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山认为:臌胀一证以腹部胀大如鼓,腹皮青筋显露,四肢不肿或微肿为主症,其病因以水滞、气阻、虫积,血淤为主,临床分水臌、气臌、虫臌、血臌四型,治则与方药各随其证而异。兹浅析如下.一、水臌是指水湿停聚引起的臌胀,症见腹  相似文献   

2.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时间延长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 ,此证的病因多种多样。汉代张仲景认为此证可分为“阴结”、“阳结”及“脾约”。《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问曰 :“脉有阳结 ,阴结者 ,何以别之 ?”师曰 :“其脉浮而数 ,能食不大便者 ,此为实 ,名曰阳结也 ,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 ,不能食 ,身体重 ,大便反硬 ,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 :“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 ,大便则坚 ,其脾为约 ,麻仁丸主之。”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直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76例结直肠息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客观指标和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结直肠息肉中医证型分布根据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湿热瘀阻证、脾虚湿滞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虚弱证;腺瘤性息肉以湿热瘀阻证为主,非腺瘤性息肉则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常见;血脂异常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相关,从中医证型与血脂变化来看,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以湿热瘀阻证为主,而甘油三酯(TG)的变化则可能以脾肾阳虚证常见。结论:结直肠息肉的中医分型中,湿热瘀阻证型与腺瘤性息肉病理最密切,而湿热瘀阻证与血脂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黄贵华教授治疗便秘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黄教授认为便秘是由于人体气滞、寒凝、湿阻、热结、气血阴阳亏虚,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上分虚实两端,辨为热秘、气秘、湿热秘、气虚秘、血虚秘、阳虚秘6个证型,予承气汤、四逆汤及自拟经验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便秘一证在《伤寒论》中有"阳结"、"阴结"及"脾约"名称,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及"热燥"、"风燥"等说。《景岳全书.秘结》认为:"此其立名太烦,又无确据,不得其要,而徒滋疑惑,不无为临证之害也"。  相似文献   

6.
便秘即指大便秘结不通致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排便困难 ,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 ,多种疾病均可引起 ,多由大肠积热 (气滞或寒凝 )或阴阳气血亏虚 ,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临床治疗便秘宜审查病因通便 ,观察大便形状 ,辨明虚实寒热 (多有实秘、虚秘之分 )后予治疗。实秘又有热秘、气秘之别 ,虚秘有气虚、血虚、阴虚之别 ,治疗时应针对不同证型 ,分别选用不同的治法。宗《证治汇补·便秘》云 :“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 ,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 ,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 ,急攻通下为次。”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以实秘、燥秘为多 ,但发现湿热病证…  相似文献   

7.
张建明 《中医杂志》2006,47(2):154-154
答:便秘是指大便次数正常或减少,粪质燥结,排便艰涩不畅的一种常见病证。中医学有气秘、风秘、血秘、热秘、噎秘等辨证之别。临证喜以六磨汤、搜风顺气丸、滋燥清营汤、润肠丸、大承气汤、半硫丸、通幽汤等主之.有夹杂证时随症加减,不乏效验。笔者近年来屡见便秘者,伴有胸胁不适,时有作痛,口燥咽干,神疲纳差,甚或寡言不语等证候。曾投上述清热泻结,养血润肠之品未效。细辨属肝郁火旺,谓“郁秘”,可试投调经良方丹栀逍遥散,疏肝和营。  相似文献   

8.
便秘一证在《伤寒论》中有"阳结"、"阴结"及"脾约"名称,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及"热燥"、"风燥"等说。《景岳全书.秘结》认为:"此其立名太烦,又无确据,不得其要,而徒滋疑惑,不无为临证之害也"。他主张把便秘分为阴结、阳  相似文献   

9.
结合"阳微结"理论用小柴胡汤治疗老年性便秘10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病证之一 ,临床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超过 48h,且大便干结 ,排出艰难 ,或大便不干结而排便艰涩不畅。本文结合《伤寒论》中有关“阳微结”的内容 ,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病例均按《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中便秘诊断标准而确诊 ,且符合中医气秘证型 ,年龄均在 60岁以上。1 .2 排除病例 经检查证实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便秘 ,或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疾病及精神疾病和过敏性体质者。1 .3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 1 0 0例 ,按简单随机…  相似文献   

10.
王蓓蓓  顾恪波 《河南中医》2009,29(11):1125-1126
便秘是一种内科常见病症,多见于老年患者,而以大便秘结不通,或虽通而干结,或排便不爽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从气、血、阴、阳着手,按热秘、气秘、虚秘、冷秘施治。然别有一种便秘,不在此四者之内,为前人所罕涉及者,湖北痰病名医朱曾柏就指出“痰湿、痰浊蕴积肠中,阻碍腑气通降而造成长期排便艰涩不畅”者为“痰秘”,其特点是大便秘而不结,呈稀糊状或裹有粘液,排便不爽,如用攻下或润下等法虽可畅下一时,  相似文献   

11.
肛肠病中便秘的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热秘型便秘 即古之阳秘也。患者多素喜辛辣厚味、煎炒、酒食,致胃肠积热,积热上蒸,浊阴不降,热盛伤阴,肠道干涩而成热秘,临床上最为常见。临床多伴见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身热,口干臭,腹胀拒按,舌红杏黄燥脉滑数者。治当清热润肠,以通其秘,方常用张仲景之麻子仁丸治疗。大便坚硬者加芒硝以软坚散结,泻热通便;口干舌燥,津亏甚者则加生地、石斛、玄参养阴生津。痰热壅肺则加黄芩、瓜蒌仁清肺泄热。2气秘型便秘 乃肺气不降,气机郁滞。肺与大肠相表里,致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为秘。多见于情志抑郁,或久坐少动,或跌仆…  相似文献   

12.
<正>钟坚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笔者有幸随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咳血经验作一总结,以飨同道。1辨证要点钟师认为临床常见咯血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证型,属虚者多由内伤所致,常见为气虚或阴虚,阴虚则火灼肺络,气虚则不能摄血而致咳血,病久可致气阴两虚。实证多属外感邪热或寒邪久郁化热、火热熏灼肺络引起咯血。实证的咳血特点:其血色鲜红,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型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80年1月~2007年12月31日国内期刊中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24篇,共涉及ITP激素治疗不同阶段证侯患者939例,激素各使用阶段主要证型分布分别为:首始阶段:血热妄行型(33.65%)、气不摄血型(12.14%);减量阶段:气不摄血型(17.15%)、阴虚内热型(15.02%);维持量阶段:气血两虚型(11.16)、气不摄血型(10.12%)。结论:在ITP使用激素的首始阶段,以血热妄行型和气不摄血型为常见证型;减量阶段,以气不摄血和阴虚内热为常见证型;维持量阶段,以气血两虚和气不摄血为主要证型;而血瘀型则在不同阶段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4.
许鑫梅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柳忠  许鑫梅 《新中医》1999,31(12):13-14
许鑫梅教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从事中医脾胃消化病的临床与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从师侍诊,见许教授对习惯性便秘的治疗,注重辨证用药,配伍精当,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便秘的形成,如张洁古所云:“实秘者,秘物也,虚秘者,秘气也。”统之或由中气不足,推运无力而秘;或由胃失和降,腑气不通而秘;或由津伤血耗,肠燥失润而秘;或由热伤湿阻,食积气滞而秘,不一而足。许教授临证用药,分为实秘与虚秘论治,经验独到。1 健脾助运,以气为枢导师临证注重调理脾胃功能,认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便秘遂生。是…  相似文献   

15.
臌胀为黄疸、胁痛等病后期常见之病症 ,多伴发于积 ,临床辨治较为棘手 ,特别是水气互结证臌胀的辨治尤难。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水与气的致病特性分而辨治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初步体会介绍如下。1 辨证关键臌胀的形成 ,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 ,水气互结证与肝脾的关系更为密切。肝主疏泄 ,脾主运化 ,互相调节体内气和水的升降运行 ,互不干扰。但当肝气郁结时 ,可致气滞血瘀 ,脉络阻塞 ,气机运行紊乱而聚于腹中 ;肝气犯脾 ,脾失健运 ,水湿内停 ,壅于腹中 ,与腹中之气交结相搏 ,相互为患而致腹大如鼓。臌胀水气互结证的临床表现为 :腹胀或…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近年来有关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相关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脉搏波速度、相关候选基因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临床上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气阴两虚为主,以血瘀痰阻为标,其证型与相关的临床理化指标密切相关,多以气阴两虚型、或气阴两虚夹瘀或夹痰型、或痰瘀互结型、或痰浊内阻型为常见。但目前该病临床研究尚缺少国家标准化的中医辨证分型,认为应制定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化,尤其通过结合现代客观化指标,形成较为一致的中医量化客观指标,最终将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现代中医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白长川主任医师从医 4 0余载 ,善理杂病沉疴 ,尤精于脾胃病 ;余随师侍诊 ,临床观之 ,便秘一症 ,虽为小疡 ,有时久结坚闭确实给患者造成很大苦恼 ,而常规治疗 ,于平常之乱多可调治 ,对于奇变之证 ,则每随常法多有不应之招 ,因而对其诊治 ,应认真审证求之 ,灵活应用。便秘一证 ,源自《内经》称“后不利”、“大便难” ,嗣后代有发挥 ,至今已从病因到证治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究其病因 ,有肠胃积热、气机郁滞、气血阴津亏虚及阴寒凝滞等 ,先后提出了热秘、气秘、虚秘、湿秘、冷秘等。但临床观之 ,一部分病人长期大便干燥、久结坚闭者 ,临床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肺腺癌新发初诊患者的中医证型特征,为临床辨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制定《一般情况调査表》《肺癌临床证型调查表》的基础上,对门诊或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肺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单一证候因素分析:60例肺腺癌新发初诊患者,以血瘀证(66.67%)、痰湿证(63.00%)、气虚证(56.67%)为最常见的证候因素.2.临床分期与证候因素:早期患者以痰湿证(68.75%)、血瘀证(43.75%)、气虚证(37.50%)为常见的单一证候因素;中晚期患者以血瘀证(75.0%)、气虚证(63.64%)、痰湿证(61.36%)为常见的单一证候因素.3.复合证候因素分析:早期肺腺癌患者提示气虚痰湿证(4/16例,25.0%)、痰湿血瘀证(3/16例,18.75%)出现率相对较高.中晚期病例,气虚(阳虚)痰湿兼气滞血瘀证(14/44例,31.82%)为最常见证型.结论:肺腺癌以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为最常见的证候因素;中晚期肺癌以4种及以上单一证候组成的复合证候多见,表明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调肠理气片对各不同证型气秘证大鼠模型的首次黑便排出时间、血清SP、SS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气滞组、气虚组、兼夹组、单纯组各12只及空白组10只,并进行相应造模,以调肠理气片干预,观察其首次黑便排出时间及干预前后血清SS、SP浓度的变化。结果调肠理气片干预后,气秘证总体排便时间明显缩短,其中气虚组、兼夹组明显短于干预前,且短于气滞组;三模型组与空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短于单纯组。干预后,气秘证各组总体血清SS、SP浓度均下降,SP下降显著。气秘证除气滞组外血清SS均有所下降,气滞组、气虚组浓度显著低于单纯组;各组血清SP浓度均下降,气虚组下降明显,均高于单纯组,而气滞组与单纯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调肠理气片能改善气秘证大鼠便秘症状,尤其对气虚秘、虚实兼夹型气秘证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相关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盆腔内活体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通过术前中医辨证,将112例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5型:湿热内蕴、瘀毒结阻、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型,收集术中患者腹盆腔内活体征象,分析患者腹盆腔内活体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湿热内蕴型患者肠管或肿块以红色为主;瘀毒结阻型患者以紫暗色泽为主;气血两虚型患者多以淡红为主;脾肾阳虚型患者表现以苍白为主;肝肾阴虚型患者以浅白或红白相间为主。肠管水肿,与脾肾阳虚型相关;腹盆腔积液以湿热内蕴患者多见,多为淡黄色,量少;腹盆腔内粘连以瘀毒结阻患者多见;肿块最大径与各证型无相关性。结论结直肠癌腹盆腔内活体征象与中医证型分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