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银翘散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主治太阴温病,临床上以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咳嗽、咽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为主要症状。该文介绍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科肺系、脾胃、心肝、肾系病证及时行疾病经验,为临床运用银翘散治疗儿科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别名颇多,有称“能消”、“九草阶”、“风车”、“黑骨头”、铁扫帚”、“老虎须”等。产地亦广,安徽、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福建等地均有产。近年临床用于治肺系病证有定喘止咳作用;治心系病有安神定悸、强健心阳之功;治脾胃系病,能开噎塞,止疼痛;治肝胆系、肾系病能退黄利胆,软坚消石止痛等。  相似文献   

3.
中医内科学在考研中医综合中占有很大比重,为考研中医综合三大难点之一(其余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为临床学科,考研难度较前两科较大,并以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为基础,可见若要在中医内科学取得好成绩,必须以前者内容为根基.笔者将中医内科学的复习经验整理如下. 1 分类记忆 中医内科学主要分为心系、肺系、肝胆系、脾胃系、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7类,分类较多,不利于记忆.从考试角度出发,可分为5类,把血证、自汗、盗汗归为心系,把痰饮归为肺系,把郁证、痉证、颤证归于肝胆系,把痿证、虚劳归为脾胃系,把消渴、内伤发热、痹证、腰痛归为肾系.这样则减少了记忆范围,减轻负担.此外,中医内科学重要的内容是病证分类及用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难点,笔者把每个病种分为虚证、实证两类,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小柴胡汤源自《伤寒论》,主治伤寒少阳病,《伤寒论》有关小柴胡汤的条文有20余条,治疗范围广泛,被誉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兼备八法之变基础,疏气转枢,能畅三焦,达腠理以透其外,能舒胆木、利腑道以安其内,具表里分消之功;发阳气以散寒,行相火以透热,寒热并治;助运机以布真元,开郁结以导邪浊,虚实双调;治疗肝胆病证、肺系病证、妇科病证、肾系病证、脾胃病证等方面疗效良好,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疾病归经理论与针灸治疗中选取穴位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统计《针灸治疗学》中内科疾病所涉及到的主穴的归经,疾病按《中医内科学》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结果:治疗肝胆病证归肝、胆经的占30.65%,心系疾病归心、小肠经的占13.16%,脾胃病归脾、胃经的占39.47%,肺系病证归肺、大肠经的占46.67%,肾系病证归肾、膀胱经的占31.82%。结论:针灸治疗内科疾病时,选取的主穴与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此可以指导针灸治疗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世医得效方》是元代危亦林所著,此书为危亦林家世五代累积的行医经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世医得效方》对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多采用灸法,书中还涉及各科急性热病,时令病及惊、厥、损伤等症。灸治常根据病证和部位而用艾炷灸,并指出"大小以意斟量",未对灸量进行特定的量化。书中关于灸法治病涉及56个病证,每个病证仅用1~2个穴,且所灸壮数并不多,多数为7~21壮,仅在俞穴、募穴和膏肓穴有灸至百壮者。灸法治疗脾胃系病证、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等均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朱跃兰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在临床中认识到"肺肾亏虚、痰瘀阻络"是类风湿关节炎伴发间质性肺疾病发生的病机,补益肺肾、化痰通络是该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在治疗过程中病证结合,以病统证,补益肺肾、化痰通络,同时兼顾后天脾胃.  相似文献   

8.
章门穴归属足厥阴肝经,为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穴,不仅能治疗足厥阴肝经疾病,还可以治疗脾胃病和五脏疾患。该文通过分析《针灸大成》中章门穴的文献记载,对章门穴的主治病证进行系统阐述,认为章门穴可用于治疗肝胆疾病、脾胃疾病、肢体经络疾病、肾系疾病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孟河名医邓星伯先生治疗肺系病证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邓星伯先生82首治疗肺系病证方剂中各个药物的使用频次和关联规则,提炼其对肺系病证的治疗经验。结果: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甜杏仁、茯苓、炒竹茹、海浮石、石斛、浙贝母、栀子、白前等,同时挖掘出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个。结论:邓星伯先生用药平和,治疗肺系病证以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法为主,兼以调补脾胃辅之,对于肺系病证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植物皮类中药的集中收载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经过历代沿用与发展,此类药物药性理论不断完善,临证应用更为广泛。通过对《本草纲目》所载植物皮类药的逐条筛选,分析其四气、五味和毒性分布规律。再研读医药典籍,发现此类药物功效主治包括消痈疮疥癣、止痢、下气消痰、止吐逆、杀虫、利小便、通关节等;临证多用于治疗疮疡、时行杂病、肺系疾病、经络疾病、肝胆疾病、肾系疾病等。综合分析认为,果皮类药物的药性以辛、苦、温为主,多治疗肺胃病证;树皮、根皮类药以苦味为主,多用于疮疡、痹痛、痢疾,其作用与"苦入心""心主血脉""苦能坚"等理论相关。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1.
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发掘中医归经理论的内涵,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统计《中医内科学》中肺、心、脾胃、肝胆、肾系疾病的各个证型代表治疗方剂中药物的归经。结果:治疗肺系疾病药物归肺经的占44%,治疗脾胃病药物归脾经的占37%,肝胆病归肝经的占29%,肾系疾病归肾经的占10%,心系病归心经的占38%。结论:中医疾病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辨病归经选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龙牡壮骨颗粒治疗小儿虚汗的中医理论依据,本文从索证求因,审机立法及方承有绪,配伍增效的两个方面进行浅论。虚汗的产生多与脾胃肺心肾脏腑虚损相关,其主要病机为脾肺气虚,或气阴两虚,卫表不固。龙牡壮骨颗粒系四君子汤、生脉散、牡蛎散等方加减而成,所用中药主要入脾胃肺肾心经,补脾肺,益心肾以治本,收涩止汗以治标,以达健脾和胃,壮骨止汗之效。  相似文献   

13.
刘启鸿  王宁馨  胡露楠  胡剑云  陈盈  柯晓 《新中医》2021,53(11):216-218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便秘发病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脾胃、肾、肝、肺等脏腑密切相关。现结合历代医家相关论述,以气机升降理论为基准,揭示脾胃、心肾、肺肠、肝胆等各脏腑之间与功能性便秘发病的关系,认为脾胃为传导之轴,心肾为传导之源,肺肠胃传导之节,肝胆为传导之枢,从而阐述了功能性便秘的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量表法作为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在疾病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文中概述了近10年来量表法在中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心系、肺系疾病的研究进展,提出量表在中医研究中的不足及量表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入选的10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四诊症状和体征进行完整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四特征五阶段”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然后运用统计学定性资料的统计表描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证候复杂,除脾胃系证候外还伴有肝系、心系、肾系、肺系、大肠系等诸多脏腑病证,其中肝系、心系、肾系病证与脾胃系证候比重相当;脾胃系证候中虚证主要表现为脾阳虚证、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脾胃虚弱证或脾胃虚寒证;实证主要表现为胃热证、胃火旺证、胃有瘀血证,脾胃湿热证。其中脾阳虚证、胃阴虚证及脾胃虚弱证是虚证中较为突出的单一证候;胃热证、胃火旺证、胃有瘀血证及脾胃湿热证是实证中较为突出的单一证候。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同时见有1—10个中医证候分型,其中同时存在4~8个证候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候。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以复杂证候群的形式存在,除脾胃系证候外还兼有肝、心、肾等其他脏腑病证,且多存在3个或3个以上证候分型.  相似文献   

16.
从心的两大生理功能出发,通过总结《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张仲景从五脏论治心的功能失常导致的相应心系病证。从心论治,可温补心阳、通阳宣痹、清心除烦、逐瘀泻热、养心安神;从肺论治,可清宣肺热、祛痰利肺;从脾胃论治,可温补脾阳、攻泻胃热、调和脾胃;从肝胆论治,可滋补肝血、条达肝气、清泻胆热;从肾论治,可补肾填精、温阳利水、交通心肾、急温元阳。诸法之效,全赖辨证准确、处方得当,临床用之,定能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1):F0004-F0004
<正>《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也是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注重临床、兼顾理论为特色。本刊宗旨是规范中医内科的新技术,传播中医内科医疗研究新成果,构建中医内科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刊长期面向全国征集学术论文。本刊辟有专家论坛、名医一绝、博士后驿站、博士论坛、古医籍考辨、治未病研究、心肺系病证治、脾胃系病证治、肝胆系病证治、消渴病证治、肾系病证治、骨关节病证治、证治辨识、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研究生论文、针灸理疗、方药纵横、中药园地、辨证施护、综述、讲座、论著、科研项目纵览、国家"十一  相似文献   

18.
付桃芳  金瑛 《新中医》2019,51(11):201-204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是杨继洲临床经验总结。笔者通过对脑系病症,脾胃系病症,肺、心、肾三系病症,肝胆系病症中常见病症分析(病因病机与辨证思路)、用穴规律(选穴、配伍、针刺手法)逐一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展现了杨氏在常见内科病症中的针灸处方特色,也体现了其在内科病症中的临床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潘跟利  孙利方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32-1632
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辨证包括阳黄、阴黄与急黄。治疗主要是泻下、解表、清化、温化、逐瘀、利尿。现将笔者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黄疸两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被后人奉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后世中医临证医学的基石。张仲景临证十分重视脾胃之气,肺与脾胃经络相关、脏腑相连,故肺系疾病的治疗可以从调理脾胃入手。本文阐述了肺与脾胃相关理论,将肺系疾病分为肺系外感疾病和肺系内伤疾病,从益胃以助解表、益胃生津滋肺、温中培土生金、健脾益气扶正、温阳培土制水、清热和中平喘、行气通腑除邪7个方面梳理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从调理脾胃论治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为从脾胃论治肺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