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属"燥痹"范畴,乃津液化生与运行敷布失常。"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对津液生成、运转作用重要。气阴两伤、血瘀阴枯、燥毒生风,均与脾密切相关。"燥者濡之",培土健脾系治疗宗旨。从脾气虚论治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益气健脾、温阳通脉,燥湿健脾、益气生津;从脾阴虚论治有补脾益阴、滋胃生津,滋阴润燥、益气生津,益胃养阴、清热生津。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属"燥证""燥痹"范畴,金实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肺、胃、肝、肾,以肺为主,属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是肺失宣布、阴虚络滞,病因关键是肺不布津、脉络滞涩.治疗上强调宣肺布津,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兼症的不同,进行化裁加减,初期滋阴润燥,后期久病及肝肾,注重滋补肝肾,贯穿燥证的过程中,强调了通络化滞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医辨治干燥综合征多从“燥痹”立论辨治,治则多以润燥滋阴主。宋林萱教授是辽宁省名中医,为大连市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载。老师热爱中医事业,精研临床医术,一直坚定“学经典,做临床”,潜心钻研历代各名家、大家的诊治思路和学术思想运用于临床痹证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痹证治疗的临床经验。而在治疗燥痹的过程当中,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提出燥痹以脾肺阴虚为多,治以养津润燥之法以滋脾肺之阴,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介绍宋林萱教授运用此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典型病例,治疗过程中辨证准确,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是宋林萱教授从脾、肺论治燥痹的经验小结。  相似文献   

4.
金实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肺肾亏虚,七情内伤,后天失调,病在肺胃肝肾,以肺为主,久燥血凝,阴伤及阳,阴虚、气郁、络滞为其病机关键。金师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肺失宣布、阴虚络滞之病机,立宣肺布津为治疗大法。阴虚内燥,应滋阴清热润燥;气郁络滞,宜宣肺通络布津;病久滋补肝肾,随证燮理阴阳。  相似文献   

5.
脾为土脏,胃为水海,水赖土存,土赖水润,方能滋阴不息,万物茂生,故本病从脾胃论治是治本大法,前人虽从肺、脾、肾三消分治,但从脾治也列治消之例,如张隐庵云“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凉润治渴之皆知,而以健脾燥药治渴者不多,还有人口渴不止,服凉润药不效但用四君子汤加健脾  相似文献   

6.
周全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从事风湿病临床、科研工作10余年,是具有深厚风湿学造诣的中医学专家。干燥综合征是由燥邪侵袭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机关键是津液不足与输布失常,治疗多从滋阴生津、化瘀通络着手。导师周全教授经验方增液润燥汤具有益气滋阴、生津除燥、祛瘀通络作用,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冯兴华教授认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机是燥邪(内燥、外燥)损伤气血津液,久而损及肝、脾、肾三脏所致。主张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濡之"的治则,以甘寒滋润之品,益气养阴润燥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经,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不同,从调补肝、脾、肾三脏着手,施以疏肝养血、健脾益气、滋肾养阴治法,充分体现了个体化辨证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8.
干燥综合征多归属"燥痹"范畴,后期则继发"肺痹""肺痿"。"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散精失常,则会导致清窍、皮毛失养而干燥,后期渐及肺脏,导致肺叶不荣而痿,故"脾不散精"是贯穿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整个病程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不应仅限于"燥者濡之",而应从健脾益气、助脾散精立法,以达到标本兼治之功。从脾气散精的生理特点、脾不散精与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改变的病机变化,以及临床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总结路志正教授从阴火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证经验.干燥综合征属中医学"燥痹"范畴,《脾胃论》中所述阴火与燥痹之病机、病症相类似,病机均源于脾肾不足、瘀血内停,在发病中又有"火盛化燥伤阴蕴毒"之特点,虚、燥、瘀、毒四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终成虚实夹杂之证.在《脾胃论》基础上,承其治疗阴火之法,根据燥痹之特性,临证采用"持...  相似文献   

10.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风湿病”范畴,多以“燥痹”命名。以口眼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燥者濡之”是医家常道。笔者运用刘完素玄府学说及开通玄府的思路与方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11.
李焘老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虚、湿、痰、瘀、浊、毒”六大病理机制;病位以肾为主,旁及脾、肺、心、肝、胃等脏腑;病性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其治法为补益脾肾,以固其本;祛瘀泄毒,以治其标;顾护胃气,以添生机;中药灌肠,独具匠心;并注意饮食调理。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4):475-476
目的:总结郑清莲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经验。方法:干燥综合征是由燥邪侵袭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机关键是津液不足与输布失常,治疗多从滋阴生津、化瘀通络着手。结论:导师郑清莲教授经验方麦冬沙参汤组合黄芪防风赤芍汤具有益气、滋阴、生津、除燥、祛瘀通络作用,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岳妍副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系疾病经验。其在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注意本脏疾病的论治,认同叶天士提出的脾胃分论的观点。注重升提脾阳、顾护胃阴,运用整体思维及脏腑理论,肝胃同治、肺胃同治、脾肾同治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并通过健脾除湿、滋阴、逐瘀、祛痰、清热等方法进行辨证论治、标本兼顾,调节气机升降,恢复脏腑功能;同时注重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以把握疾病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容易造成患者口干、眼干甚至脏器损伤的风湿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燥邪为外感六淫之一,其致病多由口鼻而入,由浅入深。笔者认为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燥瘀毒互结"是其主要病机,治疗当遵循"润燥、化瘀、解毒"的原则,其中燥邪内侵化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津亏为燥,血凝为瘀,燥邪入络成瘀,瘀的形成是本病发展的枢纽,瘀久脉络阻塞进一步化毒损伤脏腑是本病迁延的关键。因此,从燥瘀毒论治干燥综合征当遵循"润燥、化瘀、解毒"的原则,其中"滋阴润燥、凉血解毒"是治疗的重点,滋阴润燥以保证津液充足,凉血解毒可进一步减少津液的耗伤;"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始终以保持血脉通畅,久病则佐以补益肝肾通络的药物;并灵活配合中医外治以增强润燥之功,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干燥综合征(SS)以阴虚为本,燥邪为标,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失养、燥邪侵袭等均可导致机体阴液亏虚,脏腑及清窍失于濡润,发为SS,轻则累及皮肤黏膜,重则深至脏腑。肾在液为唾,藏精主水,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近年来,医家多从肾论治SS,或滋肾养阴、补益肾气,或乙癸同源、补益肝肾,或金水相生、滋肺养肾,或先后天互资、补脾益肾。积极探讨从肾论治SS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治则治法等,对临床认识和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数医家认为干燥综合征病位涉及多个脏腑,以肺、肝、脾、肾为主,肾藏精濡养四肢百骸,肺之通调水道影响津液输布,肝失调达阻碍津液运行,肝血亏虚则致燥症丛生,肝郁致瘀加重津液输布不通,脾主运化统领水精输布,脾虚生痰湿阻滞气津运行。各医家或侧重单个脏腑为主,或和而治之,现从以上四脏之病机虚实浅谈干燥综合征之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介绍王新昌教授临床运用益气养阴祛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相关经验。中医将干燥综合征归结为"痹证""燥痹"范围,临床多以滋阴类药物为主体治疗该病症。王新昌教授认为,气虚、阴亏、血瘀是干燥综合征基本的病因病机,而燥热是造成该病症的主要诱发因素,主张治疗上以"益气滋阴,活血祛瘀"法为治疗总则,经临床多次运用,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8.
基于"金水相生"理论对干燥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和运用"肺肾同治"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从肺肾同治论治干燥综合征的观点,认为津液的生成和输布障碍均可造成燥痹,其发病与肺、肾关系密切。在养肺阴、生津液的同时应注意填肾精,补肾阴,并提出清肺、润肺、补肾填精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朱良春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的病机主要是阴津缺乏,不能濡润脏腑、关节、筋骨、肌肉及孔窍,表现为口眼干燥及关节疼痛等症,病理特点是燥热伤津。临证需分清脏腑,辨证论治,可分为3个证型进行辨治:燥热内盛,肺胃津伤;脾胃阴伤,燥热内生;肝肾阴虚,虚热内生。但临床上3型又常常兼参辨证,注意兼证。其用药特点为甘寒滋润,有时亦加入少许温补肾阳之品,含阳生阴长之意,忌辛香燥烈温补之品。  相似文献   

20.
临床对燥证的诊断多以病人具有眼、口鼻、咽喉、皮肤干燥,干咳无痰、便秘等症状为依据,治疗中也多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确立的“燥者濡之”,用滋阴润燥药物治疗。但部分病人并未收到满意疗效。笔者认为,以局部的干燥症状确认燥证,并以滋阴润燥为基本治疗大法,有失偏颇。临床所见患者因肝气郁结、肝脾不和,津液输布障碍而见干燥症状者并不少见。现略谈对该证辨证施治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