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病辨汗     
温病法在救阴,叶天士主张:“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盖因津汗同源,汗需津液以化生;温邪为害,易伤津液,津液易复,阴血难于骤补。”后世医家谓:“温病救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由此可见,辨汗在温病救阴中十分重要。温病辨汗,既可审察温邪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叶天士《温热论》中言温病"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后世医家对此理解不一,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温病学》中将其注释为"温病救阴的目的并不在滋补阴血,而是在于生津养液与防汗泄过多而损津液."笔者认为这一解释不够全面."津"与"汗"是温病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有必要澄清.  相似文献   

3.
温病是由四时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为阳邪,易伤津液,而津液之存亡,是决定温病预后之关键,前人即有“温病法在救阴”、“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然汗为津液所化,汗与津与血,同源异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即是此意。叶天士所谓“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也说明了汗与津、血的密切关系。由于温病的发病时令有春、夏、秋、冬不同,温邪种类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之异,病理阶段有卫、气、  相似文献   

4.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高度概括了温病的治疗重要原则,强调了“救阴”贯穿于温病治疗之始终,与内伤杂病不同的是——温病的“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两语见于《温证论治》,其文看似浅显,其义实甚深刻。上句,王孟英《温热经纬》谓,于“血”、“津”上加“补”、“养”二字,已属蛇足;于“汗”上加“测”字,则更与“救”字气不相贯,于是改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其实“补”、“养”二字并非蛇足,汗上着一“测”字,正如章虚谷所说:“测汗者,测之以审津液之存亡,气机之通塞也”、王孟英一改,反而晦涩费解。叶氏此语,因论及湿邪化热而言。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须通阳:湿邪已经化热,则伤阴,故须救阴。这是叶氏的第一层意思。救阴之法,首先应考虑的当然是养津。但在叶天士的时代,养津之法往往  相似文献   

6.
<正> 清代名医叶天士先生在《外感温热篇》中说的"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语一样,对温热病的治疗和理论研究都起着积极指导作用,在温病学说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叶氏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其实救阴亦非易事,如要真正恰到好处地处理津与汗,但又不明其理,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7.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句,见于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叶氏曰:“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治疗温热病,救阴与通阳是最常用的方法,也常成为治疗温热病的关键,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和决定温热病的转归。叶氏提出的救...  相似文献   

8.
李展春 《新中医》1992,24(3):48-49
清·叶天士《温热论》中云:“热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是叶氏提出的治温救阴与通阳之法。温病的救阴通阳与杂病大不相同,温病救阴的目的并不在滋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提出温病“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原因有三:1.温热之邪首先伤津,其次才是血;2.生津药物既有生津之功,又有清热之能,而补血药多甘温滋腻,有助热敛邪之弊;3.津液易生,血液难成。认为这里的“汗”字,应理解为“不妄发汗”。  相似文献   

10.
卢红蓉 《国医论坛》2002,17(1):23-24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见于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 ,叶氏曰 :“热病救阴犹易 ,通阳最难 ,救阴不在血 ,而在津与汗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治疗湿热病 ,救阴与通阳是最常用的方法 ,也常成为治疗温热病的关键。温病的救阴 ,多为人所易解 ,而通阳却不然 ,虽有解者 ,也多不透彻。1 通阳不在温 ,而在祛湿笔者认为 ,“通阳最难”是叶氏相对“热病救阴犹易”提出的。温热之病 ,热为阳邪 ,易伤津液 ,故在治疗温热病时 ,一般都知道护阴生津 ,因而“犹易”。而通阳却不然 ,因为在湿热病过程中 ,湿温或湿热之邪蒙蔽清窍 ,湿热互结 ,胶着难…  相似文献   

11.
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谈湿困阳郁发热的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在其著<温热论>之论湿一节中提出"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一治则的提出,不仅给湿热温病的治疗提出纲领性的原则,同时对兼夹湿邪为患的杂病治疗也拓宽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肖国兴 《四川中医》2009,27(1):36-37
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重要治法,至今不但对温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某些病理相同的阴血两虚、汗证等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阴血津汗的生理病理,并结合临床辨证地总结了生津止汗等治法方药,并例举了难治病案,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见于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叶氏云:“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治疗湿热病,通阳与救阴是常用的方法,也常成为治疗湿热病的关键,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和决定湿热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4.
温病救阴议津汗德州市中医院(253013)王玉生德州市直机关门诊部(253012)张明“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系温病大家叶天士的经验之谈。凡10言,概括了温病养阴救液的重要性。但历代医家对叶氏所言“津与汗”认识不一,笔者对此略述管见。“津与汗”的...  相似文献   

15.
<正>"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天士的《温热论》,其曰:"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湿邪腻浊濡滞,既可阻滞阳气,又易损伤阳气。湿热之偏重,化燥化热,变证最多,用药较难。温病救阴的目的并不在滋补阴血,而是在于生津  相似文献   

16.
王勇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199-200
湿温为湿热病邪致病的温病。湿邪易困遏阳气,温邪又易伤阴,故湿热感人有湿阻阳气与热伤津液的双重性,所以湿温救阴通阳临床意义重大。救阴不是滋补阴血,而为顾护阴津,防止过汗伤阴;通阳不在温补,而在通利小便以化湿。救阴通阳,有别杂证。  相似文献   

17.
测汗法,是外感热病中据汗以判断病情及其转归的一种方法。仲景虽未明确提出“测汗”二字。但已寓意于中。明确提出测汗法者为叶天土,他在《吴医汇讲·温证论治》篇中曰:“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王孟英据《种福堂》本改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将“测”字删除,不仅淹没了测汗这一重要学术观点,亦使原文晦涩难明。  相似文献   

18.
23.如何理解叶香岩“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答:叶氏在文中针对温病病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两种不同转归,指出其治疗的难易与具体方法。按其病候性质的不同,温病可分为温热与湿热两大类,温热性质的温病,临床上以热象偏重和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征,且津阴耗伤为其常见之转归。根据《内经》:  相似文献   

19.
张迎泉  王红艳 《光明中医》2012,27(4):666-667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温邪,温邪属阳邪易伤阴,临床证候多见耗伤阴液、生风动血等特征.吴鞠通说:"热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所以滋阴是温病治疗的重要方法.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论述的关于救阴与通阳等原则至今仍指导临床,他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总结温病临床经验时着重强调“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创造性地提出了“救阴”“通阳”两大法,说明通阳法和救阴一样在温病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温病为何要通阳?临床怎样运用通阳法?为何通阳不在温?都值得吾人研讨。笔者结合临床观察运用,对温病通阳作一探讨。一求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