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思想最早的阐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新的健康隐患,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应着重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中医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治疗学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与潜力,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掘和探索,从而使中医中药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医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把预防疾病称为“治未病”,并总结了不少预防疾病的经验,提出了“防”重于“治”的重要理论。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起源于两千多年前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所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相似文献   

4.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来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宁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明确指出,治未病是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并强调此谓文明医生之举,开创了中医预防思想之先河。  相似文献   

5.
《湖南中医杂志》2021,(3):172-172
中医基础理论中所提到的“未病先防”就是预防和治未病,古人看重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同时《灵枢.逆顺》中也提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6.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近年来心身疾病的范围不断扩展,其已扩展到凡是发生、发展、治疗、康复各环节有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疾病都属心身疾病[1]。心身疾病的发病因素相当复杂[2],疾病一旦形成,大都病程持久、累及多器官、疗效差、致残率高、治愈率低。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疾病症状和延缓病程,不能根本治愈,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3]。心身疾病的预防在医学实践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当前心身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1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思想中医早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中,有很多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的思想。这为心身疾病的预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对当前心身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1.1防病重于治病的思想“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这是《内经》的主导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的思想对于心身疾病的预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2重视精神因素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中医认为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有“治未病”之说。“治未病”之义有三: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索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了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二是既病之后要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是《内经》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之一。《内经》中“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的疾病预防。逆针灸一词首见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无病而先针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相似文献   

9.
金成强  宋敏 《中医研究》2010,23(5):56-59
“治未病”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系指在疾病未发生和(或)未发展、传变、复发、后遗之时,预先采取针对措施的预防思想。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与现代的三级预防思想接近。  相似文献   

10.
试论《伤寒论》中防病截变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仲景深得要旨,称赞“上工治未病”,并发展了这一学术思想。“治未病”的目的,一是无病预防;二是防止一脏病变波及它脏。仲景对于截断病邪传变,防止疾病深入恶化,有着精深的认识,所以在《伤寒论》中,较突出地具体体现了先证而治,未病防病,已病防变,已变防逆,避免病邪深入的“治未病”思想,这正是仲景的防病截变的学术思想。这一思想贯穿在整个《伤寒论》中,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提出防病养生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瘥后防复等。提示注意治病-防病-病变发生,在病变未产生前采取措施,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相似文献   

12.
肿瘤的预防     
癌症在我国35~59岁年龄组人群中是第一死亡因素,59岁以后心脑血管疾病上升为第一死亡因素,癌症导致社会劳动力巨大的损失,治疗费用最贵,患者经济负担重。从治疗来说可以延长生存期,但不能根治且治疗后易复发,治疗上目前没有取得明显突破,因癌症病因复杂,涉及致癌因子、免疫应答、识别、自我凋治等多方面多系统综合因素,因此治疗上取得突破尚需时日,如何预防癌的发生就成为当前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病因病机的研究来看,癌症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一发而就的,因此通过积极、科学的措施,我们不仅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患病后亦有助于防止病情的发展和复发,提高生活质量,赢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富可得永年,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逐渐改变,胆结石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如果不幸得了胆结石而又没及时治疗的话,右上腹部的剧烈疼痛就会时常提醒您,您以前对于您的胆关心太少了,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就不仅是疼了。各种胆源性炎症甚至胆囊癌都会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4.
时到五月,南方已经过上了夏天,北方的春天却是刚刚地来。蛰伏了一冬的暖阳不仅带来了满目的嫩绿,还在空气里都充满了活跃与躁动,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安定。忽冷忽热,昨天还是艳阳高照、草长莺飞的四月天,今天就下起了小雪,在春与夏的纠缠之中,天气真的就似孩子脸儿,说变就变,让人防不胜防,稍不注意,感冒就上身了。  相似文献   

15.
从 "治未病"与延缓皮肤衰老的关系、"治未病"在延缓皮肤衰老中的应用、"治未病"对于延缓皮肤衰老具有的独特优势及重要性3方面探讨"治未病"思想在皮肤衰老防治中的意义,打破了以往对皮肤抗衰一贯的研究模式,对后续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治未病"与延缓皮肤衰老的关系、"治未病"在延缓皮肤衰老中的应用、"治未病"对于延缓皮肤衰老具有的独特优势及重要性3方面探讨"治未病"思想在皮肤衰老防治中的意义,打破了以往对皮肤抗衰一贯的研究模式,对后续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述甲状腺肿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腺肿是甲状腺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可在多种甲状腺疾病中表现.患者常以颈部肿大或颈部触及结节而就医,甲状腺肿大的程度差别较大,明显肿大者视诊易见,不明显者须经体检方可确诊,患病率高低受体检方法和评价标准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归纳相关资料,对命题进行分析。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用药及护理措施,预防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现代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三个环节,从“治未病”入手来阐述HIV/AIDS的三级预防,在“未病先防”、“已病防传”、“既病防变”三个方面对HIV/AIDS的防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并发症如面肌痉挛属于慢性病,慢性病的治疗指导原则是三级预防;及早治疗面瘫是预防面瘫并发症的二级预防。本文根据三级预防的不同含义并紧密结合中医临床来阐述其对周围性面瘫并发症的具体预防与治疗策略,为保护和促进患者的健康、为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