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降脂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予活血降脂方煎剂口服,对照组患者予血脂康胶囊口服。两组患者疗程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GGT较治疗前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较治疗前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降脂方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调节其脂质代谢,同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肝功能损害患者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茵陈越鞠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口服茵陈越鞠汤,对照组口服东宝肝泰片,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同时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茵陈越鞠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3.
陈劲松  戴虹  马燕 《北京中医药》2008,27(11):868-869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给予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肝脾CT比值、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氨转移酶(r-GT)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TC、TG、HDL-C、ALT、AST及r-G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CT比值改善;临床显效率为42.85%,总有效率为76.77%.结论 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是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给予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肝脾CT比值、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氨转移酶(r-GT)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TC、TG、HDL-C、ALT、AST及r-G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CT比值改善;临床显效率为42.85%,总有效率为76.77%。结论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是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化肝降脂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气郁痰湿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化肝降脂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气郁痰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东宝肝泰片;治疗组使用化肝降脂汤,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同时查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T、AST、GGT、ALP、TC、TG、HDL-C水平、彩超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计分及总计分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ALT、AST、GGT、ALP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HDL-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化肝降脂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气郁痰湿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可降低血清ALT、AST、GGT、ALP、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丹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2018年8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乌丹降脂胶囊口服,2.5 g/次,3次/d;对照组40例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口服,0.2 g/次,3次/d。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TC、TG、CA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ALT、AST、TC、TG、C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2.5%(29/4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丹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确切,且优于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利胆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14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试验组口服大黄利胆胶囊(0.3 g/粒),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28 mg/粒),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包括ALT、AST、GGT和TBIL)、血脂(包括TC、TG、HDL-C、LDL-C)、腹部超声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时两组ALT、AST、TC、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TBIL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治疗12周时两组ALT、AST、GGT、TBIL、TC、TG、HDL-C和LDL-C水平下降(P0.01,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腹部超声脂肪肝改善率分别为61.1%和63.9%(P0.05)。试验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34)。结论大黄利胆胶囊具有降低ALT、GGT和血脂的作用,能改善肝脏脂肪变,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苓汤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肝病专科门诊就诊的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使用胃苓汤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42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33例,两组在16wk后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TG)、B超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胃苓汤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ALT、AST、TG、B超积分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P0.05),但GGT、TC下降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苓汤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ALT、AST、TG、B超积分等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开郁方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理气化痰开郁方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治疗后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69.05%)(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乏力倦怠、胁肋胀痛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乏力倦怠、胁肋胀痛、纳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C及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LT及TG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理气化痰开郁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优于水飞蓟宾胶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谷草转氨酶同功酶(m-AST)以及谷草转氨酶同功酶与谷草转氨酶比值(m-AST/AST)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酒精性脂肪肝、7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56例健康对照的谷草转氨酶同功酶等血清酶和血脂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AFLD)组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m-AST、m-AST/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酒精性脂肪肝组的m-AST、m-AST/AST、GGT均显著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1),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胆周醇(TCH)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谷草转氨酶同功酶活性测定有助于酒精性脂肪肝肝损伤的评估,与m-AST/AST,GGT联合运用有助于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泄浊化瘀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西医诊断标准,中医分型属于浊瘀内积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泄浊化瘀方,对照组用硫普罗宁片合壳脂胶囊,疗程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肝脏B型超声及上腹部CT,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检测肝功能与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化瘀方治疗浊瘀内积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能有效恢复肝功能和改善血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达94%。  相似文献   

12.
郑珏 《河北中医》2016,(3):356-359
目的观察清脂方联合运动、饮食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脾虚痰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NASH脾虚痰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清脂方联合运动、饮食干预,对照组30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运动、饮食干预,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变化及临床症状总积分变化,进行影像学检查(肝脾CT比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γ-G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ALT、AST、γ-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T、AST、γ-G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BM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低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TC、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经Ridit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改善明显。2组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清脂方联合运动、饮食干预治疗NASH脾虚痰阻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NASH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加服降脂通脉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行腹部CT和B超检查,评定痰瘀互结证评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腹部CT疗效及腹部B超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腹部CT疗效、腹部B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脂通脉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NASH可更好地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保护肝功能,减轻脂肪肝程度,促进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肝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血脂及影像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护肝宁片治疗,对照组25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肝脏B超显像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γ-GT、TC、TG及肝脏灰阶值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0.01)。在改善ALT、TC及肝脏灰阶值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肝宁片治疗NAFLD安全有效,且改善ALT、TC及肝脏灰阶值方面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  相似文献   

15.
神农肝脂宁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神农肝脂宁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4例用基本治疗,治疗组56例在基本治疗基础上用神农肝脂宁丸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脏形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神农肝脂宁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7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82例作为NAFLD组,然后根据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NASH组32例和非NASH组50例(其中单纯性脂肪肝患者20例,临界NASH患者30例);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PAI-1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AST/AL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分析血清PAI-1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PAI-1对NAFLD特别是NASH的诊断价值。结果NAFLD组的性别、年龄、血清ALP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及血清ALT、AST、AST/ALT、GGT、TG、TC、HDL-C、LDL-C、FPG、PAI-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均<0.05)。NASH组的性别、年龄及血清ALT、AST、AST/ALT、ALP、GGT、TC、HDL-C、LDL-C、FPG水平与非NASH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及血清TG、PAI-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NASH组(P均<0.05)。血清PAI-1水平与BMI、ALT、GGT、TC、TG、LDL-C、FPG均呈正相关(r=0.726,0.214,0.319,0.434,0.331,0.311,0.218,P均<0.05),与AST/ALT呈负相关(r=-0.316,P<0.05)。血清PAI-1水平诊断NAFLD和NASH的AUC值分别为0.812[95%CI(0.725,0.881)]、0.954[95%CI(0.884,0.9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66,17.901,P均<0.05)。血清PAI-1>9.71 ng/mL对预测NAFLD的敏感度为70.73%,特异度为100%。血清PAI-1>11.60 ng/mL对预测NASH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结论血清PAI-1水平对NAFLD特别是NAS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肝化痰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水通道蛋白7、9(AQP-7、9)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模型大鼠,第8周分别处死正常组大鼠5只和模型组大鼠10只,模型组剩余大鼠再分为高脂饲料组、易善复组和清肝化痰活血方组,给药5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清、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及肝组织中AQP-7、9的表达;另肝组织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第8周时,模型组大鼠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13周时,高脂饲料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度计分与正常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肝组织中AQP-7、AQP-9 mRNA的含量与正常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肝化痰活血方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与高脂饲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ALT、TG、TC的含量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中AQP-7含量较高脂饲料组明显上升(P<0.01),AQP-9含量较高脂饲料组明显下降(P<0.01)。  结论:AQP-7、9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有关,清肝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AQP-7、9的表达进而改善肝细胞脂质代谢起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雄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低剂量黄芪组(C组)、中剂量黄芪组(D组)和高剂量黄芪组(E组),每组各8只。药物干预组大鼠在进行高脂饮食同时每日给予不同剂量黄芪提取物灌胃,药物干预10周末结束实验,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肝组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并观察肝脏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病理显示脂肪变性、炎症或炎症坏死并伴有血清ALT、AST、TC、LDL、FBG及肝组织TG、TC和MDA明显升高,而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药物干预组大鼠血清ALT、AST、TC、LDL、FBG和肝组织TG、TC和MDA降低,而肝组织SOD活性升高,且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程度减轻(P<0.01,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XD  Wang M  Li YZ 《中国针灸》2010,30(8):637-641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各30例。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穴取膈俞、肝俞、中脘、气海、足三里、阳陵泉、丰隆;西药组口服凯西莱片,肝功能正常后改服血脂康胶囊治疗。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质量指数(BMI)、肥胖度和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值和肝/脾CT比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MI、肥胖度和血清ALT、AST、γ-GT、TC、TG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埋线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CT诊断均明显好转,埋线组在肝/脾CT比值改善方面优于西药组(均P0.05);埋线组总有效率90.0%(27/30),西药组总有效率76.7%(23/30),埋线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口服凯西莱片和血脂康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除正常组外,剩余24只大鼠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按80 mg/(kg.d)予腹腔内及足三里注射硫普罗宁,治疗6周。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第6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采用CHOD-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胆固醇(TC),采用GPO-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三酰甘油(TG)。结果模型组血清AST、ALT、TC、TG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C、TG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能明显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降低大鼠TG、TC、ALT、AST水平(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能明显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降低血脂、肝脂,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