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33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食醋50mL,生理盐水100mL灌肠,治疗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观察治疗前后肝性脑病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和血氨指标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氨下降水平。结果: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能够显著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计算力、扑翼样震颤等症状体征,对肝性脑病Ⅰ、Ⅱ级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够降低患者血氨水平。结论: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对于肝性脑病Ⅰ、Ⅱ级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63例肝性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针刺十三鬼穴,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氨、LPS、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4%,治疗组为9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氨、LPS、TNF-α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十三鬼穴作为辅助疗法能够增强基础治疗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能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LPS、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曾岳祥  廖周旭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397-1397,1410
目的 观察重肝合剂保留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精神状态、血氨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重肝合剂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及血氨测定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精神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氨测定值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重肝合剂保留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有显著改善精神状态及降血氨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通腑开窍法治疗TIPS术后肝性脑病对比非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治疗情况,分析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5月1日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术后并存在肝性脑病且联合中医通腑开窍法治疗的20例患者,通腑开窍法方药以大承气汤加菖蒲、郁金等,采用口服或者灌肠;分别统计分析治疗后第1天、第3天、1周的血氨恢复、肝性脑病疗效。结果:联合中医通腑开窍法治疗TIPS术后肝性脑病与非TIPS术后血氨恢复、肝性脑病恢复时间第1天有显著差异(P0.05),第3天、1周后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中医通腑开窍法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术后肝性脑病对比非TIPS术后肝性脑病第1天较差,第3天开始总体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
肝性脑病(HE)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降血氨是治疗HE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笔者采用天门冬氨酸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患者2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十三鬼穴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HESA评分及肝功能、血氨值变化情况。方法将7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禁食蛋白、保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十三鬼穴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2组治疗后HESA评分、血氨、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HESA评分、血氨、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十三鬼穴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872-875
目的 :观察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西医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复查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变化,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9.0%,治疗组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十三鬼穴,可增强西药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显著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轻微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轻微肝性脑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安宫牛黄丸口服,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治疗1 W,观察比较数字连接试验、数字符号试验、血氨及肝功能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数字连接试验、数字符号试验、血氨及肝功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数字连接试验、数字符号试验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氨及肝功能水平的改善程度无差异(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可以改善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智力水平,对轻微肝性脑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清开灵治疗由肝硬化及肝癌所致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由肝硬化、肝癌导致不同程度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清开灵治疗,B组采用精氨酸治疗,治疗3 d,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氨的变化。结果经过3 d治疗,A组显效3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97%。B组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9%。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低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清开灵治疗肝性脑病对降低血氨、促进苏醒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阴化痰息风方治疗反复发作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反复发作性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利福昔明及乳果糖治疗,治疗组予养阴化痰息风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期间肝性脑病发生次数、比较数字连接试验及血浆血氨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74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2治疗期间,治疗组肝性脑病的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NCT-A试验时间、DST试验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NCT-A试验时间、DST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氨(NH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化痰息风方治疗肝性脑病,可明显减少本病的发作次数,降低血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复方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肝性脑病(脏)是重症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是复杂和多因素的,但血氨增高是HE的临床特征之一,在HE的发病机制中氨中毒十分重要,因此降低血氨是治疗HE的主要措施。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采用复方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HE患者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黄提取物对急性肝衰大鼠肝性脑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大黄提取物对急性肝衰大鼠肝性脑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AA)灌胃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的肝性脑病模型,观察大黄提取物对肝性脑病大鼠的神经行为改变、神经病学测试、血氨浓度、血浆内毒素浓度和肝脏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大黄提取物能明显改善肝性脑病大鼠的神经反射,降低大鼠肝性脑病的分期;显著降低血氨,血浆内毒素浓度,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结论:大黄提取物对TAA引起的大鼠肝性脑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氨、血浆内毒素浓度,保护肝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72-674
目的 :观察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确诊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乳果糖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神经心理测验结果及肝功能、血氨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氨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显著降低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血氨、肝功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邢佑美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141-1141
肝性脑病常表现性格行为异常、智能障碍重则昏迷、意识障碍、兴奋不安或谵语状态,严重时深昏迷。实验室检查可有肝功能异常及血氨升高。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5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及谷草转氨酶 / 血小板计数比值(APRI)与肝性脑病分期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4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确诊肝性脑病的 83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肝性脑病分 期结果作分组依据,将其中 28 例Ⅰ期患者作为Ⅰ组,24 例Ⅱ期患者作为Ⅱ组,20 例Ⅲ期患者作为Ⅲ组,11 例Ⅳ期患者作 为Ⅳ组。所有患者均经血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及 APRI 检测,分析上述 3 项指标在肝性脑病分期诊断中的实际意义。 结果: 四组患者的血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及 APRI 比较,Ⅳ组高于Ⅲ组,Ⅲ组高于Ⅱ组,Ⅱ组高于Ⅰ组,各自组间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肝性脑病患者中的血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及 APRI 水平随肝性脑病分期增长 而提升,血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及 APRI 可作为评估肝性脑病分期的有效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性脑病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查肝性脑病抑郁症患者,以柴胡疏肝散干预治疗,用干化学直接显色测定法测量静脉血氨值,通过临床症状量表、静脉血氨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在临床症状总积分、静脉血氨数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能改善肝性脑病抑郁症病人临床症状、恢复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木脑液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肝性脑病的西医综合疗法,包括限制蛋白饮食、保肝、抗肝性脑病、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木脑液灌肠,每天2次,连用7天;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灌肠,每天2次,连用7天。经过1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意识状况、血氨、内毒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意识状况的改善、血氨及内毒素的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木脑液灌肠对治疗肝性脑病有着显著的效果,在肝性脑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并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降低血氨;治疗组另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皆为7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和血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血氨改善情况及治愈患者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比单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和口服并用;对照组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检测血氨、肝功能,判断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46%和66.0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氨和总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血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性脑病分期改善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20.
刘水馨  刘琳  刘洁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4):181-183,196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一体循环分流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轻重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严重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病死原因之一[1].目前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被普遍认可的是氨中毒学说,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胃肠黏膜发生病变出现淤血水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导致饮食物不能正常排空以及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使得肠道游离氨升高并直接进入血液,血氨升高,从而形成了肝性脑病[2].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人的性格行为发生异常,出现扑翼样震颤、嗜睡、昏不识人等,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本病预后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治疗主要以去除诱因、营养支持、个体化治疗、分级预防为原则,临床常用乳果糖、拉克替醇、门冬氨酸-鸟氨酸、α晶体利福昔明等降血氨类药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改善肝性脑病患者便秘症状及神志状态上有着独特的优势,2018年《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也首次肯定了中医药在HE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