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脉血康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hs-CRP、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血脂及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s-CRP及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在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其调脂作用弱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相似文献   

2.
周兰兰 《中医药研究》2010,(9):1043-1045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阿托伐他汀在颈动脉粥样斑块治疗中的增效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并发高脂血症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186例。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银杏叶片组予以银杏叶片+饮食控制或服用烟酸等,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银杏叶片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同时予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均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及血脂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银杏叶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分别为0.712 mm+0.060 mm vs 0.952 mm+0.060 mm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度密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银杏叶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降低血脂,而银杏叶片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3,(2):160-16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片联合丹黄通脉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临床疗效,评价联合用药后稳定与消退斑块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片)的基础上加用丹黄通脉胶囊(丹参、黄连、葛根、三七),观察治疗1年后,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血脂下降、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片联合丹黄通脉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8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组(A组,40例)及非他汀药物干预组(B组,40例)。并设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C组,40例)。A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1次/日,疗程16周。B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强体育运动,减轻体重等方法。干预8周后,观察血脂及血浆hs—CRP的变化,8周、16周后复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A纽与B组两组间血浆血脂、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血浆、血脂、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A组血浆血脂、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无明显改变,16周后药物干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变小,易损癍块减少。结论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中不仅有降脂的作用,还有降低血浆hs—CRP起到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从而起到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颈动脉粥样斑块5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可改善颈动脉粥样软斑分级。而对照组则随访前后比较斑块分级无明显差异。同时随访期间均未见有明显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疗效好,且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20mg/d较10mg/d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水飞蓟素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扩血管、改善脑血流及脑代谢西药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水飞蓟素胶囊420 mg/d口服,治疗随访观察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IL-6、TNF-α及CRP)、颈动脉血管彩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颈动脉斑块无明显消退(P均>0.05),但IMT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IM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水飞蓟素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有助于阻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斑块形成和发展,稳定动脉粥样斑块,且有较好抗炎效果,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全伟 《山西中医》2021,(4):30-3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予丰隆、膈俞、肾俞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斑块,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明确,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8.
任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038-1039,1042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及联合烟酸缓释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并经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口服,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联合烟酸缓释片1.0 g口服。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TC、LDL-C、TG、HDL-C、ALT、CPK及肌酐;治疗后再用彩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计算斑块积分。结果 3组TC、LDL-C、TG均明显降低,B组和C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A组。C组HDL-C升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和B组。A组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下降不明显,B组及C组则下降明显。结论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烟酸可以达到全面调脂,明显缩小粥样硬化斑块的目的,不良反应较小,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钙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60例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给予其口服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9及12个月时的总胆固醇(TC),高、低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LDL-C),三酰甘油(TG),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的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患者治疗后的TC、TG及LDL-C均有所下降、HDL-C有所上升(P〈0.05或P〈0.01),IMT有所缩小(P〈0.05或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治疗9、12个月与治疗前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给予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甘草)颗粒治疗,2次/d.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在服药前和服药6个月后行颈动脉超声及抽血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颈动脉形态学指标、血脂水平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LDL-C及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效果更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11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服用荷丹片,对照组单纯服阿托伐他汀,每日20mg,2组患者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V)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后IGF-1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IGF-1作为一种重要的循环内分泌多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脂代谢的调节,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降低血脂水平,升高血清IGF-1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活血法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补肾化痰活血法组方治疗,2组患者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2.5%),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MT及Crous斑块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作用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补肾化痰活血法可提高阿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减小IMT值,降低Crous斑块积分,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斑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常规控制危险因素,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斑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斑块积分、脑血管事件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0%,对照组为4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头晕、腰膝酸软、耳鸣、头身困重、头刺痛等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略升高(P0.05);2组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治疗组左右侧斑块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未发生脑血管事件。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化斑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斑块积分,降低血脂水平,有效预防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化痰通络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血清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中医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血清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中医临床症状亦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的更明显(P0.05)。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C、H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TC、TG、LDL-C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MT、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IMT、斑块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具有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核工业四一七医院诊治的 6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 施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 血脂指标、血流变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评估治疗效果,随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斑块面积、 斑块最大厚度、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 反应蛋白(CRP)、肿瘤 坏死因子 –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斑块最大厚度、TG、TC、LDL–C、CRP、TNF–α 均低于对照组, H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 合银杏叶制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够缩小斑块面积及厚度,改善血脂、炎症因子及血流变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及对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9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斑块面积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对照组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少于对照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瑞舒伐他汀并将之合理用于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利于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芪偏瘫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2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组再给丹芪偏瘫胶囊,疗程为6个月。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中的血脂(TC、TG、LDL-c)均显著降低,HDL-C升高(P0.05);2两组颈部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斑块面积缩小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芪偏瘫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高脂血症及CAS斑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斑块面积、IMT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斑块面积、IMT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在治疗1、3、6个月后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软化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即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血管软化丸口服。2组疗程均为24周,在服药前和服药24周后进行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对比。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脂和CRP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软化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和CRP有关,值得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