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旨在回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病因病机、中药内治、针灸治疗等角度介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方面的进展。笔者分析认为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错综复杂,阴虚贯穿始终,同时可兼夹燥、热、痰、瘀、毒、虚等证,临床中药治疗以滋阴润燥为主,疗效较好。针灸治疗干燥综合征在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失眠症多以特定穴位、循经刺激、重点配穴为主,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系统递质释放程度从而达到纠偏的目的,其神经调节的机制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发挥调控作用;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针对失眠症取穴最多的经脉为任脉、足太阳膀胱脉经、督脉,针刺部位主要以头部穴位为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联合疗法有:推拿疗法、电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耳针疗法、特殊针法(主要包括平衡针法、脐针、火针、梅花针等)等。失眠症日久,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失眠症的同时,应注重综合治疗。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的评价多以评分量表进行衡量,但对量表的选择无统一标准,临床疗效无法进行多中心对比,评分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受,缺乏客观、定量的临床指标;多数临床报道多注重近期效果,对远期临床效果的评价较少,缺乏远期的疗效评价;缺乏现代医学的临床机制研究,针灸治疗失眠症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缺乏深入机制研究,尚不能通过分子水平阐述其治疗机理。文献报道大多为临床非盲随机对照研究,且临床研究样本量偏小,今后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治疗机理,制定客观的临床观察指标,对远期临床疗效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甘肃地区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热点及用药规律,为进一步优化肝癌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检索2006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MEDLINE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甘肃地区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文献,运用Excel及SPSS统计软件对文献类型、年度分布、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中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有效文献183篇,其中实验研究132篇(72.13%),临床研究文献33篇(18.03%),名家经验7篇(3.83%),综述9篇(4.92%),循证研究2篇(1.09%);除2007年及2008年个别年度外,其余年度的发文量相对稳定,均在10篇以上;对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文献中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均得到4组聚类组合;名家经验研究均为裴正学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报道;涉及中药煎服、中药静滴、中药口服、中药外敷及中药灌注5种中医药治疗方法;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为生活质量、临床近期疗效、肝功能、临床症状、毒副反应、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瘤体大小及生存期;涉及29首中药处方,其中内服中药方12首,外敷中药方1首,其它自拟方16首;内服方中涉及99味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为半枝莲、白术、柴胡、黄芪、茯苓及丹参,按单味中药进行归类,补虚药应用最多,占21.09%,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分别占16.73%和10.91%;涉及21味外敷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为莪术、没药及乳香。结论 甘肃地区中医药治疗肝癌方面文献以实验研究为主;中药应用以补虚药为主,体现出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以虚为主,虚实夹杂的特点,治疗上既重视益气健脾,又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及利水渗湿等治法。此外,中医药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和不同中药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凋亡、增殖、侵袭、细胞周期等影响的研究以及裴正学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为甘肃地区本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临床选穴用经组方的特点与规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2009—2019年)中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的文献,通过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的辨证辨经特点、治疗处方用穴规律、治疗方式特点等。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得知针灸治疗本病:1)针灸处方中常用穴位是三阴交(8.9%)、中极(8.9%)、关元(8.9%)、足三里(7.0%)、气海(5.8%);治疗本病常以辨病为主,所辨经脉涉及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布主要以腰骶部、下腹部为主;特定穴属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募穴(18.3%),五输穴(15.1%)、背俞穴(10.1%);治疗手段常用针刺治疗。结论: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以辨病取穴为主要基础,主要涉及膀胱经、与任脉、足太阴脾经密切相关;采取近部选穴加远部选穴方法,以调节各脏腑功能,使小便得以自通。  相似文献   

5.
盛培莲  丁敏 《中医药导报》2020,26(12):175-177
通过梳理近年来相关文献,概括Meig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中医溯源,归纳针灸治疗本病的选穴规律,从毫针刺法、头针疗法、穴位注射、针刺联合中药、刮痧走罐、揿针、耳穴压豆等多个方面,对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等进行综述性分析,认为以针灸为主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本病均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6.
孙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111-112
顽固性呃逆是临床的常见病症之一,一般多发于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多以胃气上逆为主证,但因其病因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分别从4个方面(即单纯中药、单纯针灸、中药联合针灸及针灸联合拔罐)阐述了近几年来中医在治疗各类顽固性呃逆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中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痛舒痹方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 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 例,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针灸组、联合组各30 例。中药组给予腰痛舒痹方治疗,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联合 组给予腰痛舒痹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疗程6 周。评价3 组临床疗效,比较3 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评分,并检测血清IL-1β、TNF-α 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 效率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治疗后,3 组VAS 评分、ODI 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 组VAS 评分、ODI 指数均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治疗后,3 组IL-1β、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 低(P<0.05),且联合组IL-1β、TNF-α 水平均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结论:腰痛舒痹方联合温针 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部活动度,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 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诊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verse,DOR)以针灸结合药物为主,本文仅分析总结针灸的诊疗特点。针灸治疗DOR主要以辨证选穴为主,肾虚是主要证型。体穴常用任脉关元、足太阴脾经三阴交、足太阳膀胱经肾俞,耳穴以内分泌、卵巢、子宫多见。治疗频次、疗程随干预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针药结合治疗期间可改善月经经期、经量及伴随症状,降低血清卵泡促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提高血清雌二醇(E2)水平,增加窦状卵泡数量,提高妊娠率,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异质性内分泌疾病,病因以神经内分泌紊乱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对于PCOS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PCOS患者临床中药的应用以补肾类、健脾祛湿类、活血类中药为主。本研究对三类中药在PCOS患者治疗上的用药特点及优势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中药对于PCO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90年代至今的周围性面瘫中医药治疗的方法选择、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经络腧穴运用、治疗时程的特点,总结其总体趋势和不足。方法:回顾1991年6月-2012年12月之间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文献,计算各种治疗方法、中医辨证、经方运用、经络腧穴、治疗时程选择的文献频数,统计分析其总体趋势。结果:中药内服、针灸(包括电针)及与西药同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占的比重较大;急性期面瘫仍以风邪为主要病因,并分为风寒和风热,其中风寒略多于风热;针灸治疗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迎香、禾髎、合谷;足少阳胆经阳白;足太阳膀胱经攒竹;手少阳三焦经丝竹空、翳风;手太阳小肠经颧髎;足阳明胃经下关、颊车、地仓;足厥阴肝经太冲;经外奇穴鱼腰、太阳、牵正。99.46%文献报道中针灸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或隔日1次,78.49%的文献报道该病在30~45天痊愈。结论: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药治疗呈现以中西药物内服、针灸火罐并举的特点,该病的辨证在急性期以风寒和风热外袭为主,慢性期以气血不足为主;方药的选用以经方为主,其中牵正散是最主要的方剂;针灸所用经络以面部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的穴位为主。针灸治疗频率以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为宜,该病大多数在30-45天可以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