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用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对照组51例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  相似文献   

2.
中医筋骨理论是脊柱推拿的理论基石,"骨错缝筋出槽"是脊柱病病理改变的核心要素,是脊柱临床推拿实施的重要靶点。基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且容易推广等特色和优势,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石氏伤科"关于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手法矫正技术要领及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3.
脊柱相关性疾病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不仅会导致颈肩痛和腰背痛,还易诱发许多内科疾病。国医大师韦贵康从“六通”与“六不通”、督-柱学说、姿态失衡论、顺生理与反病理论对脊柱相关性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形成了韦氏脊柱整复手法、韦氏奇穴手法、阴阳五行手法等一系列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手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L_(4~5)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38.0%,总有效率为6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L_(4~5)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广西中医药》2021,44(1):44-47
韦贵康教授出生于1938年,系第三届国医大师,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临床医疗、科研工作五十多年,精勤不倦,以脊柱相关性疾病囊括四肢关节诊疗体系为主线,涉及骨伤科多个领域,在治疗过程中融汇中西,突出手法整治特色,并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并创立“脊柱整治十八法”“脊柱整治三联手法”“四肢筋伤整治手法”为代表的韦氏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韦氏脊柱三联手法联合三路烫疗包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韦氏脊柱三联手法联合三路烫疗包热敷治疗;对照1组予常规推拿治疗;对照2组予常规电针治疗。三组均每隔2 d治疗1次,共治疗10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1组为76.7%,对照2组为7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指地间距(FFD)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韦氏脊柱三联手法联合三路烫疗包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能有效提高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介绍"烧山火"复式补泻手法的传承及发展状况以及具体临床操作,发现在临床实践手法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烧山火"复式补泻手法成功的因素以及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故就"烧山火"复式补泻手法的理论以及具体行针手法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得气"提出一些见解和补充,同时也为提高"烧山火"复式补泻手法的成功率总结一些经验及心得,试为"烧山火"复式补泻手法技术更好的传承及推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中医学"颈项痛""头痛""项强""眩晕""肩臂痛"等病症范围,名老中医推拿治疗本病众家纷纭,本文以国医大师、各省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为研究对象,从手法指导原则和手法特色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研究,旨在传承名中医学术思想、特色手法,提高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韦贵康教授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50多年,医术精湛、严谨笃学、诲人不倦,以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与脊柱相关疾病而著称。韦贵康坚持传统医学的同时也注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仿古而不泥古,手法具有多元性,注重手法操作的规范性,有独特的医学手法理论体系及学术特色。笔者有幸从师韦贵康,受益颇多,现对韦贵康医学手法特色以及学习体会总结如下。1手法的多元性及新开发领域韦贵康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创立一系列"韦氏"  相似文献   

10.
张博星  党建军  贾承明  伍均  郑宇 《陕西中医》2021,(12):1752-1755
长安朱氏骨伤流派作为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长安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传承至第五代。其中,颈椎病治疗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三个时期:奠基期“筋骨并重”学术思想主要为朱氏手法,包括推椎法、背伸折顶法、旋颈法; 发展期“筋骨并重,理筋为主”学术思想主要为前屈牵引旋转法; 成熟与拓展期“筋骨并重,理筋为主,调补肝肾”学术思想主要为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党氏手法),并口服展筋丹或颈眩方,配合颈椎静力对抗功能锻炼、枕头高度个体化选择。通过梳理长安朱氏骨伤流派传承脉络及对颈椎病的认识、治疗思路,本流派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和传承特色的颈椎病诊疗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罗才贵教授临证40余年,方法并重,术通内外,兼顾诸科,而尤善骨伤推拿,在脊柱损伤性疾病和脊柱相关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推拿治疗脊柱疾病方面颇有建树,独创了临床疗效显著的特色推拿手法,现将对罗老临床常用于腰椎的三种特色推拿手法从操作方法、动作要点、注意事项、禁忌、机理探讨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西方整脊疗法是美国人D.D.Palmer于1895年创立的一种以手法矫正"半脱位"为核心的脊柱徒手疗法,通过其发展史的全面梳理后发现,古代西方社会早期的脊柱手法是整脊疗法诞生的重要基础;教育是整脊疗法传承的重要载体,整脊学科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个阶段;获得合法执业资格是整脊疗法得以生存的法律保障,在主流医学的压迫和排挤下,整脊立法经历了漫长的立法道路;整脊的核心病理概念"半脱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一直遭到主流医学的质疑,为了向世人证实"手法治疗半脱位"的科学性,整脊疗法运用现代研究的方法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基础上整脊疗法相关的临床和教育指南得到制定,最终整脊从最初的一门治疗技术发展成了今天的一个行业;整脊的发展历程对中医推拿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脊柱错位的整治手法如皋市中医院(226500)张平关键词脊柱错位整治手法1颈椎错位1.1侧旋推按法适用于颈椎中下段错位。以颈4右偏为例,患者端坐,颈稍前倾。医者立于其背后,左手拇指固定于偏离的颈4横突,其余四指置于枕及颞部,右手屈肘,肘尖置于患者右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韦氏手法联合三路烫疗散治疗交感型颈椎病(S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S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20例。观察组予韦氏手法联合三路烫疗散热敷,对照组A予韦氏手法治疗,对照组B予三路烫疗散热敷。3组均于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3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的NDI、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A、B,观察组同时间点的各指标改善均较为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A为65.0%,对照组B为60.0%,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A、B(P<0.05)。结论:韦氏手法联合三路烫疗散治疗SCS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西安市中医医院脊柱科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和"韦氏"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和"韦氏"整脊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6.
中医推拿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于PBL以"培养学生临床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将PBL教育理念贯穿于推拿手法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索中国特色P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渊源及学术思想理论,描述常见的清宫正骨理筋特色手法操作方式及治疗原理,结合当下清宫正骨手法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现状,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启发中医骨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赵勇  张宽  高云  秦伟凯  陆明 《北京中医药》2011,30(7):505-507
探讨燕京地区骨伤手法流派,首先,明确燕京的概念,探讨其地域范围;其次,探讨骨伤手法流派的概念、传承特点;第三,进一步探讨对燕京地区具体流派的判定、分类、手法研究。对燕京地区骨伤手法流派传承及学术思想作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赵勇  张宽  高云  秦伟凯  陆明 《北京中医》2011,(7):505-507
探讨燕京地区骨伤手法流派,首先,明确燕京的概念,探讨其地域范围;其次,探讨骨伤手法流派的概念、传承特点;第三,进一步探讨对燕京地区具体流派的判定、分类、手法研究。对燕京地区骨伤手法流派传承及学术思想作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从流派的演变规律探讨骨伤手法传承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流派在传承、发展、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虽然中医流派众多,但一般均遵循着相似的演变过程,即"源、立、传、承、变"5个环节。骨伤手法本身特性决定了中医骨伤手法流派在流派发展中的特殊性。在把握流派演变规律及手法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骨伤手法流派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其目的在于清晰的认识流派自身变化中的诸多因素,弃其所短,扬其所长,传承流派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