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中医理论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及治疗本病的心得,试阐述治疗本病的思路.认为本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功能不健.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虚弱,标实为湿、痰、热、瘀、毒,主要是湿邪为患.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湿邪留滞证4型,分别给予自拟清化溃结汤、健脾溃结汤治疗.强调调气与行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同时提出内服中药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脾肾亏虚,标实是湿邪或湿邪挟他邪侵袭。因此,孟祥震教授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重视祛湿,祛湿是关键,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防治各种并发症。脾肾功能亏虚,湿邪贯穿于消渴肾病的始终,其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以作为治病因素,在消渴肾病的论治中,正气亏虚是本,标为湿邪为患,且湿多夹杂,故孟师在不忘扶正固本健脾益肾治疗基础上,根据湿邪夹杂侧重不同以祛邪除湿,常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中探讨白塞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并辨证论治,认为本病属虚实夹杂之证,湿热互结、瘀血阻络为实,是其标;脾失健运、相火不位为虚,是其本。临床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特点运用补虚泻实法,采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益气健脾、补虚伏火之功能的白塞补泻汤治疗。  相似文献   

4.
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复杂、病程缠绵的疾病特点,提出了湿邪致病的观点,详细论述了湿邪的产生机制,认为脾、肾、三焦和肝功能的失司,均可导致人体内湿的产生;并提出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脾、肝、肾亏虚为本,湿邪内蕴为标,虚实夹杂之证。湿乃致病的根本,贯穿本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医》1994,26(4):29-30
对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尿毒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证分为阳虚浊毒、浊热互结、气阴两虚3型,结合中药直肠透析治疗,结果缓解6例,好转8例,无效7例。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功能衰败,导致浊毒内蓄,五脏六腑均受其害,治疗的重点在于泄浊。  相似文献   

6.
刘良丽教授认为肺胀病为虚实夹杂的病症,早期为肺气虚,继而累及他脏,导致肺、脾、肾三脏俱虚;标实则为痰、热、瘀错杂互结致病,急性加重期以标实为主,兼有本虚,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兼有标实,痰瘀互结贯穿本病的整个病程,因此治疗该病,无论加重期还是稳定期都应扶正与祛邪并用,并随时注意本虚标实的侧重点,随证化裁,达到本虚标实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养。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虚弱,标实为湿、热、痰、瘀、毒,主要是湿热之邪为患。辨证分为湿热蕴肠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气犯脾证、血瘀肠络证五种。我认为本病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根据中医辨证与西医分期相结合、调气行血的治疗原则用药,专方专药,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以内服中药为主,内服西药为辅,并配合中药灌肠“三联一体疗法”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霓虹  赵昌谋 《河南中医》2013,33(5):712-713
高脂血症多由痰浊内生,阻于脉络,脉中湿浊与血相搏结,脉络阻滞而形成痰瘀相阻之证形成,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脾肾虚损,标实是痰浊和瘀血.治疗本病应以涤痰化瘀、健脾助运为治疗大法,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类中药治疗慢性脾肾阳虚性溃疡型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予中药溃愈汤(补骨脂、肉蔻、当归、白芍、焦术、地输炭、赤石脂、党参、吴茱萸、五味子、木香、苦参、诃子、川连等)灌肠,对照组27例予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溃疡型结肠炎为本虚标实之证,标本兼治之溃愈汤为主治疗慢性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介绍杨洪涛教授治疗小儿蛋白尿的经验。杨教授提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外邪、湿、浊、瘀、毒。小儿脾肾亏虚是蛋白尿发病的病因,肺虚易感是本病复发的关键,脾虚致精微物质吸收分布失常,肾病迁延日久则易致肾虚,故本病多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水、湿、热、瘀等兼证为标。治疗上遵循健脾补肾之原则,同时应注意固护肺卫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