应强等诸多缺陷。中医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整体协调的特点,能够调动机体多个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在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的治疗中显现出诸多优势。但是中医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的疗效评价大多只局限于临床症状的改善、血糖水平的控制及抑郁量表评分,缺少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明确糖尿病抑郁症的共病机制是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的关键枢纽,在此,笔者回顾了中医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的相关文献,根据其作用机制进行介绍,并概括整理了糖尿病抑郁症的共病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机制、氧化应激和炎症机制、神经系统紊乱机制。各个机制之间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的复杂性,笔者绘制了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的机制通路图,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杨娟  李志刚 《世界中医药》2014,9(6):736-739
抑郁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病症,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抑郁症带来的身心双重折磨。中医治疗本病历来多从肝论治,认为其核心病机在于肝气郁结,作者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认为肾阳虚是抑郁症的重要病机,并结合中医身心医学相关理念,论述了肾阳虚与抑郁症的发病关系,阐述了重视肾阳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强调在中医辨治抑郁症时需重视振奋肾阳,为临床辨治抑郁症提供新思路,以期更好地改善抑郁诸病,缓解患者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14.
越鞠丸治疗抑郁症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越鞠丸加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研究(原发性抑郁症、中风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及其他)与现代药理研究和剂型研究的近况进行了综合评述。参考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15.
从抑郁症与虚劳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虚劳病的古代文献等方面探讨抑郁症与虚劳病的关系。发现抑郁症与虚劳病在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等方面非常相似;抑郁症的绝大部分症状具有"形神衰惫"的特点,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可归于虚劳病范畴,其它症状亦可从虚劳角度阐释;在虚劳病的古代文献中,很多描述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非常接近,对抑郁症的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析探讨抑郁症中医临床常见问题,认为郁证不等于抑郁症,抑郁和焦虑难以截然分开。列举抑郁症的中医核心症状和基本症状、舌脉特点以及抑郁症从肝从肾从阳论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述抑郁症的中西药治疗研究概况。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角度对抑郁症治疗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抑郁症的中西药研究概况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抑郁症的理论研究,从而为中西药治疗抑郁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关于抑郁症相关内容的文献内容较多,但对抑郁症体质相关的养生防治研究较少。文章以临床常见的气郁质抑郁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气郁质抑郁症的病因病机,从精神情志、食疗药膳、运动气功及针灸等方面对气郁质抑郁症的养生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的中西医论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抑郁症的中西医论治研究概况。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角度对抑郁症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抑郁症的中西医论治研究概况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抑郁症的理论研究,从而为研制现代中药治疗抑郁症新剂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精神疾患,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蒙医经典文献中没有抑郁症的记载,但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抑郁症与赫依、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从蒙医学赫依和心的角度探讨了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并对抑郁症的辨证治疗进行初步探讨,为蒙医诊治抑郁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