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金鸡化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金鸡化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验证该方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观察金鸡化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病情与疗效的关系、临床证候治疗前后改善情况及B超下输卵管直径前后改善情况,并与对照药妇炎康复片进行比较,从而判定金鸡化瘀颗粒的临床效果。结果:金鸡化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总有效率、各程度病情的改善情况及临床证候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结果表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B超下输卵管直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金鸡化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江丰  张磊 《天津中医药》2014,31(7):385-387
张伯礼教授基于多年中医临床实践,发扬张仲景"血不利则为水"论点,提出"水不行亦可为瘀"之痰瘀学说,认为痰瘀相生相伍,共为阴邪,重浊黏滞,胶结为患,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痰瘀学说指导临床治疗,提出:痰瘀不自生,生必有故殒。正虚为其本,气机方为因。治痰不忘消瘀,治瘀不忘祛痰的治疗原则,具有重要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痰瘀互结是肿瘤发病的主要病机、痰瘀于肿瘤相关的临床表现、化痰祛瘀法在临床治疗肿瘤的应用等方面论述痰瘀与肿瘤。指出:痰瘀同源,痰瘀互结,应把化痰祛瘀作为基本法则,贯穿治疗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消渴痹证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导师临床经验,认为湿瘀贯穿于消渴痹证始终。从内外湿邪交互影响、瘀血阻滞经脉两方面,分析湿瘀致病的特点及表现,指出湿与瘀均是消渴病的致病因素,由此进一步探讨消渴痹证的发生发展,总结出湿瘀互结的病机变化,湿瘀既是消渴痹证的病理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湿与瘀相互搏结形成消渴痹证。故临床治疗中应兼顾湿瘀两方面因素,以散寒除湿、化瘀通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治法,将祛湿和活血化瘀相结合,湿瘀并治,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消渴痹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402-1404
基于"痰瘀相关"分析痛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到痰瘀是痛风的重要致病因素,而痰浊内生、因痰致瘀、痰瘀互结、经脉痹阻或痰核流注是痛风发病的基本病机演变规律。因此,在治疗上要掌握其基本病机,重视将痰瘀同治灵活应用于临床辨治中,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晓阳  ;高旋慰 《陕西中医》2014,(9):1205-1207
目的:观察分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型的Ⅱ型(包括ⅢA型、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湿热瘀阻型给予化浊通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直肠滴入,对照组湿热瘀阻型(Ⅱ、ⅢA型)均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ⅢB型)给予盐酸特拉唑嗪胶囊,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疗效、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疗效,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通瘀汤配合直肠滴入治疗湿热瘀阻型前列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从颅脑水瘀证论治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孙景波  华荣 《陕西中医》1998,19(9):409-410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提出颅脑水瘀证概念,认为颅脑水瘀证是血管性痴呆的一个主要证候,指出颅脑水瘀是血管性痴呆的病机关键,通窍、化瘀、利水是颅脑水瘀证的治疗大法,处理好颅脑水瘀证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释辉 《河南中医》2012,32(2):142-143
空调病的致病因素有室内外温差过大、负离子浓度小、微生物情况和人的心理状态.空调致瘀有血寒致瘀、血热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4方面.临床治疗本病当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不同兼证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周仲瑛教授应用瘀热病机理论治疗急性期出血性中风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周师经验,并应用于临床。结果:瘀热病机理论是周老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理论,瘀热阻窍证是瘀热病机理论运用于临床系列子证之一,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其辨识要点按临床病情轻重不同、病位各异而分为中血脉、中腑、中脏;凉血通瘀是其基本治法;以犀角地黄汤化裁而成的凉血通瘀方为其基本方药。结论:用周师瘀热病机理论,指导急性期出血性中风的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破瘀醒神、化痰消水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置;疗程均为21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采用内科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P< 0.05);凉血通瘀汤治疗组治疗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颅内水肿状况减轻(P<0.05);临床疗效比较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P< 0.05).结论 凉血通瘀汤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痰瘀双清散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痰瘀双清散".对照组采用阿斯匹林,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胸痹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6.67%,对照组为43.33%,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脂变化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临床症状治疗组改善明显,而对照组改善不显著.结论:痰瘀双清散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胸痹疗效确切,对甘油三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改善心悸、头晕等临床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13.
化痰祛瘀汤治疗痰瘀互阻型不孕症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痰瘀同源、痰瘀相关的理论应用于妇科临床,治疗痰瘀互阻型不孕症观察疗效。方法:采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等法拟化痰祛瘀汤治疗痰瘀不孕38例,疗程3~8个月。结果:38例中治愈3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4.7%。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痰瘀互阻之不孕症使气畅痰消瘀祛,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于慧卿教授运用化痰逐瘀胸痹贴治疗痰瘀阻络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临床经验。探讨化痰逐瘀胸痹贴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作用机制,证实化痰逐瘀胸痹贴穴位贴敷这种外治法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阻络型)患者的心绞痛临床症状,可操作性强,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祛瘀化痰方,两组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经上述相应药物保守治疗后,研究组获得较对照组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9%(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褚玉霞教授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  李艳青 《中医研究》2006,19(7):49-50
褚玉霞教授认为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基本病机是损伤致瘀、瘀阻胞宫,以活血逐瘀、益气温阳为治疗的基本法则,自拟逐瘀清宫方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痰瘀阻络方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组各3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痰瘀阻络方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8,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2%优于常规组6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予以痰瘀阻络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痰瘀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论痰与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收集资料和临床疗效观察。结幂痰瘀同源,相互影响,在心血管疾病中产生相应的病证。结论痰瘀同治治疗心血管疾病常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66-668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论治思路灵活多样,与西医治疗相比临床疗效稳定。脂肪肝的治疗原则不离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注重痰瘀同治,不忘补肾益精,用药时化痰防瘀、祛邪不伤正,临床观察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患者共计143例,依据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并以此作为分组依据,71例患者接受西医治疗,为对照组;72例患者接受另加凉血通瘀方治疗,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瘀热阻窍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分别为73.24%、98.61%,且实验组在脑出血量、瘀热阻窍证评分上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凉血通瘀方辅助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具有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