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与中脏腑的病理有着本质的差异。 1、中经络多属外风人中,止于手足、颜面,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治疗较易,一般无生命危险。病变主要是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贼风乘虚人中经络,痹阻气血,或外风侵袭,引动痰湿流窜经络而引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证周围性面瘫不可滥用祛风解表之法的观点。方法 (1)基于周围性面瘫少见表证或表证表现多为时短暂的临床实际,指出该病病位虽多在浅表经络,但少见表证,且病因虽多为外风,但多为外风中于经络或外风引动内风的里证(病在经络多为里证),故不可滥用祛风解表;(2)根据"风"的致病特点与该病常见症状的相关性,指出该病病因虽常为外风,但最终形成的证多为内风而非外风的证,故该病的核心病机应为肝风内动。结果周围性面瘫不可滥用祛风解表之法。结论周围性面瘫治疗当主以平熄内风为法,有表证方可祛风解表。  相似文献   

3.
纵观古今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多以通经活络为主,故多选用手足三阳经四肢部的阳经穴,而很少使用能调整脏腑功能的背俞穴。过分强调经络为邪阻滞、肌肉筋脉失养所致肢体废而不用,而忽视了邪之所来、气血不养的根本原因。近年来笔者参考古人所论,在针治中风病时以“和脏腑,通经络”为治则,即以五脏背俞为主调节脏腑功能,以四肢部阳经穴为主疏通经络,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根据中风病的主要病机,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就五处背俞穴用于中风治疗作一探讨,以求证于同道。l病机根据中风病的病机历代虽有外风、内风之争,但均强调与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4.
针药并用治疗效果的优越性已被历代中医大家所肯定。针灸主治经络,属外治法;汤药主治脏腑,属内治法。从针药并用的历史传承、治疗优势及临床应用方面,认为针药并用的优越性包括经络、脏腑通治,增效减毒,扩大适应症、缩短疗程;提出针药并用须辨证分清内外虚实,把握病因、病机、病位。  相似文献   

5.
孙田虹 《陕西中医》2014,(6):723-724
目的:探讨IgA肾病从风论治。方法:分析IgA肾病的起病及病情进展与风邪密切相关。IgA肾病的病因病机是先天禀赋不足,急性发作期外风上扰肺卫,以经络为通路,风窜伤肾;慢性迁延期正邪相持,内风伏肾,扰动肾络;治疗原则以祛风为要。结论:IgA肾病,急性发作期多以外风为患,治疗以祛外风为主;慢性迁延期多以内风为患,治疗以平息内风为主。  相似文献   

6.
王曰平 《光明中医》2003,18(4):29-29
中风又名卒中 ,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 ,或不经昏仆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均属本病范畴。本病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 ,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 ,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脏腑有闭症与脱症之分。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 ,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此类病发生都较急骤 ,病死率高 ,后遗症多。病后搞好护理对其康复极为重要。1 严密观察病情中风一病 ,病情变化迅速 ,临床表现复杂 ,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中风后神志清楚或昏迷 …  相似文献   

7.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对四诊收集的症状和体征加以归纳,明确病位病性,指出病属何经何证的诊断方法。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在生理情况下运输气血,濡养全身,快调人体阴阳平衡;在病理情况下能够抗御外邪,反应症状。因此经络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标幽赋》曰“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笔者复习古今文献,将经络辨证归纳为四种方法,用于临床行之有效,总结如下:1、根据经脉循行路线及分布特点进行经络辨证《灵枢·经脉篇》、《…  相似文献   

8.
<正> 家父樊美章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尤擅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兹据家父口授及临证笔记就其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整理介绍如次。1.病机认识不可囿于经络当深究脏腑一般认为中风后遗症的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等为病在经络。当然,从外在形症上看这一认识是正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风后遗症的经络形症与内在脏腑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由于脏腑之证转遗而来的中风后遗症更应重视与内在脏腑的关系,这种情况下虽然临床表现为经络形症,但主要病机仍在脏腑。《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据此家父强调:中风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在于:脏腑功能未能完全改善,而使外络肢节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中风后遗症的病机固然与多气多血之阳明经腑有关,但心肝肾等脏腑的失调未复亦当重视。加之后遗症患者多情怀不舒沉闷不乐或急躁易怒,这样以来可进一步导致或加重心肝功能之失调。脾主四肢,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不遂,活动减少,且因患者多思多虑,病情日久必然使脾之气结,运化功能呆滞不醒。中风后遗症患者多为中老年之人,所以多有元阴元阳不足的病机存在。诸如此类,内在脏腑功能切切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中风后遗症患者确立比较完善的针灸治疗方案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膝骨关节炎六经辨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六经辨证以三阴三阳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膝骨关节炎(KOA)病机以肝脾肾亏虚为主,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而六经与脏腑相连,十二经络中足三阳、足三阴经络的走行均绕膝关节,KOA与经络病变密切相关,故可从六经辨治KOA。KOA发病之初多因六经外感所致,病在三阳,病性多实;病变后期,多及三阴,病性多虚。因此,其治疗原则可概括为:病在三阳,发汗祛邪、调和营卫、利湿化瘀、通络止痛治其标;病在三阴,温经养血、调畅气机、温补脾肾、强筋壮骨治其本。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分别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具体辨治。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多属祖国医学中的中风中脏腑证,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中风之“风”主要指病势而言,中脏腑也不过表示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浅深而已,并不能真正显示本病的发病机理,也不易解释临床上所出现的征象。其发病部位在脑之络脉,为肝阳偏亢,气血挟痰火上逆,横窜经络,或痰阻血瘀,阻塞脉络,血  相似文献   

11.
张茜薇  吴林玲 《河南中医》2014,34(2):280-281
颜面痤疮的发生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于体表的一种外候,通过观察体表相对独立的局部色泽、形态等变化,可以测知体内脏腑、经络的失衡状态。运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抓住"定病位",根据病位之所在,经络之所行,脏腑之所属,结合病因病机,全面进行辨证论治,对颜面痤疮的治疗有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12.
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耳生理功能的正常有赖脏腑经络之气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则可导致耳窍诸病,故临床上可以通过调整脏腑经络功能治疗耳病.此外,耳内应五脏、有多条经络都循行于内,因此临床也能够通过耳诊了解脏腑经络病变,并使用耳针等特色治疗方法治疗脏腑经络疾病.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与针灸辨病辨证之不同,认为“辨病位”是针灸辨病辨证的关键。根据病位不同,将《针灸学》治疗篇中的病证分为脏腑病、肢体经络病、皮肤病、五官病、妇科病、气血津液病,并分别阐述每类病证的辨病辨证规律及治疗特点,以“辨病位”为核心,构建针灸临床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风的经络脏腑辨证与病史及颅脑CT影像的关系,以求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经络脏腑辨证分型,将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总结出206例中风患者病史及颅脑CT影像规律。结果:病史中高血压与中脏腑、糖尿病与中经络、房颤与中腑具有较高相关性。CT检测中中经络多为局限、非功能区病灶;中脏腑多为大面积、功能区病灶。结论:中风的颅脑CT影像与中风的经络脏腑病位有密切关系,对中风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及时作CT检查和选择治疗方法、判断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盼  李贺  黄漫 《环球中医药》2020,13(8):1406-1409
韩碧英教授认为疼痛当属痹症范畴,并指出调整卫气是针刺止痛机理,而井穴、原穴及络穴为干预卫气常用的穴位。韩教授根据《内经》中"是动病及所生病"所述内容,进行经络辨证,内因致痹多责之后天之本脾胃,外因致痹多责之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邪中于肌表,当以经络辨证为主;若邪气循经入里内舍于脏腑,当以脏腑辨证为主,兼调经络。韩教授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针灸"止痛四法"。"补原通络法"和"相交相贯法"可调整卫气治疗经络痹,"五输连用法"多用于治疗脏腑功能失调的脏腑痹,而"深刺输郄法"可治经络脏腑的一切痛症,经临床验证,疗效斐然。  相似文献   

16.
“诸脉皆属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内属外络作用完成联系与调节。眼针疗法隶属于中医“微诊系统”,能够疏通经络,调畅脏腑气机改善I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为体针所不及。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痰火内生,气血逆行于上,蒙蔽清窍,阻闭经络。病情有深浅轻重之分,标本虚实有先后缓急之异。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8.
从风痰调治哮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新  潘丰满 《四川中医》2005,23(12):13-15
本文从风邪犯肺、风痰伏肺、哮病治风治痰等方面论述了风、痰与哮病的发病观及治疗特点.认为风、痰与哮病发病相关.外风伤肺,内风扰肺,外风引动内风、痰浊,是哮病发作的根本.治疗当以疏风解痉,祛风降气化痰与调理脏腑并重.  相似文献   

19.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即病之后变证多端。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详细论述,但对中风变证论述极少。笔者认为:变证在临床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中脏腑的病人可为判断预后,推测病势进退、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变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病情进一步恶化。所谓“变证”,是病变向逆的方面转化,一般来说,神志的变化是辨别病势顺逆的重要标志,如病初即为中脏腑而神志逐渐清醒,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多由中脏腑向中经络  相似文献   

20.
邵征洋是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数十载。提出小儿发声性抽动主要病位在肝,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强调本病初起多为外风引动内风,治疗当内外风同治,喜以六味汤加减为基础方来治疗。文章主要介绍了邵征洋运用六味汤加减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