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及其制剂的矫味与掩味问题一直是制剂学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通过对近十年来与之相关的中外期刊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对味觉的形成和矫味与掩味的机制进行阐述,详细综述了目前可用于中药矫味与掩味如添加矫味剂、苦味阻滞剂、味蕾麻痹剂、包衣等的常用技术和近年来随着现代制剂技术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固体分散技术、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微囊微球化技术及包合技术等创新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矫味与掩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随着患者对药物口感需求逐渐提高,中药的矫味与掩味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由单一技术向联合运用多种技术的趋势发展,但其目前仍然存在口感评价不完善、方法选择局限、产业化生产困难等系列问题,有待相关药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药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但多具有苦味,味苦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原因。中药苦味物质大致可分为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三类,而中药常用的苦味掩盖方法可分为两种:添加甜味剂、芳香剂、麻痹剂等矫味剂矫味和运用包衣技术、包合技术、微囊化技术等新型掩味技术,针对不同的苦味物质可选择合适的掩味方法。参考近10年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和中药制剂常用的掩味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中药掩味技术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苦味形成机理与中药苦味掩味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苦味形成机理,从干扰苦味形成的不同环节将中药苦味掩味技术分为添加矫味剂.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药物苦味;延缓或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隔离药物和味蕾的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闲值;阻止苦味受体与苦味剂的结合,切断信号传导掩盖苦味等4类,综述掩盖中药苦味的方法,并简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制备技术,为合理应用苦味掩味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苦味形成机理与中药苦味掩味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晓彬 《中医药导报》2008,14(5):119-121
依据苦味形成机理,从干扰苦味形成的不同环节将中药苦味掩味技术分为,添加矫味剂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药物苦味;延缓或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隔离药物和味蕾的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阻止苦味受体与苦味剂的结合,切断信号传导掩盖苦味等4类,综述掩盖中药苦味的方法,并简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制备技术,为合理应用苦味掩味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8)
通过查阅掩味技术的相关文献,分析各掩味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归纳现代掩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现状及掩味研究方法;对中药制剂掩味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提出分类掩味、根据需求针对性掩味、追根溯源用掩味、联合应用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优选掩味配方等中药制剂安全、实用、高效的掩味新思路、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掩味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优杰  冯怡  徐德生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1285-1288
目的:作者以复方双黄连为模型药物,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达到掩味目的。方法:追踪复方苦味来源,建立复方苦味标准曲线,并以苦味评价、收率和包封率为指标筛选掩味处方及掩味微球制备工艺考察。结果:复方中的苦味主要来自连翘,Eudargit E100为最佳掩味材料,最佳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待喷液浓度2%、进风温度75 ℃、进风风量35 m3·h-1、喷雾风量0.35 m3·h-1、进液速度8 mL·min-1。结论:喷雾干燥法可以作为一种中药复方的掩味技术,工艺简单,掩味效果好,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药物掩味技术的研发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优杰  冯怡  徐德生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9):1444-1448
 目的综述近年来掩味技术的研发进展与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十几年来的中外期刊和各国专利,对掩味技术进行分类总结。结果有多种技术可以达到掩味目的,与掩味相关的评价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结论人们对药物的掩味要求越来越高,制剂研究人员应大力开发更有效的掩味方法。  相似文献   

8.
口腔崩解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口腔崩解片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看重介绍了目前口腔崩解片在辅料、制备工艺、掩味技术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库,检索自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建立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数据库,并采用Excel 2010、SPSS 22.0及SPSS Modeler14.2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结果: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涉及复方74首,涉及76味中药,当归为核心单味中药;涉及高频药物种类以活血化瘀、补血、补气等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等聚类分析可形成5个聚类组合,原发性痛经主要集中在气血亏虚兼血瘀证、肝肾不足兼气滞血瘀证两种证型;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规则25条,以当归、白芍、川芎、延胡索四味中药两味或多味的组合最为常用。结论:瘀血为导致原发性痛经的直接原因,多属本虚(气虚、血虚、虚寒)标实之证,遣药组方上重视气血同调,肝肾并补、重视和血等治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索相关文献,分析鼻咽癌中医药疗法的研究现状,为临床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检索时间为2006-2016年,检索范围为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选有关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内容分析法等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单从数量来看,有关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文献呈增长趋势,鼻咽癌为临床关注的重点;研究类型主要涉及临床研究、临床经验、护理类,理论探讨的文章较少;治疗手段较多,以中药内服为主;对鼻咽癌辨证分型的认识详细,最常见的类型为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利水渗湿药为主;方剂大多为自拟方。结论:国内学者对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仍缺乏更深层的理论研究;中药内服方应用广泛,其他的中医药治疗手段应用较少,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儿童用药剂型多样,总体分为口服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固体剂型中微片、微丸、分散片、细颗粒剂等成为当下儿科用药的发展趋势。液体剂型主要包括糖浆剂、混悬液、口服液、滴剂。中药不良口感的形成、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的处置过程是影响儿科用药有效性、安全性及顺应性的关键因素。为了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引起的风险性以及提高儿科用药的口服顺应性,发展改善不良味感固体制剂的造粒掩味新技术是当务之急。而对于具有不良口感液体制剂,则需应用矫味技术。该文对造粒掩味制药新技术进行总结,发现缓控释颗粒剂、细颗粒剂、咀嚼固体迷你片剂成为儿童口服固体剂型的主流,这些剂型普遍涉及到多微粒制剂、包衣、微囊化等造粒技术。造粒与掩味密不可分,属于协同关系。掩味技术从4种不同的角度掩盖中药苦味,包括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苦味、改变化合物本身消除苦味、减少苦味分子与口腔苦味受体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目前市面上的儿童药物主要以抑制苦味药物口腔释放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整理现代文献中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腧穴和用药,归纳总结出治疗小儿泄泻的取穴用药规律,为穴位贴敷疗法中的腧穴配伍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自1977年至今关于小儿泄泻的穴位贴敷的相关文献,建立穴位贴敷防治小儿泄泻的研究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取穴、用药规律进行描述。结果与结论检索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140篇文献,最终检索腧穴16个,中药94味。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取穴以神阙穴为主穴,其次为天枢、中脘、足三里,穴位多分布在胸腹部,以任脉的经穴为主;在中药选用上,以丁香、吴茱萸、肉桂、木香、苍术居多,药物归经以脾、胃两经为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善复方穿心莲颗粒的口感,研究适合儿童服用的掩味混悬颗粒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制备掩味颗粒,以脱水穿心莲内酯溶出度检测与口感打分、沉降容积为指标,评价掩味混悬颗粒的掩味效果.结果:尤特奇E100作包衣材料,对复方穿心莲颗粒有很好的掩味效果,制备的掩味混悬颗粒在水中分散均匀,口感良好.结论:颗粒包衣工艺掩味效果佳,制备的掩味混悬颗粒适合儿童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善复方穿心莲颗粒的口感,研究适合儿童服用的掩味混悬颗粒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制备掩味颗粒,以脱水穿心莲内酯溶出度检测与口感打分、沉降容积为指标,评价掩味混悬颗粒的掩味效果。结果:尤特奇E100作包衣材料,对复方穿心莲颗粒有很好的掩味效果,制备的掩味混悬颗粒在水中分散均匀,口感良好。结论:颗粒包衣工艺掩味效果佳,制备的掩味混悬颗粒适合儿童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15.
张小朵  李荣 《河南中医》2016,(11):2039-2042
目的:探索药枕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分布规律,为高血压病药枕治疗提供客观的临床用药依据。方法:以"药枕""中医外治法""高血压病"为检索词,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检索筛选的文献用Excell 2003录入和整理并进行逻辑校对,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药物药类、归经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8篇,涉及中药共44味,出现总频次128次。其中中药以菊花的使用最多,其次为夏枯草,川芎,磁石,牡丹皮。中药分类以平肝熄风药、清肝热药为主,活血化瘀药次之;中药归经以肝、肺经为主。结论:中药药枕治疗高血压用药是以平肝熄风、清肝热为主,兼顾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现代文献中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选穴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及维普期刊数据库(VIP)自建刊以来符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筛选、统计及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有效文献123篇,其中包含37个穴位、43味中药。选穴以腰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穴位类型以背俞穴为主,肺俞穴居首位;用药多选取发泡药物,以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为多,多归于肺、脾经,药性多温,药味以辛、苦、甘味为主。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在改善症状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其选穴及用药的规律性可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宇  王峰  姜垦  孙悦  包旭宏 《中草药》2022,53(17):5459-5468
目的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对凝胶贴膏制剂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凝胶贴膏制剂突破发展瓶颈与创新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凝胶贴膏OR凝胶膏剂OR巴布剂”为主题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0—2022年收录的中英文文献,利用CiteSpace V6.1.R1软件及Origin 2021版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合作机构、期刊、基金项目及关键词的共现、聚类、突现网络视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有效文献中文1193篇,英文367篇。国内发文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国外起步阶段发展缓慢,近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国内以刘淑芝、杜守颖为核心,国外以Ryan F Donnelly、Naoki Okada为主的核心研究团队,发文量多且特色期刊占比高。研究热点国内外各有侧重,国内专于制剂制备工艺、基质、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研究,国外偏向于靶向及微针等新型透皮制剂给药技术研究,在疫苗无创经皮接种、外伤愈合、痤疮、安全评价等领域研究甚多。结论 国内研究以中药凝胶贴膏为主,中药复方的复杂性、新型制剂技术应用的匮乏及缺少与国外研究团队的交流合作,既是限制凝胶贴膏制剂发展的因素,也是该领域未来发展创新改革的热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364-136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和"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今关于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相关文献,建立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描述。结果:关于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现代文献中,中药复方涉及184首和中药涉及160味,用药以泽泻等为主,用药种类以补虚药为主;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可形成4个聚类组合。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33条。结论:临床上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针对脂肪肝"正虚""邪实"治疗,达到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口感设计与掩味、矫味效果评价是中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志愿者感官评价、动物偏好实验评价到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电子舌智能味觉评价,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分辨率越来越高,但与人体真实感受的相关性却越来越低。如何同时满足检测方法的客观真实性、高灵敏度,乃至实时动态量化,是中药制剂掩味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兼具上述特点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在中医临床诊断、针刺效应研究以及食品行业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用于中药制剂掩味评价的基础条件也趋于成熟。对f MRI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并从人体与样品角度对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标准物质浓度-志愿者感官等级-脑信号强度相关性"的研究思路,以期为中药制剂产品优化与口感改进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中药制剂品质评价从"经验试错"走向"科学有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卵巢早衰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有关卵巢早衰的中医文献,筛选运用Endnote X8软件、SPSS 22.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挖掘用药规律。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181篇文献,其中使用药物2628次,包括不同中药148味。对使用频次超过平均频率以上的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使用频次前3位的单味药物分别是熟地黄、当归、菟丝子;中药治疗卵巢早衰多选用补虚药,其次是活血化瘀药。中药多归肝经、肾经、心经;聚类分析得到药物组合42个。结论治疗卵巢早衰多从肝、肾论治,用药多以温补为主,多从补虚及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组方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