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中药归经是指药物作用的定位,即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归经学说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用药方法,可从四气五味、临床辨证、方剂配伍、中药炮制等几个方面理解。目前用于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方法主要有中药有效成分体内分布观察法、微量元素体内分布观测法、药效观察法、环核苷酸水平变化观测法、受体学说等5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索国内有关中药归经方面的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为中药药效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归经的研究进行较系统的总结并比较分析.结果:相同归经中药的药效相近.结论:由于中药资源丰富,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归经相同中药在药效相近的基础上又存在差异,对临床用药提出了难题.  相似文献   

3.
浅议中药归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归经理论归纳的是中药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而归经的判定依据应当以所治病症的病位为标准,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中药的归经与其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与中医对脏腑功能的理解基本一致。目前,对归经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增加了新的内涵,正确应用归经药可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笔者在多年临床运用中也取得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药归经、引经与药引三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了解其各自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归经,是药性理论的内容之一。“归”,归属,“经”指经络及其所属脏腑。归经就是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药物的归经,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的作用,把所有药物分别归于十二经,来说明某一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主要治疗作用,从而形成了归经理论。例如:杏仁治喘入肺经;朱砂安神归心经;天麻、全蝎能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归入肝经。由此可见,归经是观察临床疗效后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试述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药物对机体某些部位具有的选择性即为归经,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目前,对归经理论的研究逐步深入,临床运用也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和应用为中药的这一重要理论增加了新的内涵,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由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及其作用部位揭示归经理论的内涵;二是阐明药理效应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借以诠释归经的本质。经考察发现,前者混淆了西医解剖学脏器组织与中医脏腑的关系;后者以生物学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为依据,使归经研究建立在有待证实的认识之上,故归经理论的现代诠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认为深入进行文献理论研究,正本清源,明确归经理论的多元建构模式及相互关系,是中药归经现代研究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7.
中药归经及其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中药归经研究概况归经学说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对机体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归纳形成的。清代名医徐灵胎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中医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归经学说对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又不能拘泥,胶于定法,要有一定灵活性。解放以来,对中药归经的探讨,多从整理文献着手。不少文章对归经学说的起源、发展、分类、临床应用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六十年代,高晓山等对16种中药的归经作了统计,发现关于归经的说法不一,较为混乱。近来叶显纯等认为归经与受体学说有关,提出了归经与受体学说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的观点。至于归经学说的实验研究,由于经络的实质尚不清楚,中医的脏腑概念不同于现代解剖学上的器官,理想的动物模型建立不起来,给实验研究带来了困难,只是对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作了些实验性探索。林元荃等认为药物归经意味着某种药物促进该经络所属脏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潘正文 《光明中医》2010,25(8):1520-1521
<正>药物归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的特点和长处,归经是用来提示各味中药对人体脏腑经络的具有有特殊的选择性作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研究和探讨药物的归经理论,对提高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不捷效”。归经理论早为前贤所重视,且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归,归属之义。经,指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指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药物归经的理论主要是以药物本身的性能和机体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依据的。因为归经理论揭示了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这一客观规律,故对临床选方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研究中医药也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仅就药物归经的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归经系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特殊选择作用,它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理论一起对药物性能进行了高度概括.中药归经是古代本草学著作记载的中药与天然植物药最主要的区别,表达了药物作用趋势必然包括"从给药到发生药效"的整个动态过程.多年来随着中草药成分化学、药理及临床试验研究的进展,已逐步揭示出中草药归经与其化学成分、药物性能与疗效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1.
中药归经现代实验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立丰  杨得坡 《新中医》1999,31(11):55-57
近年来 ,随着现代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发展 ,一些学者从微量元素、功效成分和药理药效等方面对中药归经学说进行研究 ,得出了不少有益的结论。鉴于此 ,笔者就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免疫学和现代药理学角度 ,分析归经现代实验研究的原理、方法及局限性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归经研究的成果与归经实质。1 归经现代研究的方法、原理及成果 1 1 体内分布法 该类方法着眼于药物直接作用脏腑经络 ,发挥药理作用 ,常用的技术包括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影、微量元素分析等。1 1 1 归经与作用部位 雷氏做了 2 0 5味常用中药归经和解剖…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综合阐述中药归经现代实验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对其内涵的理解、分析,进而对中药归经研究的原理提出以下认识:一是以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为基础;二是以药理药效作用的靶器官为依据.研究方法有:有效成分分布法、微量元素观测法、环核苷酸检测法、受体学说研究法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现代实验研究的方法均是在生理状态下动物身上进行,而不是病理学模型的试验,这样不能准确地反映药物在病理状态下动物体内的过程,有悖归经是根据药物对疾病产生的治疗效应中总结出来的事实;②现代实验研究归经以现代医学解剖学为基础,而忽视了中医学脏腑与解剖学脏器在概念和内容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药物归经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中对应用中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归经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萌芽,金元时期基本形成,至宋明清时期又得到了充实与发展,现在已基本完善。其内容不断丰满,由狭到广,不局限于藏象经络,而扩充至四肢百骸、气血命门、卫气营血及三焦等。其影响也由指导疾病用药扩大到其他理论如方剂归经、分经本草、现代药理研究及受体、载体学说的形成。药物归经起源于临床,验证于临床,探究学习并应用该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药归经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汇婷  王朝伟 《河南中医》2010,30(4):413-415
从药物的作用部位、药物的有效成分、药物中微量元素、药理药效、受体、环核苷酸等方面综述了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进展。指出中药归经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药归经的认识和定论是前人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依据,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意味着阴阳正邪的相互消长,表现为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病理状况,而中药治疗的基本作用,就在于祛除病邪,协调脏腑气机,消除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以恢复健康。中药归经是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之一,要熟练运用中药防治疾病,就必须掌握这一理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提高、使之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中药归经理论是古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所得,反过来又指导临床用药。掌握药物归经,结合中药的四性五味,在临诊选药组方时会更加精确,疗效会更显著。然而不少医家在临床上较重视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而忽略了药物的归经。本文通过统计《中医内科学》中肾系疾病的各个证型代表方中药物的归经,探讨肾系疾病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的关系,对肾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药归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用药方法,作为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然而归经概念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归经是药物对机体的某部位,还是某征候的作用呢?至今仍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有认真讨论的必要。笔者通过对中医基本理论的认真学习,和对归经理论的反复探讨,认为归经是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证候能起主要的治疗作用,而不是中药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下面仅就这一问题,作为初学者,谈谈个人看法。一、归经学说的渊源在《内经》、《神农本草经》,以及历代中药书籍中,每论述一味药物时,首先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32种中药归经情况及其与药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关系。首次提出无论是药物动力学的总体情况,还是吸收、分布、排泄各个环节,均与该药的归经密切相关,经相关系数(r)统计法处理,相关性十分显著(P<0001)。提示药物在相应脏腑或脏腑系统的血药浓度,直接反映了药物归经的基本情况。这一现象可能会成为研究药物归经的客观指标之一,对揭示归经理论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研究结果与中医脏象学说基本吻合,说明归经是以脏象学说为重要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临床“遣方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川芎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历代典籍与中外文献,从川芎归经的本草考证与配伍应用来阐明川芎作为归经药存在的必然性,并从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来论述川芎归肝经而治头痛的合理性。以期为川芎的归经治疗作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为更好地指导川芎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药物归经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结合中药的作用机理,把中药与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用来说明某药物特定选择性的治疗作用。引经药特指方剂中某些中药具有能使方剂中其余药的归经作用、定向地加强或发生变化,在临床方剂配伍用药时能发挥左右该方剂治疗的定向、定位等重要作用。引经药学说、方剂归经学说等都来源于药物归经理论体系,引经药及中药归经理论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方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提出中药现代化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其实质亦即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归经即搞清中药通过何种途径对脏腑发挥作用。因此,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是中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