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电针对化疗大鼠胃肠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英  冯明秀 《中国针灸》1996,16(3):31-32
本实验从胃肠病理学等方面研究了电针对化疗大鼠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电针可避免化疗大鼠胃粘膜变薄及壁细胞减少,防止肠粘膜上皮坏死及浅层腺体剥脱,阻抑粘膜内纤维组织的灶状增生。电针还可抑制胃粘膜的兴奋性,降低其对化疗药物刺激的敏感性,从而起到保护胃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对无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和膀胱组织病理学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组并造成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电针会阳、中膂俞,于第10日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膀胱平滑肌的重量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电针后。无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和膀胱湿重明显降低.前列腺炎性反应减轻和消失.膀胱平滑肌肌纤维肿胀及粘膜充血等减轻。结论 电针可改善前列腺炎导致的前列腺和膀胱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3.
崔烜 《天津中医药》2003,20(4):78-80
[目的]探讨电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不全幽门结扎 +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切开术制备酸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对电针后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食管下段粘膜 pH值以及食管粘膜通透性变化的观察。[结果]经电针治疗后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食管下段粘膜 pH值以及食管粘膜通透性均有提高 ,电针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借针刺内关、足三里增强胃肠平滑肌张力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提高LES张力 ,并且通过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 ,来提高血清胃泌素水平 ,从而促进胃排空 ,提高食管下段粘膜 pH ,减少炎症刺激 ,改善食管粘膜的通透性 ,最终达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施茵  吴焕淦  汪崇淼  施征  华雪桂  刘慧荣 《针刺研究》2005,30(4):215-218,224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粘膜IFN-γI、L-12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足三里”穴结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并与单纯电针、西药、模型及正常组进行对照,以免疫组化和HE染色法观察UC大鼠结肠粘膜IFN-γ、IL-12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IFN-γI、L-1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针药、电针及西药组IFN-γ表达则见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0.01),其中针药组表达接近于正常组水平;而IL-12表达,针药、电针及西药组均较模型组有极显著性降低(P<0.01)。同时,各治疗组对UC大鼠结肠粘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UC大鼠结肠粘膜IFN-γI、L-12的异常表达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之一。针药结合可能通过有效抑制UC结肠粘膜IFN-γI、L-12的表达达到其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6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均采用郭氏夹尾刺激法联合不规则饮食法及冰生理盐水灌胃法多因素干预法造模,共14天。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取"足三里"、"太冲"穴电针干预,每天1次,干预28天。治疗结束后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灌胃处理,解剖取材,测定胃内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观察大鼠胃窦及空肠病理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胃窦、空肠组织VIP及CGR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3组大鼠组织均未发现器质性改变,胃肠无溃疡及炎性浸润和腺上皮病变等特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胃窦及空肠组织VIP及CGR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降低,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均P0.01),胃窦及空肠组织VIP及CGRP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降低FD模型大鼠胃肠道VIP及CGRP表达,加速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电针改善FD胃肠动力可能与降低胃肠道VIP、CGRP水平有关,提示脑肠肽分泌异常可能是F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观察隔药灸、电针天枢和气海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β-EP、VIP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β-EP、VI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隔药灸组与电针组均明显下降,表明隔药灸与电针具有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β-EP、VIP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脾俞对脾气虚大鼠一般状态及胃肠动力的影响;基于CNP/cGMP信号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脾俞对脾气虚大鼠胃肠动力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及针刺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劳倦过度及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模,21d后针刺组每日电针足三里、脾俞1次,每次20min,持续14d;非经非穴组采用针刺大鼠尾尖方法,每日1次,时长同针刺组。检测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HE染色观察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窦平滑肌C型钠尿肽(CNP)、B型钠尿肽受体(NPR-B)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MLCK、CNP、NPR-B mRNA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各组大鼠胃黏膜未见异常,各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组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公孙和内关穴对胃溃疡大鼠血清SOD及胃窦前壁粘膜的影响.方法:在46只大鼠中,随机选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下的大鼠造模后将存活的老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分为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观察血清SOD活性的变化和胃溃疡组织的愈合情况.结果:药物对照组和针灸治疗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SOD活性有明显差异(P<0.05);而药物对照组和针灸治疗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SOD活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观察溃疡部石蜡切片,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胃壁完整无异常,模型对照组大鼠胃壁严重破坏,药物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胃壁结构基本愈合,仅见少量炎性细胞,且电针治疗组大鼠胃壁愈合情况更佳.结论:电针公孙和内关穴可以提高胃溃疡大鼠血清SOD的活性,可以促进胃窦前壁粘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应激对大鼠胃肠电活动的影响及针刺调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束缚-冷大鼠的应激模型上,研究了电针足三里穴对胃肠电活动的调整效应。应激大鼠的胃结肠电活动呈现明显的抑制效应,包括慢波波幅下降、频率降低、节律率乱、离散度大、快波减少,在肠电相当于消化间期综合肌电Ⅲ相的出现周期延长或消失破坏。电针组胃肠电活动的应激性变化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大黄对胃肠道血流灌注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大黄对有肠道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胃肠粘膜内PH值评做危下患者胃肠粘膜物血流灌注情况。观察大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直肠粘膜内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大黄能显著提高胃肠粘膜内PH值(P〈0.01),大黄对应激性胃肠粘膜为伴出务的有效率为73.4%,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大黄可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胃、小肠粘膜和肠系膜的血流量(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