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激发不同热敏灸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择敏施灸"提供依据。方法:5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以艾灸患侧内、外膝眼,鹤顶三穴时膝关节腔内有无热感和(或)酸、胀、麻、痛等非热觉灸感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气至病所组29例和非气至病所组28例,每次施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上限50min),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30d,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价关节疼痛程度,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疗效评价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气至病所组改善情况均优于非气至病所组(P0.05);治疗后气至病所组总有效率为89.66%(26/29),非气至病所组为78.57%(22/28),气至病所组疗效优于非气至病所组(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气至病所的灸感疗效优于其他类型灸感。  相似文献   

2.
卢得健  王谦  梅世伟 《新中医》2011,(10):94-96
目的:观察火针和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脱落6例,实际完成54例。火针组27例,温针组27例。火针组予火针治疗,温针组予温针治疗。观察2组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5m行走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3项指标。结果:2组治疗4周后活动疼痛VAS评分、15m行走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15m行走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活动疼痛VAS评分比较,火针组比温针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火针疗法和温针疗法均可以明显减轻KOA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疼痛。火针疗法在缓解KOA患者疼痛方面优于温针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麦粒灸与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100例,脱落13例)和温针灸组(100例,脱落16例)。两组均取中脘、天枢、气海、梁丘、足三里穴。麦粒灸组采用麦粒灸治疗,每穴每次灸5壮;温针灸组针刺后行温针灸,每穴每次灸3壮,两组均隔日1次,共治疗15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生理总评分(PCS)和心理总评分(MCS),并于治疗后及随访时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生活质量PCS和M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随访时,麦粒灸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低于温针灸组(P0.01),生活质量PCS和MCS评分均高于温针灸组(P0.001);麦粒灸组总有效率为93.1%(81/87),高于温针灸组的82.1%(69/84,P0.001)。结论:麦粒灸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其远期疗效优于温针灸。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三伏热敏麦粒灸与西医常规治疗对寒湿瘀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分为两组。实验组(n=31):在三伏天采用热敏麦粒灸方法,选取患侧内膝眼、犊鼻穴、鹤顶穴、血海、阳陵泉。初伏、中伏、末伏,每伏连续治疗3天,每天1次,共治疗9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n=31):采用西药外用常规治疗,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根据患者膝关节痛处面积的大小,取药5cm左右涂于患处,并轻轻搓揉,尽量让药物渗透于皮内,每日3-4次,初、中、末伏连续治疗。三伏天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VAS评分、AKS评分、生活质量评估及两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膝关节的VAS评分(P0.05),提高膝关节的AKS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膝关节的AKS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三伏热敏麦粒灸治疗寒湿瘀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针灸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念坚 《新中医》2012,(3):93-95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PEMS3.1软件产生的随机分配方案随机分配到针灸综合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各45例。针灸综合治疗组予针刺、麦粒灸及埋皮内针综合疗法;常规针刺组予单纯针刺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半定量化判定标准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情程度指数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症状体征总积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88.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主要症状体征积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2.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针刺联合麦粒灸及埋皮内针综合疗法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毫火针疗法与针加灸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与针加灸组,每组30例。毫火针组对穴位行点刺治疗;针加灸组对穴位进行针刺,留针30min,配合阿是穴温和灸30min。4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疗效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VAS、PPI、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针加灸组相比,前者各观察指标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法和针加灸法均可明显减轻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疼痛。二者相比较,毫火针法相对起效快,症状改善程度明显,镇痛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门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给予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治疗有效率、Lysholm评分、VAS评分和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对该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为76.67%.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在SF-36量表8个维度上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蜡泥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膝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蜡泥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量表)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与WOMAC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晨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蜡泥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而在改善晨僵方面与单纯康复训练疗效无明显差异,使用蜡泥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热敏灸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6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阿是穴灸刺治疗,研究组行热敏灸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症状评分量表积分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症状评分量表积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临床症状评分量表积分、膝关节疼痛评分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在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总疗效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骨性膝关节炎采用热敏灸法治疗,不仅能提高膝关节功能和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还能缓解和减轻患部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针刺加麦粒灸疗法与针刺疗法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方法: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麦粒灸组30例和针刺组28例,针刺组取患侧内膝眼、犊鼻、梁丘、鹤顶、血海、阳陵泉,采用捻转补法为主,针刺加麦粒灸组针刺方法及取穴与针刺组相同,针刺结束1h内行麦粒灸治疗,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1个月随访时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中3个维度(疼痛、僵硬、关节活动)的积分变化,并进行综合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加麦粒灸组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均未见明显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加麦粒灸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7.86%(19/28),针刺加麦粒灸组临床疗效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加麦粒灸治疗阳虚寒凝型KOA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具有很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JOA膝骨性关节炎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ISOA评分治疗后均下降,而JOA膝骨性关节炎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上升,且治疗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周华杰 《中医药导报》2012,18(2):112-113
目的:观察补肾强筋活血法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熟附健骨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对照组为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强筋活血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配合推拿手法为对照组和陈元膏膏摩配合推拿手法为试验组,疗程结束后采用目测疼痛评分法(VAS)、中医证候疗效及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积分分值相结合观察治疗前后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缓解症状和改善体征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和改善功能活动度等方面更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膝关节膏摩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松汤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的76例患者,均按诊断标准诊断为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采用中药乌松汤结合隔药饼灸治疗7~15d,治疗前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平地行走膝痛分值,采用膝关节功能评价积分表评价膝关节功能,探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其中20例服用7d痊愈,12例15d痊愈,43例15d之内有效,15d以内无效仅1例。由于此方含有麻黄、川乌等猛药,易伤正气,当中病即止,故不宜长期服用,15d无效者,不宜再服用此药。本组76例中治愈32例(42.1%),好转43例(56.6%),无效1例(1.3%),总有效率为98.7%。结论:乌松汤及隔药物饼灸的治疗疗效确切,为治疗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即人工关节置换术结合中医外洗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医外洗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对其临床症状体征、Rasmussen分级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和体征(疼痛和麻木,行走,生活及工作能力,压痛,直腿抬高试验,膝、跟腱反射,总积分)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疼痛和麻木,行走,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及总积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Rasmussen分级评估量表各项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Rasmussen分级评估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医外洗可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天灸结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治疗组采用天灸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只采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评价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亦显著提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结论:采用天灸结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叶海霞  温晓文  童艳青 《新中医》2020,52(2):165-168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蜡疗干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瘀血痹阻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则加予中药蜡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及体征观察量表评价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木、疼痛、行走、直腿抬高试验评分与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评分以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和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的功能部分、疼痛、稳定性、活动范围、屈曲畸形、肌力部分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蜡疗干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的疼痛与临床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柔筋补脾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随机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芍甘止痛汤组(治疗组)和戴芬胶囊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晨僵、关节功能变化,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改善关节疼痛、晨僵症状有效(P<0.05),改善关节功能无效(P>0.05);在改善行走时疼痛、最大行走距离、上下楼梯、下蹲或弯曲膝关节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芍甘止痛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雷火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本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雷火灸灸治内外膝眼及阿是穴,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2组均治疗5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VAS、WOMAC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及1个月后随访的VAS、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组内比较VAS、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第4周第2周第1周治疗前(均P0.01)。结论:雷火灸可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针刺配合超短波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配合超短波组和超短波组.评价治疗7天、15天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以及针刺的安全性等.结果 两组不同观察时点症状改善疗效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针刺配合超短波组优于超短波组.结论 针刺配合超短波能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僵硬等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