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应用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适宜技术对脑卒中存活的康复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新都中心卫生院辖区龙虎场社区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专业社区医师应用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适宜技术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和指导,对比在康复前和康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结果对比康复前、康复后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社会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适宜技术对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到社区的80名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患者按出院指导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由社区医生、护士在社区或入户按出院指导加个体化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时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等生存质量比较有显著差异,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到社区的80名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患者按出院指导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由社区医生、护士在社区或入户按出院指导加个体化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时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等生存质量比较有显著差异,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了解湘潭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情况,为制定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抽取湘潭市社区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46份.回收率94.62%,经核对筛选有效样本为240份,有效率 92.3%.结果:①湘潭市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39.17%有中度影响,33.33%有较大的影响,7.5%的人存在极大的影响.②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患者比例仅19.17%.结论:湖南省湘潭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开展率低,脑卒中导致伤残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完善脑卒中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现状、康复需求,为更好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江海街46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入户调查,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改良Barther指数和FCA量表分别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多数脑卒中患者治疗时间在3个月以内,60%患者愿意接受社区门诊或住家康复治疗。结论:加快社区康复人才建设,完善社区康复网络,制定规范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6.
语言或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使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脑卒中的康复不仅要靠各种康复治疗,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康复护理、治疗的继续和巩固。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对实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干预护理措施,使脑卒中患者能够顺利进行社区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得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当前唐山市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康复知识知晓情况和康复开展情况,为进一步普及脑卒中的社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唐山市路北区的196名社区脑卒中患者和168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别有7.8%的患者和10.1%的家属表示对康复知识很了解或比较了解;68.1%的患者和69.0%的家属表示愿意在社区接受康复服务;33.3%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过康复治疗,26.7%的患者回到社区后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结论:唐山市路北区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对脑卒中康复的知晓率和开展率仍然较低,需加大康复知识教育力度和进一步发展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现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对316例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了解患者社区康复需求及接受社区康复情况。结果:316例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日常生活完全自理30.70%、基本自理44.94%、日常生活需要帮助14.24%、需要大量帮助或完全依赖10.13%;患者遗留运动功能障碍(66.14%)、平衡功能障碍(48.42%)、感觉功能障碍(19.30%)、认知功能障碍(15.19%)、言语功能障碍(13.29%)、吞咽功能障碍(13.61%)、构音障碍(17.41%);11.71%的患者有接受过康复服务,其中仅7.28%的患者接受过社区康复;未接受社区康复的原因主要为不知道社区能康复(53.58%)和对社区康复疗效不信任(30.38%)。结论:盐城市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需继续持续性社区康复,应加大社区康复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社区康复知晓率和其重要性的认知度以及对社区康复医疗水平的信任度,提高患者社区康复的治疗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社区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护理问题,综合评价干预后患者认知、行为、状况等。结果:脑卒中患者的卫生认知、行为干预效果不明显,疼痛状况、排便功能及状况干预效果不明显(P〉0.05);其他健康问题干预后,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应用奥马哈系统,可明确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适合上海市长宁区情况的脑卒中社区康复协作服务模式。方法:以医院康复科为中心,联合上海市长宁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康复协作网络,通过科室医生、技师和护士与社区相关医生、技师、护士、社区或街道助残员结对,到社区指导以及邀请中西医领域康复专家集中授课,使基层医护人员的康复技术、住院转诊质量、居家康复和康复护理4方面得到提升。结果:(1)通过培训学习以及与社区结对,形成了适合社区的规范化诊疗方案以及网络内同质化康复技术,便于患者康复。(2)结对、微信群以及自行研发的手机APP的应用,方便了患者在网络内的互相转诊。(3)通过居家康复协作,使在家患者获得康复指导,利于患者康复。(4)通过康复护理,患者及家属能够在饮食起居上注意,能够预防或减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协作的服务模式,能够保障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规范化康复治疗,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以及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脑卒中患者对中医康复的了解程度和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推广中医干预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访问,对社区脑卒中患者中医干预认知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社区康复率,但中医康复治疗率低的特点。结论:脑卒中中医干预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通过选择合适的适宜技术方法和宣教途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社区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中医治疗、心理干预等,可帮助脑卒中患者适应社区环境,减轻家庭负担,预防脑卒中再发,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发生率、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经过急性期救治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常出现一侧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脑卒中患者在综合医院出院后,在社区层次上能否继续得到康复治疗,关系到其综合功能和生存质量最终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这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区卫生与社区康复工作开展情况、人们对康复的认识有着很大关系,临床研究证明,经过规范的社区康复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家属康复知识水平与患者康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社区门诊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各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宣教组,每组患者及其家属各50例,对照组常规随访,宣教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对性家庭康复知识宣教和训练指导,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宣教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知识宣教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康复知识水平,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分展示社区诊疗服务的优势.方法 统计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在我社区进行治疗的6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经过定期、及时的社区治疗后,此60 例患者再次发病情况,偏瘫患者发生褥疮、压疮等情况.结果 本文所观察的60 例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有6 人,发生褥疮患者为14 人.其再次发病率与褥疮发病率远低于其他临床报道数据.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社区诊疗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在社区诊疗中应当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连续而系统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传统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家庭护理,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增强其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并逐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社区诊疗的功能在解决老年慢性病方面应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采用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家庭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住院病人或社区脑卒中患者通过院前处理,急性期治疗、康复、院后处理、上门健康宣教等措施进行健康指导,内容包括为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以及自我护理指导,康复的早期介入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村管理模式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00例南海沙头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综合康复干预,对照组仅提供简易康复步骤图谱,由患者自行进行康复治疗。时间观察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各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健康村管理模式的社区综合康复干预能很好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已被证明有良好的效果,但多数脑卒中患者自综合医院康复中心出院后,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只能转至基层社区医院或回到家中.得不到进一步康复指导和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继续改善、生活质量更加提高造成不利影响.近期脑卒中社区康复的研究已经开始深入进行,并初步证明社区康复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方法对此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将社区145例脑卒中恢复后期及后遗症期患者,由社区护士定期上门随访实施康复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结果:患者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肢体;掌握日常生活技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患者自理能力和家属照顾能力均有提高;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连续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进一步康复,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