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白痢沙门菌SpiC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鸡白痢沙门菌Spi C蛋白原核表达并建立以Spi C蛋白为检测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以鸡白痢沙门菌S06004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384 bp的spi C基因。将spi C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spi C,再转化到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纯化His-Spi C蛋白,建立Spi C蛋白为检测抗原的间接ELISA并检测临床血清样品。结果通过对诱导后重组菌裂解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菌可以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19 200的可溶性重组蛋白His-Spi C。重组蛋白GST-Spi C免疫无特定病原体鸡,所获得的高免血清能识别重组蛋白His-Spi C,表明体外表达的重组蛋白His-Spi C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所建立的以重组蛋白His-Spi C介导的间接ELISA有较好的特异性,能够区分spi C基因缺失型疫苗候选株免疫与野生菌自然感染。结论重组蛋白His-Spi C呈可溶性表达,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重组蛋白His-Spi C建立的间接ELISA,可以作为区分感染和免疫动物(DIVA)鸡白痢疫苗免疫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潘志明 《河北医药》2015,(4):553-55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围手术期手术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S-AI、T-AI和S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PBSQI评分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最早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医疗满意率为100%,治疗效果满意率为98.3%,遵医嘱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83.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快术后恢复快,降低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1995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4~11月,广州市发生了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共发病5505例,发病率84.24/10万,无死亡。首例确诊时间是4月10日。病例主要集中于8、9两个月,占总发病数的91%。疫情波及七个区一个县级市,有13个暴发点。主要疫区为番禺沙湾镇,共发病4972例。在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2株登革Ⅰ型病毒,血清学试验有117例抗体阳性。此次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之多,为广州市历次流行之最,暴发点之多,也是历年罕见。首次在广州市出现乡村型登革热暴发,其来势凶猛,流行强度大,给登革热防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实践表明,广州市对登革热流行采取的预防监测系统的控制措施,在市区已达到监测散发病例的水平,并已收到明显的效果,但在郊县的实施尚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1995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志明  邱季春 《疾病监测》1997,12(12):445-448
1995年4~11月,广州市发生了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共发病5505例,发病率84.24/10万,无死亡。首例确诊时间是4月10日。病例主要集中于8、9两个月,占总发病数的91%。疫情波及七个区一个县级市,有13个暴发点。主要疫区为番禺沙湾镇,共发病4972例。在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2株登革Ⅰ型病毒,血清学试验有117例抗体阳性。此次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之多,为广州市历次流行之最,暴发点之多,也是历年罕见。首次在广州市出现乡村型登革热暴发,其来势凶猛,流行强度大,给登革热防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实践表明,广州市对登革热流行采取的预防监测系统的控制措施,在市区已达到监测散发病例的水平,并已收到明显的效果,但在郊县的实施尚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沙门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多重PCR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敏感性。方法选择沙门菌组氨酸转运操纵子基因、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在单一PCR方法基础上,建立检测两种病原菌的多重PCR技术。结果在495bp和850bp处分别出现预期的特异性DNA扩增条带,敏感性试验显示该体系能检测出32Pg的沙门菌DNA和274Pg的李斯特菌DNA.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与单一PCR和国标方法的符合率达10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沙门菌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多重PCR技术,为主要食源性病原菌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嵌合形式表达的鞭毛蛋白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抗原ESAT-6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用PCR方法扩增鼠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基因fliCi及MTB抗原ESAT-6编码序列,通过重叠PCR将ESAT-6编码序列插入fliCi的高变区域,构建嵌合鞭毛基因片段fliC/esa。t将fliC/esat片段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构建pET-fliC/esat质粒。将ESAT-6编码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CX的多克隆位点,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BCX-esat。以质粒pET-fliC/esat及pBCX-esat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异丙基1-1硫代-β呋喃半乳糖苷诱导融合的嵌合蛋白fliC/esat及ESAT-6蛋白的表达。以抗ESAT-6 mAb HYB 076-08为一抗,通过W estern b lot鉴定嵌合蛋白fliC/esat及ESAT-6蛋白。以两种蛋白分别在体外刺激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s),通过FACS分析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CD54的表达,同时用ELISA检测前炎性因子IL-12p70表达的水平。此外,以两种蛋白分别免疫C57BL/6小鼠,运用ELIS...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我国地方品种鸡IL-17 cDNA,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融合表达蛋白并鉴定其免疫特性。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隐性白羽鸡IL-17(ChIL-17)的基因片段,PCR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ChIL17。将重组质粒pGEX-6P-1-ChIL17转化E.coliBL21,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结果:成功扩增出ChIL-17基因片段,大小约510 bp,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NM 204460)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9.8%,第477位碱基由G变为A,氨基酸同源性为100%。酶切鉴定结果表明,ChIL-17基因正确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重组质粒pGEX-6P-1-ChIL1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出Mr约46 000大小的目的蛋白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与小鼠IL-17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出我国地方品种鸡ChIL-17基因,为抗ChIL-17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夜笼法。在广州市12区、县级市设置监测点,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10年间共捕获鼠形动物8 891只,分属2目2科4属9种。其中啮齿目动物8 285只,食虫目动物606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1.25%;在1 185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243只,捡获蚤811只。发现蚤类4种,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平均鼠染蚤率为20.51%,总蚤指数为0.68;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禽源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分离株对1-4代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方法血清型采用常规的凝集试验进行测定;药敏纸片试验采用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推荐的K-B药敏纸片法。结果344株禽源大肠杆菌分离株覆盖了27个血清型,其中O78、O2、O1和O18血清型菌株分别有141、47、27和22株,共237株,占定型菌株的68.90%;224株禽源沙门菌经血清型鉴定均为鸡白痢沙门菌。1993-1999年禽源大肠杆菌分离株仅对萘啶酸的耐药率超过60%(62.43%,113/181);2000-2008年禽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3代9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60%;禽源沙门菌从2000年起开始出现喹诺酮类耐药菌株,2000-2008年分离到的沙门菌对萘啶酸的耐药率达到了83.74%,但对其它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近20年来,我国禽源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10种喹诺酮类药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且禽源大肠杆菌比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更为严重,交叉耐药情况亦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中期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