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寻颈源性眩晕的最佳疗法。方法:采用排针攒刺松解疗法及普通针刺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观察两种方法对本病的治疗疗效,并对患者进行两种方法的综合满意度调查。结果:排针攒刺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普通针刺组。结论:排针攒刺松解疗法应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齐刺配合刃针松解治疗瘀滞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方法:选取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直接取阿是穴(即第三腰椎横突尖),采用十二刺的齐刺法,配合刃针切割、分离炎性软组织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针灸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65.63%)低于治疗组的有效率(90.6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配合刃针松解治疗瘀滞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检索筛选、归纳、整理近10年颈源性头痛(CEH)的相关文献,发现《官针》针法广泛应用于CEH的治疗,其中“五刺”中有关刺、合谷刺和输刺,“十二刺”中有恢刺、齐刺、赞刺、短刺,“九刺”应用情况寥寥,临床上或单用针法,或配合其他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针具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头痛改善率的影响,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压敏点痛阈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直径0.45 mm的毫针行压敏点恢刺法,对照组采用直径0.30 mm的毫针行压敏点恢刺法,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第2天,予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评估及痛阈测定。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和头痛改善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压敏点的痛阈均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压敏点的痛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压敏点恢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针灸治疗中,粗针的临床疗效优于细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松解粘连,缓解肌筋膜痉挛及纠正高位颈椎关节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刃针松解筋结点与常规针刺治疗瘀阻脑络型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刃针松解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9例,刃针松解组以筋结点为治疗部位进行刃针操作,1次/3天,2次/周,共治疗2周。常规针刺组以常规经穴为主,1次/天,5次/周,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两组VAS评分、ND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刃针松解组的评分较常规针刺组降低更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刃针松解组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76.32%,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刃针松解筋结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疼痛及改善颈椎功能活动障碍。 [关键词] 经筋理论;颈源性头痛;筋结点;刃针;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排针平刺配合口服头痛新1号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9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32例。针刺组采用排针平刺(双侧脑户透风府、脑空透风池,留针6 h,隔日1次,每周3次,共2周);中药组采用口服头痛新1号方(每日1剂,每周7剂,共2周);针药组采用针刺(同针刺组)配合中药(同中药组)。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针药组、针刺组、中药组治疗后VAS、ROM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针药组治疗后VAS、ROM评分均显著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 0. 05);针刺组与中药组治疗后VAS、ROM评分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针药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刺组、中药组(P 0. 05),且3组治疗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运用排针平刺法针刺配合口服头痛新1号方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及颈椎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安全性良好,且优于单纯运用排针平刺法针刺或口服头痛新1号方治疗。  相似文献   

7.
《灵枢·官针》有“九刺”、“十二刺”、“五刺”之言,三者均有“输刺”一法,其字相同,但其意各异。它们各自的针刺手法和配伍不同,在临床上各发挥其特殊的作用。1 九刺法—输刺1.1 含义《灵枢·官针》曰:“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荣输、脏输也。”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之荣穴、输穴,五脏六腑之背俞(《类经》注:“脏输,背间之脏腑输也。”推而广之)。1.2 临床应用1.2.1 荣输常法前人有“以输代原”之言,指五脏阴经之输  相似文献   

8.
齐刺法治疗痛症85例临床观察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钟颖主题词针刺镇痛,刺法,@齐刺“齐刺”法又名“三刺”,是一种针刺止痛的方法。本法出自《内经》。《灵枢·官针篇》曰:“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而深...  相似文献   

9.
《灵枢·官针》篇多针聚刺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枢·官针》篇有谓“凡刺之要 ,官针最妙”,考其所载之“九针”“十二刺”“五刺”共 2 6种刺法。特别是“傍针刺”“齐刺”“扬刺”等局部多针聚刺法 ,临床应用更为广泛。笔者采用以上局部多针聚刺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肩峰下滑囊炎、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等疼痛性疾患 3 8例 ,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选取以上病种 75例 ,不分年龄大小和病种 ,随机分为多针聚刺组 3 8例 ,常规针刺组 3 7例。治疗方法1.常规针刺组 采用对症取穴、近部取穴、循经辨证取穴的方法 ,常规选穴 ,并予以常规针刺。每日 1次 ,5次为 1个疗程。未愈 ,休息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刃针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合川芎嗪片口服,治疗3周后作VAS评分及疗效评价,3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65.0%)、有效17例(28.3%)、无效4例(6.7%);对照组治愈21例(35.0%)、有效27例(45.0%)、无效12例(20.0%)。2组疗效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刃针结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纪晓平 《中医杂志》1989,30(5):22-23
近年来,我们根据《灵枢·官针》的傍针刺、齐刺、扬刺、关刺、合谷刺、输刺等法,将其融汇变通,称为局部多针刺法,运用于临床,对近千例痹证、伤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网球肘、髌  相似文献   

12.
多向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多向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方法:以《灵枢·官针》十二刺之“恢刺”、五刺之“合谷刺”2种刺法为基础,发展为“多向刺”,多方向针刺拘急的梨状肌筋肉组织。结果:160例随机分为2组,多向刺治疗组治愈率78.8%,常规针刺组治愈率62.5%,2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向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用针刺治疗,观察组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头痛频率及头痛持续时间减少、ROM评分下降,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将1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温针齐刺组和普通针刺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根据MPQ疼痛询问量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治疗的镇痛时效、即刻和远期镇痛效应.结果温针齐刺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MPQ评分、镇痛时效、即刻和远期镇痛效应以及复发率方面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起效时间短、镇痛维持时间长,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输刺法是《灵枢·官针》五刺法之一,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显著。笔者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分析原文后明确其相关操作要领,归纳其临床应用范围,总结其治疗原则,同时与《灵枢·官针》"九刺"、"十二刺"中的"输刺"相鉴别,旨在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6.
《灵枢·官针》篇是我国最早讨论刺法的专篇,载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26种刺法,开后世各种刺法的先河,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笔者以针刺的深浅,用针的多少等特点将26种刺法分类比较,区别各种刺法的异同,以便于学习掌握和临床运用。九刺、十二刺、五刺中都有输刺,为了便于比较,笔者把这三种输刺依次记为:输刺Ⅰ、输刺Ⅱ、输刺Ⅲ,输刺Ⅰ实质为配穴刺法,输刺Ⅱ、输刺Ⅲ为深刺法。在《灵枢·官针》篇记载的26种刺法中,属深刺法的有分刺、恢刺、输刺Ⅱ、短刺、合谷刺、关刺和输刺Ⅲ7种。其中合谷刺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一针直刺,另两针交叉…  相似文献   

17.
陈伟  路长岭 《光明中医》2012,27(12):2492+2504
围刺法[1]又称围针法、围剿刺法,是多针围刺以治疗病灶相对局限、边界较为清楚病症的一种针刺方法。其源于《灵枢·官针》[2]十二节刺中的"扬刺"法。扬刺法经后世历代医家相传成为丛刺法,而丛刺法再分围刺法和群刺法。围刺法多取阿是穴和体穴,中间  相似文献   

18.
〈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指以不同的刺法应用于性质各异的病变.九刺分別是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和焠刺.远道刺,九刺之.〈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指身体上部有病取用肘膝以下阳经的穴位进行治疗.亦有指取用下肢足三阳经穴位或六腑下合穴者.以其针刺穴位距病处较远而名.近代所称"远道取穴法"盖源于此.  相似文献   

19.
王富春  乔兴志 《中医杂志》1991,32(12):21-22
“五刺”法源于《灵枢·官针》,包括半刺、豹纹刺、关刺、合谷刺、输刺、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五刺”法治疗五种不同的痹证,疗效颇著,兹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扬刺、齐刺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伟杰  谭吉林 《中国针灸》2006,26(7):495-497
目的:验证扬刺、齐刺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扬刺法及齐刺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而采用扬刺、齐刺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