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中风首见《内经》名曰:薄厥、偏枯”,至仲景理法方药俱备。然时迁月移,作者继承前人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对中风诊治体会有。 1 中风的病位在脑 现代医学认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为主证的疾病,故称脑中风,与祖国医学的中风、类中风病相吻合。祖国医学对脑早有认识,《内经》曰:“上属于脑;五脏六腑之精气……入于脑;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的位置和实质。李时珍更明确提出了脑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活动有关,他说:“脑为元神之府”。同  相似文献   

2.
浅析益肾调督针法在中风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督脉有络脑通髓,总督神明;联系脏腑,统诸阳经;关乎诸经,主司动力之生理功能.而督脉治疗中风的病理联系关键是:病位在脑;脏腑阴阳失调(尤其是心、肝、肾三脏功能失司).在脏腑阴阳失调的病理基础上,产生风、火、痰、瘀等病理产物,阻滞督脉,耗损精气,进而损伤髓海,见中风之症.中风偏瘫,病虽在肢节,其源实在脑."益肾调督针法"治疗中风,是以肾经、督脉穴为主,加少量配穴,以达到肾气充,肾精足,机体元气充沛,经脉气血流畅,脑和肢体均有所养之目的.验之临床确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风是一种中老年人多见的、多发的脑血管性疾病,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关于中风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1、中风有几类病人习惯于将中风称为“大中风”“小中风”:瘫痪在床的是“大中风”,行动不便,口齿不清的叫“小中风”。医生却将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包括脑溢血(常因高血压引起,是脑实质内出血)和蛛网膜出血(常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脑表面出血);缺血性出血包  相似文献   

4.
从生理、病理、病机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瘀阻脑络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血溢脉外是出血性中风发病之关键;血蓄于脑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中心.脑位于头颅之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体外,因瘀血阻络及颅内压力的增加,脑出血可自行停止.脑出血之病理重点表现为瘀血滞留于脑内,故出血性中风重点在于尽可能快速清除脑中瘀血.  相似文献   

5.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6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主要由于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候为特征,而且中风后偏瘫是临床多见病、多发病,笔者通过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风是中医四大顽症之一,“风者,善行而数变”。有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的特点,死亡率高,临床上必须进行抢救。2001年12月—2003年12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4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40例病例,均选用住院部经脑CT检查确认为中风者,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作用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理、病理、病机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瘀阻脑络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血溢脉外的是出血性中风发病之关键;血管于脑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中心。脑位于头颅之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体外,因瘀血阻络及颅内压力的增加,脑出血可自行停止。脑出血之病理重点表现为瘀血滞留于脑内,故出血性中风重点在于尽可能快速清除脑中瘀血。  相似文献   

8.
脑络通治疗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络通治疗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 4 7例脑动脉硬化及6 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为观察对象 ,于经脑络通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脑动脉硬化组患者显效率为 30 % ,有效率为 6 4 % ;缺血性中风组患者显效率为 2 7% ,有效率为 6 8% ;少数患者有腹胀等。结论 脑络通治疗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中风有一定的疗效 ,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287-1291
目的:以健康受试者和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为研究载体,从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角度揭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枢机制,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可视化依据。方法:采用BOLD-fMRI成像技术,以10例健康被试者(A组)和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比较B组中风患者治疗前后与A组健康受试者ReHo的异同。结果:B组中风患者治疗前与A组健康者相比,多个脑功能区ReHo存在差异;治疗后基底节区、脑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顶下小叶等区域ReHo发生动态变化。结论:静息状态下缺血性中风患者存在脑功能区异常,基底节区是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损害的主要脑区;脑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顶下小叶是中风患者静息态脑功能重组及代偿的关键区域,是针刺治疗中风患者重要的调制区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风脑得平冲剂对出血性中风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sp) ,检测海马区兴奋性氨基酸 (EAA)含量以及CA1 区神经元的病理改变。结果 :中风脑得平冲剂可明显降低SHRsp出血性中风海马区谷氨酸 (Glu)和天门冬氨酸 (Asp)的含量 (P <0 0 5~ 0 0 1 ) ;海马CA1 区神经元损伤程度轻 ;光镜显示神经元密度显著增加 (P <0 0 1 ) ;超微结构显示脑组织水肿、变性和坏死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中风脑得平冲剂对SHRsp出血性中风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可能与降低EA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东 《天津中医药》2001,18(4):9-10
观察通脉复脑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通脉复脑胶囊,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0.00%(P<0.005),通脉复脑胶囊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通脉复脑胶囊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2.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中风的发病率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风急性期的死亡明显下降,但致残率高达80%以上。中风患者后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较为多见的就是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中医脑病科采用中药外擦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84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患者中有少病人伴见尿失禁,对患者本人及陪护家属造成极大痛苦。以往治疗均以改善脑功能以期达到醒脑止遗的作用,缺乏针对性,疗效欠佳。近年来笔者尝试以头针、体针结合的办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取和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脑内微小病变探讨中风“治未病”客观依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内微小病变与中风危险因子的关系及中风发病的相关性,进而探讨脑内微小病变能否作为中风"治未病"的客观依据.[方法]将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上的微小病变按照不同表现型和解剖部位分别考察它们与中风危险因子的关联及追踪随访它们与中风发病的关系.[结果]微小病变主要分布在基底节上部,频度最高的是前有孔质的Ⅲ型(73.3%)和基底节上部的Ⅲ型(47.4%).基底节上部的Ⅲ型与年龄有很大的关联;Ⅱ型与年龄及眩晕相关;Ⅰ型与饮酒习惯相关.皮质下白质的Ⅲ型与消渴相关.基底节上部的微小病变尤其是Ⅱ型与Ⅲ型与中风发病有很大关联.[结论]脑内微小病变与中风有共同的危险因子;与中风发病相关,是中风发病的预知因子;脑内微小病变为中风"治未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风后遗症是中医对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引起机体病变的总称。脑血栓形成主要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管壁粗糙或管腔变窄所引起,60岁以上的患者多见。脑栓塞是由于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堵塞脑动脉血管所致,是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脑出  相似文献   

16.
浅议中风偏瘫病位在脑病机在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华 《陕西中医》2001,22(8):477-479
通过论述中风与脑、肝关系等 ,从而提出中风的发病脏腑与脑、肝关系最为密切。仅以脑脉瘀阻或络破血溢等不能概况中风病机。当其出现偏瘫时 ,其病机以肝风内动为主 ;当其出现昏迷、痴呆等症时 ,则以脑神失用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影像学征象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16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检查,采集病变部位、病灶大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等信息,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病灶部位与中医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灶部位在脑叶以气虚血瘀证多见,病灶部位在基底节、丘脑、小脑以风痰阻络证多见。缺血性梗死灶的大小亦与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P0.05),腔隙性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以风痰阻络证多见,而中小面积脑梗死以气虚血瘀证多见。而病灶ADC值与中医证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脑MR-DWI存在相关性,MR-DWI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不同中医证型的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风的中医药治疗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秀胜  吴明华 《陕西中医》2011,32(10):1354-1355
中风始源于《内经》,风、火、痰、瘀、虚是其最基本的病理因素,而以痰瘀标实最为多见,肝肾阴血亏虚为其本;治疗仍以辨证施治为大法;恢复期配合针灸推拿、肢体功能锻炼、脑反射、高压氧治疗等康复手段,促进肌体功能康复;完善卒中单元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  相似文献   

19.
孙丽娜 《河北中医》2014,(12):1885-1887
中风是中医病名,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中风一旦发生,大多难以治疗,尤其中风昏迷,预后不佳;恢复期邪虽衰,但正已伤,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仍需长时间辨证治疗和康复护理,使邪祛正扶,而获痊愈。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可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风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症状多样化,乃多种因素夹杂而致,其发病过程有虚有实,实乃毒邪损伤脑络,虚乃气虚脑髓失养,其治疗不外乎祛邪与扶正。如何正确处理祛邪与扶正,如何恰当运用到中风治疗中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中风始发痰瘀生毒、毒损脑络,毒邪炽盛,应先予以祛邪,解毒通络,结合不同证候要素或清热化痰、或化痰通腑;并提出将补气扶正治疗时点前移,以助祛邪;另不容忽视的是中风始发即出现正虚之象,治疗先补气扶正,后再兼祛邪;溶栓后破血耗气致气虚络脉瘀阻及气虚不能摄血而出血,治疗应益气化瘀通络和补气摄血护络;中风恢复期肾虚不容忽视,主要病机是络损髓伤,治疗需要重视补肾益髓护脑,改善中风后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