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爱玲  温小玲  李梅  孙燕 《新中医》2018,50(8):177-179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产后缺乳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催乳方案,推拿组加用推拿手法。治疗后比较2组泌乳量、首次泌乳时间、乳房充盈程度评分、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及母乳喂养评估量表评分,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推拿组泌乳量充足率为7 5.47%,对照组泌乳量充足率45.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组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乳房充盈程度评分及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母乳喂养评估量表中产妇满意度、婴儿满意度及产妇生活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总有效率9 6.23%,对照组总有效率84.9 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乳,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保证新生儿初乳时间,改善母乳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下乳方联合手法乳房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产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下乳方并手法乳房按摩,观察并比较2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变化、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下乳方联合乳房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可促进泌乳始动,显著增加泌乳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于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以及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乳房充盈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泌乳素(PRL)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缺乳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预防产后缺乳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推拿改善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产后缺乳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进行催乳,对照组采用传统催乳法,两组均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改善产后妇女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的传统方法(P〈0.05)。结论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肯定、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穴推拿艾灸治疗肝郁气滞型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80例肝郁气滞型缺乳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中医经穴推拿艾灸,1次/d;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常规医护。治疗5天后,对比两组患者泌乳量、乳房胀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高,泌乳量充足,乳房胀痛程度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经穴推拿艾灸治疗肝郁气滞型缺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胸背部平衡松解术配合推拿手法应用于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后缺乳产妇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行胸背部平衡松解术配合推拿治疗;均隔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泌乳指标(乳房充盈度与泌乳量)评分、不同时间点泌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泌乳指标评分、不同时间点泌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乳房充盈度、泌乳量评分均降低(P<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次、3次、5次后两组泌乳量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升高(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胸背部平衡松解术配合推拿手法应用于产后缺乳可改善泌乳素水平及乳房充盈度,增加泌乳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房按摩联合穴位艾灸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缺乳产妇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宣教、哺乳技术指导及饮食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于产后12 h开始给予乳房按摩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子宫复旧情况等指标及产后一般情况变化。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产后乳汁分泌早,(P0.05),泌乳量分泌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子宫复旧好(P0.01)。结论:乳房按摩联合穴位艾灸可提高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促进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仪联合穴位按揉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B和对照组A,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及手法通乳,对照组B予以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A予以热敷乳房。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乳汁淤积情况、乳房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等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A有效率为88.1%,对照组B有效率为91.3%,治疗组有效率为96.7%,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乳泌乳量积分、乳汁淤积情况积分、乳房疼痛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及穴位按揉治疗肝郁气滞型缺乳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产后缺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18例产后缺乳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入院后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护理。结果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都早于对照组,乳量多和乳量中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泌乳量少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性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缺乳产妇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对缺乳产妇产后泌乳不足或泌乳不仅起到了积极的干预作用,也极大地减轻了社会和家庭负担,在今后该类疾病的护理中应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推拿促进产妇泌乳的有效性,拟定促进产妇产后泌乳的有效推拿手法.方法:以84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推拿组(58例)和对照组(26例),推拿组以乳房局部推拿为主,配合经穴推拿;对照组予母婴同室常规护理.观察推拿对产妇始乳时间、产妇泌乳量、血清泌乳素等指标的影响,并与正常未推拿产妇进行比较对照.结果:推拿组产妇的泌乳量积分在治疗1次后、2次后、3次后分别为1.660±0.785、2.530±1.030、2.880±1.171,而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段则分别为1.270±0.533、1.460±0.811、1.500±0.583,推拿组泌乳量积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始乳时间分别为(21.6±10.5)h和(22.5±9.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治疗前血清泌乳素为(314.35±110.37)ng/mL,治疗后上升为(321.56±109.61)ng/mL,而对照组血清泌乳素前后分别为(385.78±85.19)ng/mL和(340.12±103.10) ng/mL,但两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乳房推拿能明显增加产妇的泌乳量,能延缓血清泌乳素下降水平,有利于产妇早泌乳、多泌乳.  相似文献   

11.
倪骎骎 《新中医》2015,47(6):168-170
目的 :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对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产后缺乳产妇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均予产科常规处理,对照组予催产素肌注治疗;治疗组予自拟下乳涌泉汤煎服,同时配合针灸、推拿按摩手法治疗,并结合饮食调理。2组均以7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2组产妇的泌乳量、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24h泌乳量、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可增加泌乳量,提高产妇血红蛋白水平,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催产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围刺法配合拔罐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围刺法配合背部拔罐治疗;对照组36例予下乳涌泉散口服治疗。2组均5 d为1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 d,继续下1疗程,共计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缺乳程度积分、泌乳量、血清泌乳素(PRL)含量及次要证候,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缺乳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乳汁分泌量增加及血清PRL含量增加(均P0.05),且治疗组缺乳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乳汁分泌量增加更显著及血清PRL含量增加更多(均P0.05)。结论:围刺法配合拔罐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增加乳汁分泌量,增加催乳素的释放,并且治疗周期短,安全有效,不影响正常母乳喂养,产妇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缺乳的影响。方法:将产后缺乳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和成功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开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泌乳量及成功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满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减少产后缺乳的发生率,提高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对产妇产后康复及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及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中药足浴,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产后24h阴道出血量、泌乳始动时间、产后3d、5d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后24h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产妇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后3d、5d全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治疗前泌乳量及配方奶粉补乳量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治疗后泌乳量显著高于治疗前,配方奶粉补乳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配方奶粉补乳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能够加速产后产妇的康复,促进产后乳汁的分泌,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对剖宫产后产妇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110例,分别于产后给予催乳疗法帮助产妇产后泌乳,将采用催乳汤促进泌乳的54例产妇列入对照组,将采用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促进泌乳的56例产妇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48h内乳汁分泌量,检验产后第72h及7d产妇血清泌乳素和催产素水平,统计母乳喂养率以及新生儿睡眠正常率。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h内乳汁分泌量多、量中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泌乳合格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1.48%,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产后72h及产后1天的血清泌乳素、催产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4.07%,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正常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产妇采用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催乳,能提高乳汁分泌量,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按摩对产妇泌乳和子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及子宫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宫底高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按摩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促进子宫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29-430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产后缺乳患者4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例,采取针刺结合推拿手法,针刺乳根(双侧)、膻中、少泽(双侧),胸部胀满配期门,失血过多配肝俞、膈俞,气血不足配膈俞、足三里,痰湿配丰隆。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取32号1.5寸毫针,采用平补平泄法,进针得气后,留针10 min。对照组20例,采用催产素。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乳汁大量流出的时间、乳汁流出的量、始动时间。结果:治疗8 h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有效提高乳汁分泌量,始动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气血不足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气血不足型缺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每组各50例,推拿组以推拿手法治疗为主,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催产素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乳房充盈程度评分、人工喂养容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乳房充盈程度评分升高,人工喂养容量降低,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推拿组优于对照组(P0.05);推拿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76%,推拿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气血不足型缺乳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泌乳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郑娟娟  赵毅  陆萍  王晓宇 《中国针灸》2012,32(2):159-161
目的:探讨推拿促进产妇泌乳的有效性,拟定促进产妇产后泌乳的有效推拿手法。方法:以84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推拿组(58例)和对照组(26例),推拿组以乳房局部推拿为主,配合经穴推拿;对照组予母婴同室常规护理。观察推拿对产妇始乳时间、产妇泌乳量、血清泌乳素等指标的影响,并与正常未推拿产妇进行比较对照。结果:推拿组产妇的泌乳量积分在治疗1次后、2次后、3次后分别为1.660±0.785、2.530±1.030、2.880±1.171,而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段则分别为1.270±0.533、1.460±0.811、1.500±0.583,推拿组泌乳量积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始乳时间分别为(21.6±10.51)h和(22.5±9.7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治疗前血清泌乳素为(314.35±110.37)ng/mL,治疗后上升为(321.56±109.61)ng/mL,而对照组血清泌乳素前后分别为(385.78±85.19)ng/mL和(340.12±103.10)ng/mL,但两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乳房推拿能明显增加产妇的泌乳量,能延缓血清泌乳素下降水平,有利于产妇早泌乳、多泌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康复推拿护理在促进产妇产后缺乳过程中的疗效。方法:60例产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康复推拿护理手法)和对照组(服用胶原蛋白通草汤),各30例。观察新生儿人工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容量、新生儿大小便次数及体重、产妇泌乳量的改善程度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治疗方法干预产妇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新生儿人工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容量、新生儿大小便次数及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推拿护理手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干预方法,无副作用、简单、易于操作和推广,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