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病发病后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主要变现为氨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及昏迷为主。中医认为本病可归属于“肝厥” “昏厥”,其主要病因为湿、热、痰、瘀、毒、虚、风,发病机制为肝病日久,正气不足,湿、痰、瘀、热诸邪相互胶着,气机郁滞,日久化火生风,上扰清窍,元神失灵所致。病属本虚标实。本病发病前期以实证多见,中后期多为虚实夹杂。肝-肠-脑轴理论是HE病机分析的新理论,其认为HE的发病病位在肝、肠、脑。临床上应用肝肠轴理论认识治疗肝性脑病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文章从HE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及治疗等方面阐述了中医学者对肝性脑病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邢佑美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141-1141
肝性脑病常表现性格行为异常、智能障碍重则昏迷、意识障碍、兴奋不安或谵语状态,严重时深昏迷。实验室检查可有肝功能异常及血氨升高。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5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邓宝华 《北京中医药》2009,28(6):454-456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 HE) 是各种严重肝脏疾病所致的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临床表现为性格智能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和昏迷等.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地黄低聚糖进行一系列研究,发现该物质对肝硬化患者有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降低内毒素、降低血氨的作用.经动物实验证实地黄低聚糖具有预防大脑诱发电位异常的作用[1].从这些初步实验研究来看,地黄低聚糖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肝性脑病治疗药物.由于目前对肝性脑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还不是十分透彻,尚没有成功的肝性脑病的模型,为了进一步证实地黄低聚糖抗肝性脑病的作用及机理,我们进行了地黄低聚糖对大鼠肝损伤造成的血氨升高和学习认知障碍影响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肝性脑病(HE)是以临床上各种严重肝脏疾病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昏迷、扑翼样震颤、构音障碍等.目前存在的学说主要有:经典的氨中毒、假性神经递质、血浆氨基酸失衡等学说.本文对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肝性脑病(HE)是以临床上各种严重肝脏疾病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昏迷、扑翼样震颤、构音障碍等。目前存在的学说主要有:经典的氨中毒、假性神经递质、血浆氨基酸失衡等学说。本文对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肝性脑病(HE)是以各种严重肝脏疾病所致的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失调综合征,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昏迷,可有扑翼样震颤、构音障碍、出现病理反射、血氨升高、特征性脑电图异常(高幅慢波)。目前世界消化病协会(WCOG)将HE的病因基础由"严重肝病"修正为"严重的肝脏功能失调或障碍"[1]。  相似文献   

7.
肝性脑病(HE)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降血氨是治疗HE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笔者采用天门冬氨酸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患者2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曾岳祥  廖周旭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397-1397,1410
目的 观察重肝合剂保留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精神状态、血氨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重肝合剂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及血氨测定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精神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氨测定值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重肝合剂保留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有显著改善精神状态及降血氨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肝性脑病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性脑病(HE)又称肝昏迷,是由严重的肝病引起的,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其发病机制不甚明了,其中氨中毒学说解释其原因是肝脏对氨的清除减少,肠道产氨和吸收氨增多所致。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消除与抑制肠道毒性物质的产生与吸收。我院采用的大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33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食醋50mL,生理盐水100mL灌肠,治疗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观察治疗前后肝性脑病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和血氨指标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氨下降水平。结果: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能够显著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计算力、扑翼样震颤等症状体征,对肝性脑病Ⅰ、Ⅱ级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够降低患者血氨水平。结论: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对于肝性脑病Ⅰ、Ⅱ级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乳黄汤对A型肝性脑病大鼠神经递质 GABA、Glu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性脑病[1](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严重肝功能失调或障碍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中,A型是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的HE,不包括慢性肝病伴发的急性HE,其来势凶险,死亡率高.由于HE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和精神症状,神经递质的异常必然是其发病的基础.近年来,众多学者发现氨对神经递质GABA、Glu的影响在HE发病中占有重要作用[2,3].乳黄汤是张赤志多年临证治疗HE的经验方,有很好的降氨作用.本研究用硫代乙酰胺(TAA)建立A型HE模型,探讨其对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872-875
目的 :观察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西医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复查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变化,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9.0%,治疗组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十三鬼穴,可增强西药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显著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轻微异常的肝性脑病又称轻微性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也有学者称为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是指由严重肝病引起,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生化异常,但具有可计量的智力检测和脑诱发电位异常而诊断的肝性脑病(HE)[1]。因MHE患者缺乏典型的症状,但存在可检测的大脑功能失调,故有从事高空、危险或驾驶工作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2]。所以研究MHE具有重大的医学  相似文献   

14.
复方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肝性脑病(脏)是重症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是复杂和多因素的,但血氨增高是HE的临床特征之一,在HE的发病机制中氨中毒十分重要,因此降低血氨是治疗HE的主要措施。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采用复方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HE患者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黄乌梅槐花汤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是肝性脑病(HE)的隐匿型.有研究表明,60%~70%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SHE.这些患者在临床上无任何HE的表现,甚至没有血液生化方面异常,但心理智能检测等方面已有改变.笔者运用自拟大黄乌梅槐花汤对肝硬化患者的血氨、肝功能、连字试验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8例和西药组36例。西药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针刺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均治疗1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肝功能、血氨,采用酶联免疫夹心吸附法测定患者血β-内啡肽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9.4%(25/36),针刺组为89.5%(34/38),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浆血氨及β-内啡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刺组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十三鬼穴,可增强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改善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氨、β-内啡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的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氨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5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在治疗后明显改善,血氨显著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对降低血氨以及改善肝功能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加用中药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浓度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血氨增高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理。笔者自2000年5月-2003年4月,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浓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66例级~级肝性脑病患者分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予通下解毒中药(生大黄、厚朴、乌梅、郁金等)口服或高位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0%);治疗组患者精神智力及脑电图改善时间明显缩短,肝功能显著改善,血氨、血清GAB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降血氨、GABA,改善肝功能、脑电图,降低死亡率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正>肝性脑病(HE)是指由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综合征,是严重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早期肝性脑病具有可逆性,若进展为肝昏迷者治疗效果较差[1],因此及时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手段对改善HE的预后十分重要[2]。本文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84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0例,女34例;年龄38~72岁,平均(41.78±12.56)岁,患者都是肝硬化失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