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儿8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中西医结合组(45例)和西药组(42例),对照组采用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剂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分期治疗,治疗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尿检恢复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补体、血沉、肝、肾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共完成观察84例,脱落3例,观察组1例,对照组2例。治疗2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97.7%(43/44),对照组92.5%(37/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12、24周后尿红细胞计数、蛋白尿定量、血沉及SLEDAI降低,血清白蛋白、补体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尿红细胞计数、蛋白尿定量、血沉降低及血红蛋白升高(P<0.05);治疗24周中医症候积分下降、尿红细胞计数减少、蛋白尿定量及补体C4水平下降(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分期论治儿童狼疮肾炎,有利于疾病的缓解。  相似文献   

2.
蒿芩清胆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SLE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蒿芩清胆汤和泼尼松,对照组用泼尼松和环磷酰胺,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SLE活动指数(SLEDAI)及各项免疫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49/60例)、76.67%(46/6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在改善SLEDAI、血沉(ESR)、C3、24h尿蛋白定量、抗dsDNA抗体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蒿芩清胆汤治疗SLE活动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尿蛋白、血尿、肝功能、肾功能、补体C3等实脸室指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比单纯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配方辅助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中药配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24 h尿蛋白量、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毒副作用(包括中性粒细胞下降、恶心、呕吐、ALT).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之76.92%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血清肌酐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中性粒细胞、恶心、呕吐、ALT升高等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中药处方配合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糖皮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中药治疗骨髓增生不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方法 19例确诊为SLE骨髓增生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组(10例)先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后续行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整个疗程中配合中药狼疮方治疗;对照组(9例)使用激素及CTX。观察两组患者骨髓增生不良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恢复情况及补体C3、24h尿蛋白定量、狼疮活动指数(LAI)的改善情况;随访1年。结果中西医组治疗1个月后骨髓增生不良即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3个月后中西医组补体C3明显升高(P〈0.01),24h尿蛋白定量、LAI明显下降(P〈0.05),其中补体C3及24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随访过程中对照组有3例因感染退出观察,有4例发生满月脸、痤疮,中西医组无1例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SLE患者的骨髓增生不良和临床症状,控制狼疮活动,明显降低治疗副反应,较单纯激素联合CTX治疗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向彩春  曾礼华 《河北中医》2010,32(6):822-823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汤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醋酸泼尼松龙片和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益肾解毒汤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Alb、Cr、BUN及ALT较治疗前均明显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5.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解毒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狼疮解毒汤联合针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1例)采取临床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1例)则采取狼疮解毒汤联合针刺中医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度(SLEDA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患者血沉及血小板、24h尿蛋白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 08%)高于对照组(84. 31%),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相当(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积分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积分优于对照组,P0. 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沉及血小板、24h尿蛋白指标相当,P0. 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1. 97%)低于对照组(13. 73%),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狼疮解毒汤联合针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恢复好,不良反应率第,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慧娟  王俊丽  冯艳广 《新中医》2023,55(1):142-14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SLE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补体水平和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免疫球蛋白(Ig) 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下降,C3、C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SLE疗效显著,可以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免疫检查结果。方法: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抗结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免疫球蛋白含量、补体3、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等,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指标对比。结果:观察组ANA阳性39例,检出率为84.78%;抗双链DNA抗体阳性27例,检出率为58.70%;观察组治疗前TNF-α、IL-6、IgG、C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gG、C3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免疫检查对疾病诊断及病情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轻中度活动期SLE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强的松治疗基础上联合凉血化瘀方药,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能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提高C3水平,降低IgG、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降低SLEDAI积分,且出现不良反应例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凉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增效减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中药复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比较方法,将90例SLE患者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每组各30例,中医组予养阴清热中药复方,西医组予环磷酰胺(CTX),中西医结合组予中药复方联合CTX治疗,疗程6月,对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中医组96.70%,中西医结合组93.33%,西医组80.00%(P〉0.05)。3组在治疗蛋白尿方面均有疗效(P〈0.05,P〈0.01),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及西医组升高白细胞作用优于中医组(P〈0.05)。3种疗法均有升高血红蛋白作用(P〈0.01)。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治疗均能降低血沉(P〈0.01,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治疗均能降低抗双链DNA抗体(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升高C4(P〈0.05)。结论养阴清热中药复方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联合CTX治疗SLE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透邪方治疗狼疮性肾炎(LN)临床疗效及对并发感染的影响。方法将60例L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益肾化瘀透邪方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抗ds-DNA抗体、血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同时观察感染发生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SLEDAI评分、血白细胞计数、ESR、CRP、补体C3、抗ds-DNA抗体、血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和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率26.7%(8/30),对照组感染率46.7%(1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透邪法对LN的疗效显著,可降低LN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曹洪波 《世界中医药》2014,9(4):458-4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甲氨蝶呤10 mg口服,1次/d;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温阳通痹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疗程(8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16例,愈显率为82.5%;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愈显率为57.5%。治疗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052,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及ESR、CRP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均较治疗前、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血通络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8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养血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MTX)加来氟米特(LEF)治疗]、对照组(41例,MTX加LEF治疗)。每组均治疗12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43/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3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休息痛、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指数、ESR、RF及CRP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ESR、RF及CRP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为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胃肠道不适为主,但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养血通络方联合MTX加LEF治疗RA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散寒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和寒湿痹阻型痹证分型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益肾散寒方,1剂/d,水煎服,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的常规方案,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变化、空腹血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5.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77% in the control(P〈0.01,u=79.051);②治疗组治疗后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障碍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③治疗组治疗后 ESR、CRP、IL-1、TNF-α等炎性生化指标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④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肝功损伤和明显消化道反应,治疗组部分患者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结论:益肾散寒方是一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有效方剂,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6例2010年5月—2011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门诊AS肾虚寒湿证或肾虚湿热证患者,按1∶1随机分中药组及西药组。中药组48例,按证型分为:肾虚寒湿证组(A组,22例,补肾壮骨祛寒汤+西药安慰剂)及肾虚湿热证组(B组,26例,补肾壮骨清化汤+西药安慰剂);西药组48例,按证型分为肾虚寒湿证组(C组,27例,SASP加中药安慰剂)及肾虚湿热证组(D组,21例,SASP+中药安慰剂)。各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AS患者总和指数(BAS-G)、AS功能指数(BASFI)、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CRP,以ASAS20、ASAS50、ASAS70、BASDAI50及中医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BAS-G、BASFI、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指地距、Schober试验、ESR及CRP均改善(P〈0.01,P〈0.05),A、C两组治疗后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均改善(P〈0.01,P〈0.05);B组治疗后枕墙距、脊柱活动度均改善(P〈0.01,P〈0.05)。与C组比较,A组治疗后BAS-G、BASFI、BASDAI、脊柱痛、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CRP均改善(P〈0.01,P〈0.05)。与D组比较,B组治疗后BASFI、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指地距、枕墙距、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改善(P〈0.01,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ASAS20、ASAS50、ASAS70及BASDAI50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运用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AS在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评分和实验室炎性活动指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SASP。  相似文献   

18.
唐宇  蓝芳  邱菲  邱少彬 《河北中医》2014,(2):226-228
目的:观察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应用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应用单纯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5 d后比较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67.6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双手平均握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烫疗联合西药可改善RA患者关节病变,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予秋水仙碱、塞来昔布口服,疗程为7d。观察临床疗效、关节肿痛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BUA)和临床安全性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与对照组的85.71%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肿痛指数、血IL-6、ESR、CRP等炎症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UA水平明显下降(P〈0.05),无胃肠道不良反应(P〈0.01)、血常规异常、肝肾损害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张振武 《河北中医》2013,(11):1619-1620,1625
目的:观察益肾通痹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40例予益肾通痹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急性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及功能指数均降低(P<0.01),双手握力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及功能指数降低,双手握力均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通痹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