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肺纤维化是西医病名,中医多以"肺痹""肺痿""络病"论治。其病机性质总属本虚标实,病因多由外感毒邪、情志所伤、房劳酒伤或体质易感,正气本虚,致痰、瘀、毒等病理产物蓄积。病变初期以邪痹肺络为主,后期以肺肾亏虚为主。中医保守治疗肺纤维化优势明显,临床应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遣方用药,以内服中药为主,辅以针灸、康复等联合治疗。患者个人应慎起居、适饮食、调畅情志,固护正气。  相似文献   

2.
朱启勇教授结合"毒邪"的中医理论,认为难治性咳嗽病因病机总属余邪未清,余邪即毒,而肺处阳位,邪又易热化,故提出"从毒论治",临床上常用板蓝根、贯众、野菊花等抗毒清热,佐以祛风、清咽等法,该诊治思路颇具特色,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疾病综合征,病因复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中医归属"肺痹""肺痿"范畴,笔者团队提出"从湿论治"的观点,认为湿为阴邪,损伤阳气;重浊黏腻,易困滞清阳、阻遏气机;湿性黏滞,病程缓慢,缠绵难愈;湿邪原因复杂,夹杂它邪致病;湿邪致病广泛,临床变化多端;湿性趋于下,应因势利导;水、湿、痰、饮同出一源,治以温药和之;湿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提出"湿从合邪论治""湿从三焦论治""湿从气血阴阳失和论治"的理论,辨证上重视"湿邪需辨寒热"重视"脏腑辨证""虚实夹杂、标本兼治""四诊合参、重视脉诊",从湿论治肺痹"理气为先""通阳为要""重在调理脾胃"。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小青龙汤、三仁汤和藿朴夏苓汤,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总结李光熙教授从邪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证经验。认为本病急性恶化源于邪郁,即卫闭营郁、络气郁滞、痰郁血凝。该病的核心病机为邪实蕴郁兼脏腑虚损,治疗上总以祛邪为主,并在祛邪的基础上适时补虚。提出分期论治,急性加重早期以邪郁肌腠为主,治宜表散邪滞、辅正匡邪,以败毒散加减;进展期以邪滞肺络为主,予泄肺顺气、发越郁热,常用麻黄升麻汤化裁;恢复期以邪恋正虚为主,治宜金水并调、防邪复燃,常予金水六君煎加减。根据六淫、痰湿、瘀血、浊毒等邪气性质及程度灵活加减,燮理阴阳,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5.
中医多将咳嗽变异性哮喘归属于"咳嗽"范畴加以论治,本文认为寒饮伏肺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机之一,该病机具有内外合邪、兼夹风邪、肺脾相关,虚实夹杂的特点.临床治以疏风宣肺、温阳化饮为法,可取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左教授系著名中医急症专家,上海市名中医,学验俱丰,尤以呼吸系统急症及厥脱的治疗见长.现将王师辨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 从肺论治王师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证"范畴,患者多先天禀赋不足,内有宿根,由外邪侵袭、饮食内伤或他病诱发而发病.病机以痰气交阻、肺失宣降为主;病位在肺,与肝、心、脾、肾四脏皆相关.王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发展,结合虚、邪的偏盛与主次关系,分期论治,辨证用药.(1)发作期.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成痰,痰闭气道,发为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等症.此时肺、脾、肾诸脏或虚或实,痰壅于肺,标实甚急,急则治其标,故治肺为先,宜宣肺、肃肺、清肺、泻肺.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为医患所苦。武蕾教授基于“邪伏肺络”理论认为,哮喘的根本原因为正气不足、肺络阳虚;病机关键为邪伏肺络、肺络不通;哮喘的夙根为伏风、伏寒、伏痰。在临床治疗中,谨守病机,以温补肺阳扶正气,祛除伏邪断夙根,通畅肺络调气机,并配合中医外治疗法,临床疗效满意。该文主要总结武蕾教授运用“邪伏肺络”理论论治哮喘经验,为论治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纤维化所致慢性缺氧具有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同特性,病变广泛,病可由外感不愈,留邪为内伤,致使正气虚衰,或可本无外感,初病即已呈现虚态,因虚而时时感邪,故从全病程分析,初病已虚,久病更虚,可以说肺络痹阻以虚为本,久之湿热痰瘀痹阻肺络,此即为"络虚"与"邪瘀"相互胶结,虚虚实实,虚实共存,终致肺之"气虚络痹"的病机观。气虚络痹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所致慢性缺氧的基本病机,故从气虚络痹论治,运用扶正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所致慢性缺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毒邪"理论为切入点,对中风病中"毒邪"的概念、致病特点、发病机制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中风病的解毒原则及解毒的8种具体方法,强调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择具有特异性与针对性药物以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突破了传统的风、火、痰、瘀等病因论治观点,论证了从"毒邪"论治的可行性,认为中风毒邪学说是提高中风病临床疗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徐艳玲教授认为哮病乃内(夙根)、外(外邪)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痰为主,痰饮内生,上伏于肺,遇感诱发;痰气互搏,壅塞气道,肺宣肃乃失;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提出"法其宗、不离其本"的独到见解,从肺脾肾论治,发时以邪实为主,治以祛痰利气,攻邪治标;日久则由实转虚,治当扶正祛邪兼施,同时补肺、健脾、益肾;然发时未必全为标实、缓期未必俱为本虚,临证施治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强调外避虚邪贼风,内调饮食起居,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发病情况、主症表现等有"风"的特点,且与《内经》中的"肺风"相似。通过对"肺风"的深入研究,认为治疗"肺风"的方剂独活散、麻黄续命汤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参考用方。以古探今,"肺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启示有二:脏虚为本,风邪为标,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从风论治,散邪祛风,振奋阳气,内外兼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实际临床现象出发,以上焦宣痹汤的理法组方为引,厘清何为肺邪传变心包,阐明通过运用三焦焦膜传变理论来论治肺邪传变心包,并以临床医案验证之,从而加深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提高中医临证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7,(4):505-506
阐述从肺阳理论认识真中风病的发病机理及论治方法。"肺阳"在中医古籍中较少提及,根据现有古籍和后世医家论著,还原肺阳具有固表抗邪、主气宣降、温煦行水、调节百脉和化生血液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侵袭的主要藩篱。肺阳不足导致阳气不能固密,风邪外袭,营血消耗,从而导致脏腑虚损,痰浊瘀血内生,阻滞经络,发为中风。治疗上,在平熄内风的基础上,重在恢复肺阳的生理功能,以祛外风、清火邪、补肺阳、化瘀浊四法为主灵活应用加减,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总结运用扶阳理论治疗阳虚感冒的治法方药。认为阳气虚弱,卫外不固,感受风寒邪气,邪犯肺卫,卫表失和是阳虚感冒的基本病机,且阳虚之人感邪多从寒化,故疾病常缠绵难愈。治疗上应标本兼治、分期论治。感受病邪的早期以宣通为法,解表达邪,使阳气的出路畅通,并驱邪于外;中后期以扶阳益气、健运脾土为法,扶助坎中的阳气,使人体恢复"阴阳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正> 痢疾一证,历来医家审因论治,大多详于湿热而略于燥邪.考《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注泄鹜溏"的记载.可见前人早就认识到燥邪可以形成便泄等证候.舒弛远富有卓见,他将秋燥化痢列为痢疾分证论治的纲领之一.其论云:"痢之为病,其纲凡四:曰陷邪,曰秋燥,曰时毒,曰滑脱",惜乎语焉未详,治法亦未大备.燥痢,系感受燥邪,以燥甚则干,重伤阴液为特征的痢疾.其发病机理大致有以下数端:一者因秋阳暴烈,肺染燥热,燥乃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以高度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属中医"水肿"的范畴,一般初起多属邪盛而正气未衰,治疗可从标(水湿)论治;日久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治疗既要注意本虚(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又要注意标实(水湿、湿热、夹气滞、夹瘀血)的不同,标本同治,方可取得疗效。水肿初起邪盛者,按中医辨证多属阳水,一般由  相似文献   

17.
燥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中的重要内容。早在《内经》就有关于"燥"的论述,其后通过历代医家对燥邪致病的理论又有发挥。燥邪性质早有阴阳之辨,又宜结合现代病因辨析燥证。燥性干涸,多损津液,易伤于肺,为病多端。临床诊治要深入理解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辨析内燥外燥之别,审因论治,调节水液输布,结合脏腑、经络,把握临床治燥之法。针对临床疑难杂症,明辨病机从燥论治有助于提高多种燥邪相关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吴振起  刘光华  王雪峰 《中医杂志》2012,53(21):1879-1880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病变,干咳是特征性症状,与燥邪致病以肺为病变中心、易伤津液的特点相符.论证从燥论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咳嗽是由外感或内伤导致肺气上逆所致。一般的咳嗽从肺论治,皆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但一些顽固性咳嗽,非肺系独病,乃是由于其它脏腑受邪,功能失常,影响于肺而发病。笔者从肝论治收到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1疏肝降气法肝与肺以经络互为贯通。如《灵枢·经脉篇》:“...  相似文献   

20.
李燕  刘尚义 《中医杂志》2016,(7):552-554
总结国医大师刘尚义治疗膜病的经验。临证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从肺论治,注重风药的运用。在治疗中善用"消、托、补"三法,疾病初期消法为主、疾病中期消托并用、疾病后期托补为主。常根据病位的不同运用引经药物,引邪外出,使邪有出路,且善用养阴药物阴中求阳。膜病日久,风痰瘀毒混处络中,常以虫类药物搜剔经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