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羌活与宽叶羌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羌活与宽叶羌活的光合特性,为羌活与宽叶羌活引种驯化及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原位测定自然条件生长的羌活与宽叶羌活孕蕾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对光强、CO_2浓度的响应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①羌活与宽叶羌活叶片的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 539,1 464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为22.95,19.65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50 9,0.047 1,羌活的LSP,AQY和P_(max)均显著高于宽叶羌活;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7.92,26.69μmol·m~(-2)·s~(-1),羌活的LCP显著低于宽叶羌活.②羌活与宽叶羌活的CO_2补偿点(CCP)分别为33.41,37.82μmol·mol~(-1),CO_2饱和点(CSP)为988,1 150μmol·mol~(-1),羌活的CCP,CSP显著低于宽叶羌活;羧化效率(CE)为0.059 1和0.045 9,RuBP最大再生能力(J_(max))为28.18,25.32μmol·m~(-2)·s-1,光呼吸速率(Rd)为1.971,1.736μmol·m~(-2)·s~(-1),羌活的CE,J_(max),Rd均显著高于宽叶羌活.③羌活与宽叶羌活的PS Ⅱ潜在活性(Fv/Fm)分别为0.821 3,0.825 7,差异不显著,均没有发生光抑制现象.结论:羌活和宽叶羌活均可能属于C_3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均较强.但羌活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更强,强光合能力使羌活植株同化物的积累显著高于宽叶羌活.  相似文献   

2.
遮荫对南五味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泰林  李根有  石柏林 《中草药》2009,40(3):466-469
目的 研究南五味子Kadsura japonica栽培中的耐荫能力.方法 对南五味子进行不同遮荫处理,利用7230G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的叶绿素量;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其气体交换数据;利用PAM-2100脉冲调制荧光仪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 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叶绿素总量、光饱和点(LSP)、净光合速率(Pn)迅速上升而后又降低,在70%遮荫处理时达最大值,分别为(2.013±0.263)mg/dm2,(749±10.84)μ mol/(m2·s),(7.26±0.15)μ mol/(m2·s);光补偿点(LCP)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70%遮荫处理时最小,为(4.92±0.20)μmol/(m2·s).开放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Fv/Fm总体变化不显著,光电子产额(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叶绿素荧光的光化学猝灭(qP)和叶绿素荧光的非光化学猝灭(qN)则是先上升后降低,与Pn变化一致,均在70%遮荫处理时达峰值,分别为0.761±0.027、(3.583±0.674)μ mol/(m2·s)、0.990±0.011,0.892±0.030.结论 适度遮荫有利于南五味子生长,这主要是适度遮荫条件下更有利于各种酶活性的激发.  相似文献   

3.
草珊瑚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草珊瑚光合特性,为草珊瑚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种植在浙江林学院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内采自20个全国主产区草珊瑚种源的植株光合特性进行系统测定与比较.结果:草珊瑚的光饱和点均在800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在14.70~48.68μmol·m~(-2)·s~(-1);各不同种源草珊瑚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在11:00-13:00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因子有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二氧化碳浓度(CO_2S)和蒸腾速率(T_r),其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89(P<0.01),-0.75(P<0.05),0.69(P<0.05).结论:草珊瑚具有良好的耐荫性,通过遮荫和洒水以降低小环境温度,提高湿度,可减少"午休"现象出现的时间,提高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4.
遮荫对半夏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以盆栽半夏为材料,研究遮荫条件下半夏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方法:待半夏苗高15 cm左右时,进行遮荫70%,90%和全光照(CK)处理,30 d后以三叶半夏中间叶片为材料测定半夏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后半夏块茎鲜重、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面积(SLA)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叶绿素a/b减小;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后叶片Pn、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下降,而表观量子效率(AQY)上升;光系统Ⅱ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加,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结论:与对照相比,70%,90%遮荫条件下半夏株高、SLA,Chl,Pn,叶绿素荧光特征表现差异显著,其中,遮荫70%半夏块茎鲜重增加显著,为半夏生长发育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薛建平  王兴  张爱民  常莉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7):2233-2235
目的:探讨高温胁迫下半夏倒苗过程中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从而为延缓半夏倒苗提供信息。方法:在半夏植株高15 cm左右时,给予37℃的高温胁迫,于不同的胁迫处理天数分别测定半夏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结果与结论: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半夏叶片叶绿素含量、Chla/Chl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荧光产量(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光系统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最小荧光产量(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上升。  相似文献   

6.
薛建平  王兴  张爱民  常莉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24):1855-1858
 目的在大田气温高于30℃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对半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方法待半夏植株高约15 cm左右时,对半夏喷施不同浓度的SA溶液,3次后测定半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用0.1~1 mmol·L-1水杨酸处理叶片,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提高半夏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最大荧光(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初始荧光(Fo)及非光化学猝灭(NPQ)系数。结论SA对高温胁迫下半夏叶片光合机构具有保护作用,以喷施SA浓度为0.5 mmol·L-1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荞麦叶片光合响应特征及光合参数日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金荞麦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结果:金荞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数值分别为19.13,16.54μmol·m~(-2)·s~(-1),谷底出现在14:00左右,净光合速率值为15.04μmol·m~(-2)·s~(-1),约为最大峰值的78.62%,此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Pn)与主要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正相关,与大气CO_2浓度(Ca),胞间CO_2浓度(Ci)呈负相关。结论:金荞麦为气孔限制型植物,Pn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大气温度是影响金荞麦叶片Pn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不同倍性高山红景天种质叶片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倍性高山红景天种质叶片光合特征的差异,为其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种质叶片的光响应曲线与CO2响应曲线,比较了二者生物量、叶面积、气孔特征及叶绿素含量的差异.结果:白天2种种质的气孔呈明显开放状态,且气孔导度对光合有效辐射、C02浓度变化有明显的响应,这与CAM植物的特征并不一致.同源四倍体光补偿点显著低于二倍体,而光饱和点与二倍体相近,二者光饱和点均偏低,在500 μmol·m-2·s-1附近;同源四倍体的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高于二倍体,在500μmol·m-2·s-1以上的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同源四倍体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二倍体;同源四倍体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也显著高于二倍体;同源四倍体的生物量、叶面积、气孔直径和叶绿素含量均远高于二倍体,而气孔密度小于二倍体.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不同倍性高山红景天种质的人工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光质、光强对远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不同光质、光强对种子萌发、幼苗生理特性和总酚、总黄酮含量影响的研究,为远志的前期育苗提供参考,为增加远志中总酚、总黄酮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的光质、光强干预远志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的株高、根长、干重、鲜重及总酚、总黄酮含量。结果:红光下远志种子的发芽指标及幼苗的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白光,白光下的幼苗总黄酮含量最高,红光下总酚含量最高。不同光照强度对远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无影响,300,500μmol·m~(-2)·s~(-1)的光强促进远志幼苗的生长,100μmol·m~(-2)·s~(-1)光强下总黄酮含量最高,300μmol·m~(-2)·s~(-1)光强下总酚含量最高。结论:不同光质、光强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表明,红光能够促进远志种子的萌发和远志幼苗的生长,白光促进总黄酮的生成,红光促进总酚的生成。光照强度对远志种子的萌发无影响,50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更适宜于远志幼苗的生长,100μmol·m~(-2)·s~(-1)的光强有利于总黄酮的生成,300μmol·m~(-2)·s~(-1)的光强有利于总酚的生成。研究表明,光质光强对远志幼苗生长和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可能与远志种子及幼苗内的激素含量有关,但具体过程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草珊瑚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能量分配的影响,找到延缓干旱胁迫的方法,为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考察1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经过不同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ALA)和不同时间处理后草珊瑚植株光合色素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能量参数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外源ALA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量,提高了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PSII潜在活性(Fv/Fo)、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电子传递率(ETR)和光化学速率(PCR)的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热耗散速率(HDR),经过ALA处理后的光化学反应能量(P)所占比例显著升高,天线色素热耗散能量(D)和非光化学耗散能量(E)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并且P成为能量利用的主要途径,ALA促进了能量合理的再分配。结论 100 mg/L的外源ALA能够通过减少过剩激发能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效地缓解干旱胁迫对草珊瑚叶片PSII的伤害,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钾素营养水平对当归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钾素营养水平对当归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为制定当归规范化生产中合理施用钾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施K_2O量150 kg·hm~(-2)(K_(150))、300 kg·hm~(-2)(K_(300))和450 kg·hm~(-2)(K_(450))等钾素营养水平对当归成药期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表观CO_2利用效率(CUE)等光合指标及最小初始荧光(F_0)、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P)、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_(v')/F_(m'))、PSⅡ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实际量子效率(ΦPSII)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无论是全部基施,还是基施50%+叶盛期追施50%,随钾素营养水平的提高,当归叶片的Pn、Gs、Tr、WUE、CUE、F_v/F_m、qP、ETR、F_(v')/F_(m')、ΦPSII、叶绿素含量都有所提高,最适钾素营养水平为K_2O 300 kg·hm~(-2)。结论:钾素营养对当归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有不同程度地影响,适宜的钾素营养水平有利于改善当归叶片光合生理特性,促进初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12.
头花蓼四倍体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头花蓼四倍体和二倍体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头花蓼品种和二倍体头花蓼品种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探究两者的光合特性变化规律。结果:四倍体和二倍体头花蓼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型曲线,并有"午休"现象,但四倍体全天Pn高于二倍体。2个头花蓼品种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与Pn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趋势与Pn日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四倍体Gs,Tr,水分利用率(WUE)整体水平高于二倍体,而四倍体Ci低于二倍体。头花蓼光补偿点(LCP)为二倍体[67.83μmol·(m2·s)-1]四倍体[41.43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二倍体[1 225μmol·(m2·s)-1]四倍体头[1 370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二倍体[5.36μmol·(m2·s)-1]四倍体[8.83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二倍体[0.01μmolphotons·(m2·s)-1]四倍体[0.02μmolphotons·(m2·s)-1]。结论:四倍体头花蓼的光合性能较二倍体增强。  相似文献   

13.
黄芩植株光合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金花  李佳  张永清 《中草药》2009,40(6):961-964
目的 研究黄芩植株光合特性及其生理生态影响因子,为确定合理栽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日中不同时段、不同光子通量密度(PPFD)下的净光合速率(Pn)及部分生理生态因子变化.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黄芩植株Pn 与生态因子间的关联度.结果 黄芩植株不同部位叶片Pn为中部叶片>基部叶片>顶部叶片,光饱和点为1 302μmol/(m2·s),光补偿点为101.5 μmol/(m2·s);日Pn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典型的光合"午休"现象;Pn与气孔导度(Gs)密切相关(r=0.88,P<0.05).结论 PPFD和空气湿度是影响黄芩Pn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外源物质对黄连幼苗进行处理,研究黄连幼苗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寻找提高黄连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测定100 mmol/L的Na 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经过不同浓度的外源一氧化碳(CO)供体高铁血红蛋白(hematin,H)处理后,黄连幼苗光合色素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Na Cl胁迫下的黄连幼苗的光合生理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不同浓度的H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Chl(a+b)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量。盐胁迫下,黄连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叶片蒸腾速率(Tr)均下降,并且随着胁迫时间和胁迫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胞间CO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在盐胁迫下,黄连Pn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非气孔因素。在应用H进行处理后,黄连的Pn、Gs及Tr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Ci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不同的浓度梯度存在着显著的效果差异。H处理还提高了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II(PSII)潜在活性(Fv/Fo),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 P),电子传递率(ETR)和光化学速率(PCR)的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热耗散速率(HDR)的水平。结论外源CO供体H通过提高黄连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量,减少过剩激发能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效地缓解盐胁迫对黄连叶片PSII的伤害,提高植株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光强对药用白菊花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茹  郭巧生  靳淼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3):1632-1635
目的:探讨光强对药用白菊花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不同光强处理(透光率分别为100%,80%,60%,40%,20%)下药用白菊花生长发育指标及光合色素含量,并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及PAM-2100荧光仪测定叶片的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随相对光强的减弱,药用白菊花主茎直径减小,植株高度、叶长、叶宽及长宽比均呈增大趋势,同化产物含量降低;光合色素含量在光强为100%~40%均逐渐增加,20%处理下有所下降,叶绿素a/b值减小;光补偿点降低,表观量子效率(AQY)先升高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a)、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均呈下降趋势,气孔限制值(L_s)增大;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升高,作用光下实际的PSⅡ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相对光强100%~60%处理下依次升高,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依次下降,相对光强小于40%时,ΦPSⅡ等参数下降,NPQ升高.结论:中度以下弱光条件不利于药用白菊花的生长发育,栽培生产中应以相对光强80%~60%的遮荫度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当归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效能。方法:使用SPAD-502Plus叶绿素计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使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品种当归叶片的光合指标。结果:岷归5号SPAD值最高,达到37.46,岷归4号Pn值最高,达到14.11μmol CO_2/m~2·s。结论:岷归4号、岷归5号在光合效率、干物质转化能力、植物抗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品种优势。  相似文献   

17.
霍山县3种石斛叶片光合特性及其对光强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永萍  李玲  李合生  骆炳山  林毅 《中草药》2005,36(4):586-590
目的研究石斛的光合特性,了解其适宜栽种的光强。方法测定霍山县3种石斛(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铁皮石斛D.candium,铜皮石斛D.moniliforme)的光合速率对光强响应曲线,不同光强处理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及3.0×104lx瞬时光强下叶片荧光猝灭诱导。结果霍山县3种石斛属于阴生植物对光强的响应,光饱和点、光补偿点较低,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都较低;大于4.0×104lx强光下石斛叶片受光抑制严重。结论霍山县3种石斛生长光强,一般为(0.2~2.0)×104lx;可以在(2.5~3.0)×104lx光强的环境中生长;不适宜在大于4.0×104lx光强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18.
增强UV-B辐射对胡椒薄荷叶片光合机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阐明紫外辐射胁迫对药用植物胡椒薄荷生长发育的影响,模拟大气中紫外辐射增强的情况,考查了不同强度UV-B辐射胁迫对胡椒薄荷的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了自然光对照(0 W·m~(-2)),轻度UV-B辐射胁迫(0.15 W·m~(-2))和重度辐射胁迫(0.35 W·m~(-2))3个不同处理组,探讨了不同强度UV-B辐射对胡椒薄荷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在轻度UV-B辐射胁迫下,胡椒薄荷叶绿体超微结构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处理过程中,F_v/F_m,F_v/F_o,qP,ΦPSⅡ和ETR在一段时间内降低后仍能恢复到和自然光对照相当的水平,q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处于重度UV-B辐射胁迫下的胡椒薄荷,由于其光合机构受到严重破坏,通过自身保护机制已不能恢复到相应水平.结论:胡椒薄荷处于轻度UV-B辐射胁迫时,光合能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是可以通过较强的热耗散来保护光合机构.研究证实胡椒薄荷对轻度紫外辐射胁迫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可在紫外辐射偏强的地方广泛种植,具有一定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叶喷施钙盐对高温胁迫下半夏的光合参数及3种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待半夏株高10 cm左右时,高温处理并喷施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18 d后测定半夏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测定了块茎中鸟苷、腺苷及多糖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Ca2+明显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6 mmol·L-1Ca2+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作用(Tr)和气孔限制值(Ls),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随Ca2+浓度的升高,叶片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实际光合效率(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初始荧光(Fo)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先降后升趋势;半夏块茎的干重及其中的鸟苷、多糖含量随Ca2+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腺苷含量则随之升高而升高;当Ca2+浓度为6 mmol·L-1时,块茎的干重、鸟苷及多糖含量最高。结论:叶面喷钙缓解了高温对半夏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以及对PSⅡ系统的损伤,从而提高半夏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杀菌剂组合对人参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CI-34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施用新型药剂组合的人参上举斜立叶片、施用常规药剂组合的人参平展有药斑叶片和清洗后平展无药斑叶片进行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测定.结果 五年生人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10:00出现第一个峰值,15:00出现第二个峰值.上举斜立叶片、平展无药斑叶片和平展有药斑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1.5、21.7、41.7 mol/(m2·s),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 008、961、954μmol/(m2·s),CO2补偿点(CCP)分别为239、240、300/μmol/mol,CO2饱和点(CSP)分别为1 260、1 289、1 300 μmol/mol.结论 上举斜立叶片的日光合产物高,对光和CO2环境的适应性强,叶面上的药斑对人参光合作用有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