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亚健康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特征及其十二经络能量值水平变化特点。方法:调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亚健康失眠人群的体质特点及经络能量值变化情况。结果:广东地区亚健康失眠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且集中在30~39岁年龄段;其体质分型主要以气虚质为主;发病与心经、肝经、小肠经、膀胱经能量呈正相关,与三焦经、胆经、脾经、胃经、大肠经、肾经呈负相关。结论:气虚质为亚健康失眠的高发体质类型,且与经络能量高低状态密切相关,为应用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亚健康失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69例失眠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失眠人群进行检测,研究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中医分型诊断及随后的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收集门诊符合《2012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人群,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判定其体质类型。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不同体质人群人体十二经络原穴部位进行测量。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获得的体能、代谢、心肾、筋骨状态的均值在不同体质人群中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阴虚质者的体能状态最高,阳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代谢状态最高,阴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心肾状态最高,气虚质者最低;阴虚质者筋骨状态最高,血瘀质者最低。结论: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不同证型与中医经络检测仪中的体能状态、代谢状态、心肾状态、筋骨状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失眠患者心肾经络能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失眠患者心经和肾经的经络能量的变化.方法:通过MEAD经络能量分析仪测量失眠患者与健康人的心经和肾经的经络能量,分别从心肾经络能量变化的表1情况讨论失眠患者心肾经络能量的变化.结果:失眠组与健康组在心经经络能量升高,肾经经络能量降低时,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失眠的病理变化与心肾相关,心肾不交是导致失眠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亚健康人群逐年攀升,失眠是亚健康的常见症状之一.2007 - 05-2011 - 02,我们应用自拟宁神方治疗亚健康失眠患者200例,观察短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灸干预亚健康失眠状态的现代文献,揭示针灸治疗亚健康失眠状态的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有关针灸治疗亚健康失眠的文献,将纳入的84篇文献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针刺治疗亚健康失眠状态临床选穴以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为主,以调心神,安脾胃为宗旨,并与多种干预措施联合应用,手法多采用平补平泻。结论:针灸干预亚健康失眠状态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扶阳罐温刮温灸疗法是通过扶阳罐施术于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发挥其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扶助人体阳气的作用,从而达到小病自治,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效果。本文运用扶阳罐温刮温灸疗法治疗、调理亚健康及常见疾病的六种常见症状,即疲劳,颈肩酸痛,腰酸背痛,痛经,失眠及风寒感冒,方法简单,自学即用。该疗法在亚健康的干预和调理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2017年1月—2018年3月来我院体检的人群中,将1576例亚健康状态人群按照情况不同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三种形态。观察不同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576例亚健康状态三分型人群中,心理亚健康人数占比最高,达到50.25%;在亚健康状态七分类人群中,失眠与焦虑人数占比最高,分别占26.60%、19.35%;在中医体质方面,平和质与气郁质所占人群最高,分别为17.32%、14.78%。结论当前体检人群中,亚健康状态人数分布存在差异,而亚健康状态的不同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具体对应关系,气郁质是当前社会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汤昌华 《中医药导报》2011,17(7):111-111
部分亚健康状态失眠患者通过自我调节可以恢复至常态,但如果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失眠,它不仅危害身心健康、降低劳动效率,而且与多种精神障碍、消化性溃疡及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因此积极调治亚健康失眠状态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9.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近年来对亚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医体质学说与亚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产生亚健康的基础是病理体质,针灸在调整病理体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通过选择不同的经络腧穴、操作方法调整形态、生理、心理三方面的差异防治亚健康。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亚健康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系统回顾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亚健康失眠的研究进展,并就今后的中医临床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推拿对亚健康状态调治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保健推拿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作用。方法将100例亚健康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运用中医保健推拿进行调治,对照组采用亚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记录并比较2组调治前后亚健康躯体主要症状(疲劳感和失眠)记分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记分。结果观察组疲劳感和失眠及对照组的失眠症状记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疲劳感和失眠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均能改善亚健康状态90-项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抑郁和其他3个症状因子记分(P均0.01),但观察组人际敏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4个症状因子记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1)。结论中医保健推拿能改善亚健康人群的主要躯体与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状态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失眠是亚健康状态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它与疾病状态下的失眠有区别,亚健康失眠状态是指受检者经体检及量表检测结果提示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以睡眠质量差为其最主要不适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已经较大程度影响其生活及工作,但未达到失眠症诊断标准的这样一种状态[1].  相似文献   

13.
中药竹罐疗法治疗中风后失眠运用经络-三场二腔-隙道理论,使药物通过皮部-穴位-脏腑渗透吸收发挥药效,同时运用刺络后拔罐可阻断邪气入侵经络,既能祛除体内深处伏邪,又能解痰凝、清浊气、畅气机。中药竹罐疗法作用于督脉和背俞穴调整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功能,使气血通达,阴阳自和,脏腑平和,故眠安,可发挥中药与拔罐相结合的优势,作用于督脉和膀胱经经络腧穴,可改善失眠症状,为中风后失眠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及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使更多的人面临亚健康,亚健康是疾病与健康的中间状态,WHO调查显示,全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高达75%;亚健康常常出现失眠,其表现为睡眠结构、睡眠质量紊乱~([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30~50岁是亚健康失眠症状高发人群~([2]),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睡眠障碍是亚健康的主要症状之一,采用腿足部点穴推拿法调治亚健康状态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临床研究》2020,(8):131-132
陈瑞芳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预防保健学科带头人,在亚健康的中医调理方面学验俱丰,文章重点阐述对陈瑞芳教授在亚健康人群中医调理方面学术思想的研究,从事亚健康的中医调理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提出来对亚健康人群中医调理的基本学术思想:"调气血、畅气机,以平为期"。在亚健康失眠、亚健康疲劳方面,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失眠患者无严重的身体损伤和阳性的理化检查,不能达到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标准,近年来很多学者将这种失眠归为亚健康状态。我科应用《黄帝内经》中的扬刺针法治疗失眠性亚健康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下的压力常见症状。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某校学生进行亚健康与压力现状调查,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人群占总数的58.0%,与压力特征表现的相关性为38.1%。心理亚健康与压力特征表现的相关性为39.7%,躯体亚健康与压力特征表现的相关性为42.4%,社会亚健康与压力特征表现的相关性为36.0%。结论大学生压力常见症状与亚健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压力表现特征只能解释一部分的大学生亚健康变异性,可见亚健康的表现十分复杂,压力是亚健康症状表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龙岗区教师亚健康分类与中医体质的具体对应关系,以指导干预阻断亚健康的发展。方法:纳入龙岗区教师378例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其亚健康分型及中医体质类型,并明确二者相关性。结果:亚健康状态三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躯体亚健康与阳虚质、阴虚质对应,心理亚健康与气虚质、淤血质对应,社会适应亚健康与平和质对应。结论:龙岗区教师亚健康不同分类与中医体质类型间存在具体对应关系,进行针对性干预可能有助于阻断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调治亚健康失眠概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表明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失眠又占其中的42.5%。西医针对亚健康失眠多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甚则运用抗精神类药物达到睡眠的生理要求,此类药物会引起日间困倦和认知功能的损害,并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祖国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结合了"治未病"的观点,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传的理论。中医药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优势在于可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采用不同方药论治,针对性强,因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治疗手段多样,包括针灸、耳穴、心理干预、气功等。适当的联合运用或可获得可喜的疗效。用中医养生保健理念纠正不良睡眠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亚健康失眠起到重要作用。应加强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加深对亚健康失眠的证候分布及辩证规律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医学对亚健康失眠的诊治理论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