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整体衡动观"为指导,结合癌痛的病因及针灸治疗机理,癌痛针灸取穴可分为循经取穴、分部取穴、全息对应取穴、按时开穴、辨证取穴和局部取穴6类。对癌痛的取穴规律研究进展进行述评,旨在总结针灸治疗癌痛的取穴规律,探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筛选针灸治疗癌痛的适宜技术、优化腧穴处方和镇痛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观察循经局远端取穴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证实该针刺方法对神经性耳鸣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效方法和正确方向。循经局部取穴:耳门、听会,循经远端取穴:中渚、足临泣。  相似文献   

3.
邢佳  董斐  王一帆  王蕊 《河北中医》2020,42(1):156-160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中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突出。我们对临床针刺治疗失眠症取穴方法及施针时间上的差异进行总结,从辨证取穴、经验取穴、循经取穴、单穴取穴、特殊取穴及不同施针时间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并对针刺治疗失眠症的现代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概述,拓展临床治疗思路,为今后深入开展更高质量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彭静山教授提出“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八字取穴法。笔者运用此八字取穴法指导针灸临床取穴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效果显著。本文列举临床典型病例,详细阐述取穴和针刺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机理进行论述。对于难治性面瘫,单纯毫针针刺治疗效果有一定局限性,以“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八字取穴法为基础,取穴点以透刺连接构成线、面,以芒针联合透刺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可强化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于德尔菲法的针刺方案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264名合格的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德尔菲取穴组、常规取穴组和空白组。德尔菲取穴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德尔菲法针刺方案治疗,常规取穴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常规辨证针刺方案治疗,空白组仅接受基础治疗。干预时间为每天1次,每次30min,每周6次,持续4周。治疗4周结束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①治疗后,德尔菲取穴组及常规取穴组FMA-UE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治疗后,德尔菲取穴组及常规取穴组SHEF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治疗后,德尔菲取穴组及常规取穴组MBI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空白组(P0.05),德尔菲取穴组及常规取穴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德尔菲针刺方案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针刺在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广泛应用,选取疗效最佳的取穴原则是其重要因素。方法 综合目前对坐骨神经痛方面的研究,依据针灸穴位选取的发展历史以及近3年来发表在CNKI、万方数据库的文献按一定标准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选穴规律和取穴原则。结果 共57篇文献,73个穴位,归纳为近部取穴的占37.0%,远部取穴占29.8%,远近结合取穴占77.1%,明确为经脉辨证取穴占9.4%。结论 对坐骨神经痛这一疾病的相关情况进行阐述,从近部取穴、远端取穴以及经络辩证取穴等多角度展开分析,得出将远近取穴相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其效果会优于单纯近部取穴或单纯远道取穴。  相似文献   

7.
《针灸甲乙经》记载了大量的针灸治疗处方,其取穴的特点体现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以及单穴的应用和特定穴的应用等方面。在配穴上,有特定穴相配、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远近配穴法等特点。这些取穴和配穴的方法对针灸临床治疗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文献治疗痔疮的取穴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56年—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痔疮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梳理,得到相关文献43篇,分析现代针灸治疗痔疮的腧穴选用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现代文献针灸治疗痔疮选取腧穴主要为承山、长强、二白、会阳、大肠俞和次髎;选取腧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选取腧穴所在部位主要是背腰部(含骶部和臀部)和下肢部。结论:针灸对减轻痔疮疼痛和出血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针灸治疗痔疮取穴遵循循经取穴、局部取穴、远端取穴、邻近取穴和随症取穴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 临床针灸治疗有邻近、局部、远隔和循经等取穴方式。这些不同的取穴法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为了探讨远隔取穴的作用机理我们曾在家兔上已观察到对侧穴位电针对外周神经传入冲动中的C波有抑制性影响。本工作试图观察同侧邻近取穴对外周神经伤害性传入冲动的影响,并与对侧远隔取穴的影响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邻近取穴和远隔取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马骏教授运用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经验。取穴特点注重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局部取穴以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疏通耳窍,通达气机;循经取穴以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穴为主;注重辨病与辨证取穴,标本兼治;风府、太冲穴配伍是治疗脑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经验对穴。在刺法上讲究形神合一,强调得气与传感,同时兼顾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计算机对130种古医籍中用针灸治疗阳痿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古代医家针灸治疗本病的用穴规律。结果发现针灸治疗本病有循经取穴、分部取穴和辨证取穴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取穴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固定取穴组、分伏取穴组及辨证取穴组,每组30例。分别运用不同取穴方法进行三伏贴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1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变化,记录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半年哮喘控制测试(ACT)积分变化,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FEVl%pred、FEV1/FVC、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辨证取穴组治疗后FEVl%pred、FEV1/FVC、PEF优于分伏取穴组,分伏取穴组优于固定取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CT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辨证取穴组治疗后及治疗后半年ACT积分优于分伏取穴组,分伏取穴组优于固定取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取穴组总有效率优于分伏取穴组,分伏取穴组优于固定取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取穴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均有疗效,辨证取穴法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5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采用循经取穴法治疗,40例患者采用辨证取穴法治疗,25例患者采用配伍取穴法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循经取穴组、辨证取穴组、配伍取穴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95.00%(38/40)、92.00%(23/25),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选穴规律包括循经取穴法、辨证取穴法、以及配伍取穴法这三种类型,均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可促进其进一步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用穴规律,为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取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了近10年针灸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近50篇,对其取穴规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结果:在合格文献中,治疗黄褐斑的主要穴位有15个,分布于八条经脉上,其中以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使用最多。结论:针灸治疗黄褐斑以足三里、三阴交、曲池、血海为基本主方;配穴以辨证取穴为主;局部取穴与全身取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式头针取穴法治疗幼儿智力低下进行疗效观察。方法:120例年龄在12~36月的智力低下幼儿。随机分为新式头针取穴法组(新式取穴组)、传统头针取穴法组(传统取穴组)和不进行头针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每组中轻、中智力低下患儿各20例。新式取穴组用新式头针取穴法进行针灸治疗加智能训练加运动疗法,传统取穴组采用传统头针取穴法进行针灸治疗加智能训练加运动疗法,对照组只采用智能训练加运动疗法。疗程均为3个月。按照Gesell发育量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受试者的发育商(DQ),计算各组治疗前后DQ差值。结果:新式组在轻度智力低下及中度智力低下治疗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取穴组及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传统取穴组仅在轻度智力低下治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新式取穴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经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传统取穴组跟对照组比较虽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取穴法头针治疗智力低下幼儿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取穴头针治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循经取穴与非循经取穴隔药饼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循经取穴组和非循经取穴组,非循经取穴组2例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别为30例和28例。循经取足阳明胃经的梁丘、足三里、丰隆和冲阳穴,非循经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外丘、光明和丘墟穴,两组患者均行隔药饼灸,每次选一侧穴位,双侧交替,每次每穴各灸一壮,每周3次,共治疗4周12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进行尼平消化不良量表(NDI)和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的疗效评价。结果:循经取穴改善NDI积分疗效优于非循经取穴(P < 0.01)。两组治疗后均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循经取穴优于非循经取穴(P < 0.01)。结论: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非循经取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确切疗效.方法通过对29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行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并与26例行局部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相比较,对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辨经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行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经脉配穴相对局部取穴对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共6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经脉配穴组和局部取穴组,其中对经脉配穴组进行经脉配穴进行治疗,对局部取穴组进行局部取穴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VAS疼痛评分以及ASES肩部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经脉配穴组的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局部取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脉配穴相对于局部取穴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更好的减少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阅读近10年内以针灸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相关文献,总结发现在针刺取穴方面均以体穴为主,其中主要是以眼周眶区取穴(局部取穴)、颈部取穴(邻近取穴)、躯干四肢取穴(远端取穴)为主,同时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辨证加穴。在组方上,临床上主要遵循三部配穴法,即局部取穴配合邻近取穴和远端取穴配伍成方。在治法方面有电针、穴位注射、针药结合及其他疗法等,又以针药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最多。在机理方面,针灸可增强视觉中枢生物电活动也可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但目前对其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最佳方案筛选。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和住院病人的100例,随机分为子午流注取穴组、传统取穴组、西医基础治疗组、中药汤剂组。观察组间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的变化。结果:子午流注取穴组、传统取穴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子午流注取穴组愈显率96.0%,传统取穴组愈显率92.0%,中药汤剂组愈显率72.0%,西医基础治疗组愈显率6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午流注取穴组、传统取穴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汤剂组及西医基础治疗组,而两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为取穴方便,使用传统取穴治疗更符合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