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目的:对近年来,SCI源刊发表的影响影子5分及其以上的针灸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特征分析,了解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水平,为针灸临床科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检索Pubmed源数据库(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20日)中符合针灸或针灸结合其他疗法的临床研究,回顾分析2010年以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并对上述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文献33篇,分别发表在16个综合性及专业性期刊上刊登;发表研究最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英国;肿瘤、疼痛是研究关注最多的疾病;单纯针刺是报道最多的干预方式,而对照设置中假针刺组的设置占比最大。结论:从现有文献来看,针灸在科学研究中的研究病种在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从传统痛症为主向临床多学科拓展,而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是目前针灸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近10年蛋白质组学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的文献特征和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化该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Medline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收录的针灸研究领域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文献特征及研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91篇,期刊文献60篇,会议论文8篇,学位论文23篇。60篇期刊文献分布在47种期刊杂志,其中56篇发表在核心杂志,文献内容以针灸理论(经穴脏腑相关)和作用机制为研究热点,涉及19种疾病模型(以胃黏膜损伤、脑缺血、脊髓损伤为主),51篇(69.86%)文献采用基于凝胶的双向电泳技术。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较好地促进了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和针灸作用机制研究,值得对其研究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分析针灸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现状,为今后针灸教学实践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检索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四大数据库,检索时间均由建库(2001年)至2019年,主要检索词为"针灸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教学方法",运用文献管理器NoteExpress软件,纳入相关的研究类文献。按以下种类采集相关信息,包括发表时间、地域、发表期刊、涉及课程、教学方法、文献研究类型等,通过统计文献频次计算其构成比,将每个项目及其"发表篇数"和"构成比"数据同时纳入表格。结果共纳入90篇,涉及5门针灸课程;主要集中在PBL教学法(84.4%)、多媒体教学法(10%)、翻转课堂(6.67%)等;研究数量自2001年起不稳定增长,分布在辽宁、广州、江西等高校;发表期刊多为非核心期刊(15.56%),随机对照试验占32.22%。结论目前针灸课程教学方法种类多样,但有待于进一步立体化,教学文献质量有待提高,应将随机化原则应用于教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目前治疗失眠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且非药物疗法以针灸疗法为主,效果显著。多项研究表明睡眠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相关激素有关,近年来,HPA轴对睡眠的影响备受研究学者关注。本研究以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针灸干预HPA轴相关激素以改善睡眠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较少,针灸以及相关干预方式对HPA轴相关激素的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2000~2009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针灸(含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现代文献特征进行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及科研。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获得国内有关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文献数量、地区分布、期刊分布、研究单位、研究性质、西医诊断标准的参考文献、治疗方法、选穴等方面的计量学研究。结果:10年间国内正式发表了327篇针灸(含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北京、广东、天津等地区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文献集中发表于针灸临床杂志、上海针灸杂志、中国针灸等杂志;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防治措施研究、综述、临床经验总结等;主要以刺灸法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电针等方法为主要文献研究的治疗手段;主要以百会、印堂、内关等为主穴。实验对照组主要选用西药SSR Is类抗抑郁药物,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为氟西汀。结论:针灸对抑郁症的临床引来越来越多国内医务人员的关注,其中绝大多数人还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已形成热点研究地区、重点研究方向和穴位选择数据库等,为以后规范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近10年中国大陆针灸学者在国际上的发文现状,国外刊发针灸文章的期刊发展情况,并了解针灸研究热点以及在国际上的发展概况,为相关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检索2007—2017年以"acupuncture""acupuncture therapy""electro-acupuncture""auricular acupuncture"等为主题词的文章,从中选取作者为中国大陆针灸学者的文章,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检索出文献1967篇,国外刊登针灸文献的期刊440种。其文献分为8种类型,187个病种。结论:中国大陆针灸学者在国外期刊上发文逐渐增多,国外刊登针灸文献的期刊逐年增多,说明针灸在国际上的交流热潮逐渐高涨,针灸真正走向了国际,这是针灸被国际认可形势发展的需要,反映了世界对针灸学术交流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95-598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分析Pubmed数据库中灸法临床研究现状,为灸法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管理器Note Express 3.0纳入所有与灸法相关的临床研究类文献。制作信息采集表,提取相关资料,包括发表作者、发表年份、发表期刊类型、治疗病症、干预措施及对照模式等,其中病症谱根据国际疾病分类与编码系统(ICD-10)进行统计,其余条目计算文献频次及其构成比。结果:共纳入886篇文献,14个病症系统,涉及94种病症;高频次的治疗方法为悬灸(56.23%)、温针灸(9.25%)、隔药灸(8.50%)等;文献发表数量自2005年起急剧增长,主要分布在中美英日韩各国;发表期刊多为国内核心期刊,RCT研究占30.81%。结论:灸法类型多样,干预病症谱广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十年在国内发展迅速,但对其的研究手段还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收集万方、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抑郁证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Jadad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按照2010版的CONSORT和STRICTA条目对所有研究的设计方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效应评价等)进行对比与分析。有57篇文献纳入对比研究,其中46篇为RCT(国内核心期刊36篇,国内研究国外期刊发表6篇,国外研究4篇)。研究发现,国内发表的研究文献重视针灸辨证,针灸干预方式及生物学效应指标更丰富,国外发表的研究文献在RCT质量评分上占优,基线评估及效应评价体系方面更全面,并且更重视诊疗参数的量化设计。国内外针刺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循证研究评价,整体研究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今后的研究应参照统一标准设计与报道并重视临床试验注册,促进融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提升整体研究水平,这一过程可引入真实世界研究模式以激发针灸临床研究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探讨2000-2007年Medline数据库收录针灸文献的情况.在线检索Medline PubMed数据库,通过不同检索策略,结合人工统计分析文献数据.8年间Medline共收录针灸相关论文4041篇;中文文献628篇,英文文献3071篇;涉及期刊836种,国内期刊31种;中国内地文献841篇,收录文献数量前3位省市分别是北京(176篇)、上海(136篇)、天津(43篇).结果表明Medline收录针灸的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主,且主要以散布状态发表在国外刊物,但2006年以来<中国针灸>等杂志被收录后,情况出现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55-1958
目的:对近10年以来国内发表的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与评价,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RCT文献进行检索,并从发表年代、期刊分布、基金资助以及文献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至2015年10月,共5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分析表明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试验总体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但研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结论:建议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依据循证医学的原则,更多的采用设计规范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针灸防治肿瘤的实验研究文献,归纳总结近15年针灸抗肿瘤的实验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针灸抗肿瘤机制以及针灸抗肿瘤机制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通过计算机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抗肿瘤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共纳入相关文献22篇。现有的实验研究主要有针灸改善免疫功能、针灸拮抗肿瘤的基因突变、针灸加快肿瘤细胞凋亡、针灸延缓肿瘤细胞的生长等方面。目前的针灸抗肿瘤机制主要从针灸改善免疫功能、针灸拮抗肿瘤的基因突变、针灸加快肿瘤细胞的凋亡、针灸延缓肿瘤细胞的生长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PubMed数据库中针灸研究相关论文的发文状况、发展轨迹及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针灸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及词频分析法,从发表时间、来源期刊、国家/地区、语种及主题词等多个维度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1 032篇,论文最早发表时间为1825年,载文量最多的来源期刊为《中国针灸》,主要发文国家/地区为中国、美国、英国等,主要语种为英语,高频主题词涉及针灸疗法、穴位、经络等,高频主题词按年度区间呈现出不同特点。结论 PubMed数据库中针灸研究相关论文起始于19世纪初,发文量分别在1972年、2005年前后有2次大幅增长,目前依然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1995~2008年间半仿生提取技术在中药口服制剂提取研究的论文发表情况,对半仿生提取技术研究现状做出判断.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检索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分别对文献的来源机构、年代、所发表的期刊以及研究品种进行统计分析.共查得相关文献117篇,其中期刊正式发表的文献87篇,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半仿生提取技术在中药口服制剂提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文献逐年增加,但总量有限,文献来源、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分布相对较集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Pub Med数据库中针灸介入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特征,为针灸介入肿瘤治疗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2018年12月31日以前Pub Med数据库收录的针灸介入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出版年份、发表期刊、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疾病谱和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纳入143篇文献,自2004年起文献发表数量稳步增长;发表于64本国际期刊,刊文数最多的是Acupuncture in Medicine(12篇)和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10篇);分属于18个国家地区,美国(44篇)和中国(34篇)论文数位列前两位;涉及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癌症类型,针灸主要针对并发症和治疗后产生的伴发症,以疼痛、恶心呕吐和疲劳最多;针灸治疗方案随症而定,电针为主要治疗措施。结论:针灸介入肿瘤治疗在神经(精神)系统和消化系统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针灸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出版时间为2005—2010年,主题词为“acupuncture”SCI源期刊发表的有关针刺疗法的文献,以期为今后相关文献的发表提供参考。方法:在线检索webofScience数据库,并分别从国别、文章数量、来源出版物、学科类别、影响因子、文献类型、病种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检索到有关针刺疗法的文章3486篇,且绝大多数文章所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不高。结论:针刺疗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属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疾病,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5%,其发病率较颈内动脉系统疾病少,但后循环相关病死率为20%~30%,明显高于前循环。此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近年来相关文献,输入(关键词:针灸) AND(关键词:后循环缺血) OR(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纳入综合影响因子大于0.5的正式期刊发表的文献及硕博论文,排除综合影响因子小于0.5的文献。分析出毫针刺、艾灸、电针、腧穴注射、腧穴贴敷、综合疗法等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疗效显著,同时整理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SCIE近10年中国针灸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近10年(2001-2010年)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中国作者发表的针灸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借助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对针灸论文信息进行分析,采用频次统计、共词分析、自相关矩阵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结果:中国SCIE针灸论文发表量以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主,国际合作方面略显不足。结论:我国在国际针灸科技论文发表、国际针灸研究合作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归纳分析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中收录的针灸系统评价相关文献资源情况,为针灸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CDSR)中2018年11月前收录的针灸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选择相关研究后,从发表国家、发表时间、干预方式、对照措施、样本量、疾病分布、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53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针灸相关的系统评价文献70篇,其中包括57篇系统评价全文和13篇系统评价研究方案。结果显示发表研究频次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研究总样本量最多为500例以上,其次为200~400例;发表最早的系统评价始于2002年,在2009年开始波动增长,2013年达到高峰。神经系统疾病是研究关注最多的疾病,然后是肌肉骨骼与结缔组织疾病。单纯毫针刺是报道最多的干预措施,对照设计中阳性药物、假针刺、安慰剂占比较大; 57篇系统评价全文中,有确切证据支持针灸治疗有效的文献有19篇(占33.33%),当前证据不足以确定针灸疗效的文献有35篇(占61.40%),3篇文献结论不支持针灸治疗。结论:目前Cochrane针灸相关的系统评价研究呈波动增长趋势,高质量针灸临床试验较缺乏,未来针灸临床研究应提高方法学水平和研究深度,并结合针灸学科本身的特色,以便促进针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反映国内针灸治疗耳鸣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包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信息资源系统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制定文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检索策略,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针灸治疗耳鸣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出101篇有效文献,分别发表在56种期刊及4种硕士学位论文集上;以临床研究类文献为主;综合疗法是常用治法;听宫、翳风、听会、耳门、中渚为常用穴位。结论:针灸治疗耳鸣临床研究水平偏低,需要加强针灸治疗耳鸣的基础研究,尽快建立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关于针灸随机对照试验中发表偏倚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屠健如 《中国针灸》2010,30(7):601-608
搜索近年来发表于中国和美国的较高质量的期刊媒介上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部分文献,调研分析其随机方法学、针灸试验方法的设计和执行情况以及社会相关条件,对部分资料按中国和美国两个总体做假设检验的统计分析,分析针灸随机对照试验中发表偏倚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设计和执行随机方面,中国和美国无显著差异;在执行盲法,尤其是盲检测者方面,中国显著地落后于美国。在针灸试验方法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方面中国较优。发表偏倚还可能与社会对针灸的认识理解、接受程度相关。强调在针灸随机对照试验中严格实施盲检测者,是当前系统地提高针灸随机对照试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