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配合刺血治疗急性面瘫伴耳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急性期采用刺血加常规针刺治疗,针刺选患侧攒竹、丝竹空、四白、地仓等穴,刺血拔罐选患侧阳白、颧髎、大椎、翳风,恢复期采用针刺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耳后疼痛积分、急性期疼痛持续时间、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疼痛及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均能缩短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患者病程,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血配合针刺治疗急性面瘫伴耳后疼痛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分穴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分期分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面部温度差及面神经功能、面瘫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前两组患侧与健侧面部温度差、神经功能评分、面瘫Portmann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度差均明显缩小,两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侧与健侧面部温度差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及面瘫Portman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分期分穴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改善患侧面部温度和面部神经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治疗对病程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面神经炎急性期 (发病首日至 1星期 )采用针刺健侧对应穴位治疗 ,随机设立对照组 (静脉给药加患侧 TDP照射 )。结果 针刺组在疗程上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疗效基本接近 ,但 3星期内痊愈率针刺组 (82 .6 % )高于对照组 (2 3.8% )。结论 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健侧可明显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巨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25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与对照组12例。治疗组予巨刺法治疗,采取健侧针刺。对照组采取患侧针刺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针刺健侧)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患侧)(P0.05)。结论:巨刺治疗面肌痉挛有较好疗效,采取针刺健侧疗效优于患侧针刺,临床上慎采取患侧取穴。  相似文献   

5.
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面瘫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厉卫红 《中国针灸》2005,25(11):765-767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拔罐在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急性期内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除予相同的西药治疗外,在急性期内治疗组采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颈项部酸痛处梅花针叩刺拔罐后TDP照射局部,对照组则只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采用TDP照射.进入稳定期和恢复期后两组均采用患侧针刺治疗,疗程相同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1.2%,对照组痊愈率68.7%,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患侧梅花针叩刺拔罐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痊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激光联合针刺在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分为超激光联合针刺组(观察组)30例,针刺组(对照组)30例,对照组针刺患侧翳风、完骨、太阳、阳白等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超激光。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痊愈患者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超激光联合针刺治疗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表面肌电图(sEMG)指导选穴下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12月安徽省中医院针灸康复一科门诊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0),对照组(n=30)。病程前2周两组常规针刺治疗,病程2周后,分别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观察组依据sEMG检测结果,选取相应穴位予穴位注射;对照组在针刺穴位上每次选取3~4穴进行穴位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病程第2周、第4周患健侧各面肌肌群RMS平均值比值、患健侧各面肌肌群RMS平均值比值差,评估面瘫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结果观察组病程第4周患健侧各面肌肌群RMS平均值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健侧各面肌肌群RMS平均值比值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0%)明显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肌电图指导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太极针法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每日1次,治疗至出院时结束。利用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结果评分表(Portmann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体疗程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指数优于常规针刺,且可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肌电图和红外成像对针灸治疗面瘫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患者60例予常规针刺患侧阳白、太阳、攒竹、翳风、地仓、下关、颊车、迎香及健侧合谷,同时予TDP照射患侧耳周,每次30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连续治疗4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肌电图和红外成像数据,以评价肌电图联合红外成像预估面瘫预后的准确性。结果肌电图联合红外成像判断针灸治疗面瘫预后的准确率高于单用肌电图或红外成像的预后准确率(P 0.05)。结论肌电图联合红外成像检测可使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最佳体现,能降低临床肌电图预判不准的情况,以弥补单用肌电图评价的不足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张莉芳  高海燕  耿巧 《河北中医》2011,33(3):401-403
目的观察超早期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疗程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在急性期予患侧浅刺治疗,静止期和恢复期常规辨证针刺,并西医常规及超短波治疗,对照组84例,急性期不予针刺,其他治疗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3、4、6周时对2组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对2组6周内痊愈率与痊愈所需平均天数进行比较,6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周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3、6周2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91.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所需平均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神经炎超早期给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分期辨证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发病的不同时期、不同证型分别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针刺。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分期辨证针灸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的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陈能哲 《中国针灸》2004,24(Z1):16-17
目的观察面神经炎急性期应用耳后特定点深刺,对于疗效及疗程的影响.方法在面神经炎急性期(发病10日内)采用深刺耳后特定点治疗,并设立对照组(分阶段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深刺耳后特定点组在疗程上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上总有效率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结论面神经炎急性期深刺耳后特定点可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90例面神经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肌电图相关指标及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TFGS)、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情况,并利用House-Braekmann(H-B)分级方法评定2组治疗前后分级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CMAP波幅和TFG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R1潜伏期和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面神经炎患者肌电图指标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透刺法辅助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作者所在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患侧地仓透颊车穴针刺。2组均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颊肌进行表面肌电检测,比较2组患侧颊肌肌电信号(患侧颊肌放松20 s、患侧颊肌微笑)以及2组患健侧颊肌肌电信号差异。参照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患侧颊肌放松20 s的肌电信号、患侧颊肌微笑的肌电信号、患健侧颊肌的肌电信号差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颊肌放松20 s的肌电信号、患侧颊肌微笑的肌电信号、患健侧颊肌的肌电信号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13,P0.05)。结论透刺法对小儿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可提高针刺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活血祛瘀合泻子法与常规针刺治疗Bell面瘫实证恢复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活血祛瘀合泻子法,即常规针刺加血海、三阴交、二间、厉兑、束骨,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两组每日治疗1次,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选用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及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定系统进行分级及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use-Brackmann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Ⅰ级、Ⅱ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祛瘀合泻子法在改善Bell面瘫实证恢复期的症状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6.
王会丽  袁倩  刘瑞芳 《新中医》2020,52(7):101-103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祛风通络方熏蒸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TFGS)、肌电图变化及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随访3个月,2组患者TFG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个时间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瞬目反射R1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0.05),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两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Ⅱ级、Ⅲ级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Ⅵ级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针刺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风寒、风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常规针灸:患侧阳白、攒竹、迎香、颧髂、牵正、翳风、风池、地仓、颊车、外关、双侧合谷;平补平泻,匀速进针,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10~15s/次,2次/d。治疗组24例辨证分型针刺,风寒:患侧列缺、风池、外关,轻刺迎香、阳白、颧髂,7d后,患侧阳白透临泣、地仓透颊车、牵正、迎香、颧髂、攒竹透鱼腰、夹承浆、外关、风池、双侧合谷,中等刺激;风热:患侧阳白、地仓、颧髂、颊车、迎香,轻度刺激,患侧外关、风池、足临泣;平补平泻,匀速进针,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10~15s/次,2次/d。连续治疗5d为1疗程,间隔2d继续下一疗程。观测临床表现、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28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额纹、眼裂闭合、面部表情、口角歪斜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分型针刺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风寒、风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蒙医针刺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蒙医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侧与健侧面部温度差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及面瘫Portman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瘫采用蒙医针刺法治疗可起到满意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期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反映点组、常规针刺组和理疗组,每组30例。3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反映点组急性期针刺患侧"反映点"和患侧面部局部穴位(地仓、颊车、颧髎、下关、阳白、太阳等),静止期加用电针,恢复期加足三里;常规针刺组急性期针刺患侧翳风和患侧面部局部穴位(地仓、颊车、颧髎、下关、阳白、太阳等),静止期加用电针,恢复期加足三里;理疗组急性期予患侧翳风以超短波治疗,静止期和恢复期治疗同常规针刺组。3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症状体征积分量表进行功能评定,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反映点组痊愈患者所需的疗程较常规针刺组和理疗组短(P0.01);3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FDI量表作为疗效标准,反映点组痊愈率为66.7%(20/30),常规针刺组为50.0%(15/30),理疗组为46.7%(14/30),反映点组痊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反映点组愈显率为83.3%(25/30),常规针刺组为70.0%(21/30),理疗组为63.3%(19/30),反映点组愈显率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症状体征积分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反映点组治愈率为66.7%(20/30),常规针刺组为50.0%(15/30),理疗组为46.7%(14/30),反映点组治愈率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和理疗相比,急性期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周围性面瘫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运动针法,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针刺,每星期针刺5次,5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额肌、眼轮匝肌、上唇方肌潜伏期及波幅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额肌、眼轮匝肌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唇方肌潜伏期及波幅的改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