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运动针灸联合补气活血方治疗脑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脑中风后偏瘫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取运动针灸联合补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取补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29%,高于对照组的67.64%(P0.05);治疗前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生活能力评分升高均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动针灸联合补气活血方治疗脑中风后偏瘫较单独采取补气活血方疗效更高,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参照NHISS评分标准评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2.4%,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减轻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结合康复训练,且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及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裘玲玲 《新中医》2021,53(12):74-77
目的:观察通腑化瘀汤、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2 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腑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2 组均治疗2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 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 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 指数(BI) 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 评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C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和BI 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通腑化瘀汤、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上肢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予以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上肢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NIHSS评分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上肢功能训练治疗,具备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为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同时配合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头穴丛刺为主针刺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经秩和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 指数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丛刺为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仅能够改善其运动功能,还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中风偏瘫患者早期运动按摩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脑中风偏瘫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运动按摩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中风偏瘫的患者进行早期运动按摩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朝阳 《陕西中医》2014,(10):1402-1404
目的:观察针灸与康复训练及熏洗法治疗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中风肢体瘫痪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加熏洗方(伸筋草、细辛、制乳香、制没药、苏木、木瓜、桂枝、牛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症状与肢体痉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4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痉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Fugl-M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中药熏洗对脑中风肢体瘫痪的肢体功能恢复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头穴丛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头穴丛刺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能够提高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汤加味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及肢体语言康复训练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动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涤痰汤加减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有所上升,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肌力提高明显,以治疗组的改善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凸显出中西医结合外治法论治脑梗死后遗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治疗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干预。比较2组下肢功能改善率、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联合组下肢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针刺及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敷贴联合自拟消肿祛瘀方治疗术后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沈阳市肛肠医院就诊的80例术后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敷贴联合自拟消肿祛瘀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渗出物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渗出物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药敷贴联合自拟消肿祛瘀方治疗术后肛周脓肿,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温病气分证病理实质与治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扬荣  江明  陈锦芳  陈晓玲  郑旭 《中医杂志》2002,43(11):856-858
目的:探讨温病气分证病理实质与治则。方法:将6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气组、清气养阴组、清气化瘀组和清热化瘀养阴组,进行症状和体征、体温、实验室相关指标及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清热化瘀养阴组症状最轻,热势最低,饮水较少,并能使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G)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疑固试验(3P)对照组和清气组100%阳性,清热化瘀养阴组仅10%阳性;纤溶酶原活性(PLg·A)活性清热化瘀养阴汤与对照组、清气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脏器组织瘀血、出血、炎症等改变,清气养阴组,清气化瘀组病变较轻微,清热化瘀养阴组病变最轻微。结论:气分证病理变化的实质为热炽、血瘀、阴伤,治则为清热、化瘀、养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药为主的社区康复模式对缺血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乌鲁木齐沙依巴克社区内2008年10月1日—2010年6月30日的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轻中程度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主要观察指标有综合评判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 Index,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为主的社区康复模式能改善缺血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大连港医院神经康复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丽 《光明中医》2016,(14):1999-2001
目的研究我院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感觉无疼痛者达71.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自拟活血化瘀方对改善瘀血阻络型慢性胃炎患者疼痛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至本溪市中医院就诊的75例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掷硬币方式将患者分为单一组(共37例,给予针刺疗法)和联合组(共38例,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同时对比2组最终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量表评分)、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7%(37/38)高于单一组81.06%(30/37)(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优势明显,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收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58例,由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29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29例基于此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BI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I指数、Fugl-Meyer评分、治疗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基于力反馈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 56例并随机 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进行上肢常规康复训练,40min/次;试验组采取20min常规训练+20min上肢康复机器 人训练,1次/d,5次/周,共 3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运动学参数、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 估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上肢运动学参数及FMA-U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力反馈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且优于常规 训练,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与常规训练相近。  相似文献   

20.
赵彤彤 《光明中医》2016,(22):3320-3321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仅给予早期针对性肢体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89%,对照组仅获得71.11%临床总有效率(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FMA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