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目的评价降糖消脂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分为降糖消脂颗粒组(试验组29例)和二甲双胍组(对照组31例)。入组后两组患者均维持原基础治疗及生活方式不变,试验组加用降糖消脂颗粒口服,每次1袋,每天2次;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每次0.5g,每天1次,均连续服用12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中医症状评分;检测血糖[空腹血浆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脂(TC、TG、HDL-C、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肝、肾功能及不良事件。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体重、腰围、TC、LDL-C、ET降低(P0.05);对照组BMI、ET下降(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1),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病程12个月患者中,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A1c、FBG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降糖消脂颗粒具有降低T2DM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FBG、HBA1c、TC、LDL-C及改善内皮细胞因子的作用,对病程12个月患者疗效更优,与二甲双胍缓释片相当,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伴2型糖尿病(T2DM)的PCI患者2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吡格列酮。PCI术后24 h内、1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两组血清hs-CRP、HbA1c及血浆PAI-1浓度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因素仅对HbA1c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对hs-CRP及PAI-1的抑制作用不明确,其对再狭窄抑制作用理论依据不足。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4,(12):1588-1590
目的:观察降糖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口服降糖通脉胶囊与吡格列酮片,对照组单纯口服吡格列酮片,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评价降糖通脉胶囊对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TG均有所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降糖通脉胶囊和吡格列酮片均能够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脂代谢,加用降糖通脉胶囊具有更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尿微量白蛋白(MAU)与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11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50例)和无大血管病变组(68例)。另选同期健康人70名为正常对照组。行静脉血APN,MAU等临床指标测定,计算相关指数及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与临床结合判断大血管病变。结果血清APN、MAU 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血清APN水平与MAU、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 c)、餐后2 h血糖(2 hPBG)呈负相关(P〈0.0 5)。MAU与血清APN呈负相关(P〈0.05),与BMI、SBP、FBG、TC、TG、HbA1c、2 h PBG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大血管病变与APN、MAU、SBP、LDL、TG、FBG2、h PBG相关。结论对于大血管病变,APN是保护因子,MAU是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丹蛭降糖胶囊对2 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 受体(sEPCR)的影响及其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作用机制。方法:将60 只SD 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 周后,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2 组:空白组(N 组)12 只,高脂饲料组48 只。4 周后,高脂饲料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出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根据血糖水平分层随机分为3 组:模型组(M 组)、盐酸吡格列酮组(P 组)、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组(D 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和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组均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0 mg·kg-1·d-1 灌胃,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蛭降糖胶囊0.47 g·kg-1·d-1 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5 mL·kg-1·d-1 灌胃,给药4 周后分别检测各组sTM、sEPCR、PT、APTT、FIB 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和加用丹蛭降糖胶囊sTM、sEPCR、FIB 均明显增高(P<0.05),PT、APTT 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盐酸吡格列酮组相比,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组大鼠血浆sTM、sEPCR、FIB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PTT 水 平明显升高(P<0.05),但在升高PT 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能降低sTM、sEPCR 水平,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其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sTM、sEPCR 含量增强抗凝与纤溶活性,调节凝血功能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消脂汤联合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脂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安全性、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45%,17/18)高于对照组(66.67%,12/18)(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0%(2/18),与对照组的5.55%(1/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P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BG、2 hPG、HbA1c、BMI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治疗中,消脂汤联合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能够保证血糖水平稳定,促进体质量指数降低,缓解病情,利于改善健康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检测FPG、2hPG、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取肝脏组织用于基因检测,采用RT-PCR方法检测HO-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丹蛭降糖胶囊组大鼠造模后空腹血糖水平较空白组增加(P〈0.01);丹蛭降糖胶囊组大鼠HO-1mRNA表达高于盐酸吡格列酮组及模型组(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提示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上调HO-1mRNA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丁曦  姚定国 《中医药学刊》2010,(9):1963-19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主要临床指标特征及中医的病机关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T2DM)肥胖和非肥胖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PBG),以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肥胖T2DM辨证分型统计。结果:肥胖组与对照组年龄、病程、F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BMI(26.0±3.67)kg/m2、PBG(15.17±3.79)mmol/L、FINS(10.77±7.93)μU/mL及HOMA-IR(3.64±3.27),与对组BMI(22.8±3.12)kg/m2、PBG(13.77±4.11)mmol/L、FINS(8.97±9.03)μU/mL及HOMA-IR(2.29±1.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肥胖组患者更易出现湿热困脾证。结论:肥胖的T2DM患者中存在高胰岛素血症、IR以及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湿热困脾是肥胖的T2DM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调脂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类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配合调脂降糖片(组成:水蛭、大黄、黄连等)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及体重(WT)、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WT及BMI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FINS及ISI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FB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G、TC、LDL—C、HDL—C均得以改善,其中TC降低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I、对照组t—PA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调脂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类2型糖尿病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体重,降低体重指数,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0.
疏肝化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肝化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 DM)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00例T2 DM患者随机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化浊降糖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测量体重(Wt)、腰围(W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检测血清瘦素(LP)、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IL-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I,HOMA-IR低于对照组(P<0.01),HOMA-IS和ISI高于对照组(P<0.01),IL-6,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PN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化浊降糖方能调节糖代谢,降低T2 DM患者血糖,并能改善β细胞分泌功能,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中药组2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金芪降糖片8片,每日3次。治疗周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选择素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FBG、2 h PG、HbA1c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ET-1、ICAM-1、TNF-α、P-选择素水平明显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芪降糖片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改善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可以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吡格列酮在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在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ffEMO)~对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0例高血压合并T2MD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5例,口服吡格列酮,对照组35例,口服二甲双胍,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觑糖及姐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收缩压降低(P〈0.01)、舒张压降低(P〈0.05),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等两组内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有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LDL—C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治疗高血压合并T2MD,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同时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87例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结果:治疗后FBG、PBG、HbAtc明显降低(P〈0.01),甘油三脂(TG)降低(P〈0.05),ISI升高(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调脂降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34例以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降糖、降压药物,使血糖、血压达到稳定且符合入组条件,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复方调脂降糖汤口服。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腰围和减轻体重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在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腰围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体重、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调脂降糖汤具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同时可以降糖、调脂、减小腰围和体重,缓解MS的多种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艳娇  李兴 《中医药研究》2011,(11):1383-138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尿微量白蛋白(MAU)含量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118例T2DM患者据MAU分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50例)和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68例)。另选同期健康人群70名为正常对照组。行静脉血APN水平、MAU等临床指标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APN、MAU水平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血清APN水平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MAU、餐后2h血糖(2hPBG)呈负相关(P〈0.05)。MAU水平与血清APN呈负相关(P〈0.05),与BMI、SBP、FBG、TC、TG、HbA1c、2hPBG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PN与MAU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七散对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将148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予参七散(组成:西洋参、三七)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血清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2hBG)、体重指数(BMI)。结果:2组治疗后在FBG、P2hBG、TG、BMI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8周后,治疗组FBG、P2hBG、BMI3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七散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吡格列酮干预组,比较3组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大鼠的血脂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NF-κB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结果吡格列酮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内膜和肌层增厚。吡格列酮能降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脂饮食能刺激大鼠主动脉NF-κB的表达,吡格列酮能显著减轻这种作用。结论吡格列酮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大鼠NF-κB的表达,从而可能会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芪蛭降糖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芪蛭降糖胶囊。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UAER、ALB、β2-MG、Cys-C、Scr、BUN、TG、TC、FBG、2 hPG和HbA1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UAER、UA1b、β2-MG、Cys-CTC、TG、FBG、2 h 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UAER、UA1b、β2-MG、Cys-C、TC、TG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r和BUN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降糖胶囊联合大剂量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且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5,(9)
目的探索丹蛭降糖胶囊(太子参、丹皮、水蛭、泽泻、菟丝子等)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腹主动脉超微结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抵抗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盐酸吡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盐酸吡格列酮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相应剂量药物经胃给予灌药,连续8周,处死后剪取腹主动脉进行电镜观察,并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抵抗素及MCP-1 mRNA表达。结果腹主动脉电镜显示治疗组内膜表面突起、增厚,内弹性膜不连贯,线粒体增多、肿胀,粗面内质网断裂及减少等情况较模型组有所改善。治疗组的MCP-1和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有下调,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改善情况依次为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盐酸吡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中剂量组丹蛭降糖胶囊+盐酸吡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饮食管理对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 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 T2DM 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传统饮食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 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饮食管理。在实施管理前及管理 3 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FBG)、 餐后 2 h 血糖(2h 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检测,观察其血糖 血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测量其 BMI;并在实施管理前后对其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统计。结果:治疗后两组患 者的 FBG、2h PBG、TG、TC、HbA1c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FBG、2h PBG、TG、TC、 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MI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 后观察组患者的 BMI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口苦、食欲不振及面色萎 黄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的口苦、食欲不振及面色萎黄 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医辨证饮食管理可有效改善 T2DM 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功能, 控制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