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祖国医学早就认为蛲虫是人体寄生虫之一,如汉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即记有“蛲瘕为病,腹大肤黄麤”等语。隋之《诸病源候论》“虫病诸候”中?就有“蛲虫”的正式名称。此后如唐之《千金方》、《外台秘要》,宋之《扁鹊心书》、《局方》,明之《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均有蛲虫之名称记载。可见,在古代,对蛲虫病就有了认识。  相似文献   

2.
五加减正气散乃藿香正气散之变法,叶天士“随证变法”,对该方的加减,避免了《局方》方剂多辛香燥烈之弊。该方主药有四,即藿香、厚朴、茯苓、陈皮,在此基础上的药物加减,改变了方剂的性能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朝政府编撰的一部重要医学方书,也是官府药局制造成药的法定处方集。南宋末年,佚名对此书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考证方剂的名称、出处、组成、来源,并补充重要医案史料和考证史实。局方注释荟萃了宋代及宋以前医论、方论、医案之精华,是正确理解局方中方剂的辨证审因、配伍规律和临床运用的珍贵资料,但其内容的研究往往被忽视。该文深入探讨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方剂注释的体例与形式,方剂名称与术语演化,方剂主治、炮制、服法和禁忌,方剂医案与临床实践疗效,方剂产生背景、来源途径、组成变化和文化意涵等,提出了方剂注释对推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文本传播、成药生产和临床诊疗等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有助于认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药物名词术语的变化,而且也为了解局方中方剂知识来源、方剂配伍规律、重大新药创新和医家临床用药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是宋代著名的官修“方剂手册”,在宋金元时期曾广为流行,影响深远。自经金元诸大医家竭力攻击后,即声望扫地,一蹶不振。历代除书中有些名方还被广泛选用外,对其书整体和学术特点,多承金元诸家余绪而持否定态度。而金元诸医家攻击《局方》的焦点又在于其多用芳香温燥行气之品。  相似文献   

5.
甘桔汤及甘桔二药配伍运用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现行版《中医方剂大辞典》方考、收载 ,甘桔汤由甘草、桔梗二药组成的仅三首方 ,方源最早见于《医方大成》卷七引《局方》 ,实为《伤寒论》“桔梗汤”之异名。《伤寒论》311条 :“少阴病 ,二三日 ,咽痛者 ,可与甘草汤。不瘥者 ,与桔梗汤”。桔梗汤 ,后世名甘桔汤 ,为治疗咽喉痛的基本方 ,治疗咽喉痛诸方大多由此方加味而成。因而甘桔汤衍化的多味方达二十四方 ,方源最早为《易简方》 ,实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荆芥汤”之异名。此类方剂扩展了甘桔汤的功效主治 ,多有宣肺祛痰 ,利咽宽胸 ,解毒排脓之功。主治风热客于少阴 ,咽喉肿痛 ;…  相似文献   

6.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08,21(1):F0004-F0004
一、学习辅导题(一)问答题1、朱丹溪《局方发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和剂局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二)论述题朱丹溪《局方发挥》对“风病”与“痿证”有哪些发挥?二、参考答案(一)问答题1、朱丹溪《局方发挥》,全书仅一卷。采用问答体例,依据《内经》,仲景之训,援引河间,东垣诸家之说,对宋代《和剂局方》中的30多个有关问题予以评论。丹溪认为《局方》所集虽皆前人效方,然只载各方主治证候,不明病源病机,立法虽简而未能变通。《局方》中的成药配伍,偏于辛温燥烈,与许多病证实难相符。时医“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不知辨证,套用、滥用《…  相似文献   

7.
A型题:1.最早提出方剂组成原则的书籍是: A.《伤寒药方明理论》B.《脾胃论》 C.《内经》D.《医学新悟》 E.《药对》2.最早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书籍是: A.《内经》B.《伤寒药方明理论》 C.《医方考》D.《千金要方》 E.《医学全书》3.最早把方剂按病证分类的方书应是: A.《五十二病方》B.《汉书·艺文志》 C.《类方准绳》D.《备急千金要方》 E.《太平圣惠方》4.后人尊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 A.《内经》B.《伤寒药方明理论》 C.《局方》D.《伤寒杂病论》 E.《太平圣惠方》5.历代载方最多(61139首)的一部医学专 著是: A.《景岳全…  相似文献   

8.
现存最早的方书,是《五十二病方》。最早专门剖析方剂论理的专著,是《伤寒明理药方论》。最早由政府编制的成药专书,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早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是《医方考》。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中理法方药俱备的最早杂病专著,诚如徐灵胎所评:“上古圣人以汤液治病之法。惟赖此书以存,乃方书之祖。”《金匮要略》方剂向称经方,素有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名此方之称,其选药精切,组方及加减变化严谨灵活。循此以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对《金匮要略》方剂的深剡理解,也有助于灵活加减运用于临床。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0.
用张仲景经方辨治消渴临证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宁 《中医杂志》2007,48(2):118-120
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堪称是一部系统而完整的临床医学专著,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主要记载了外感类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与有效方剂,同时对杂病的论治也大量述及。书中对脉证和临床表现的描述简略而精当,读者通过脉证特征,可以体会出方证的病机关键,有助于临床应用。书中记载的诸多方剂,后世沿用,仍有良效,故被尊为“众方之祖”。  相似文献   

11.
《局方发挥》(下称《发挥》)成书于公元1347年,为朱丹溪所著。从书名来看,该书意在阐发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下称《局方》)之所未发,实则对《局方》进行了系统性评判,激烈之辞不绝卷中。若从其言,《局方》可谓疏漏之甚,误人之书。我们注意到,受《发挥》之影响,后世对《局方》执偏激之语者仍有人在。因此,具体探讨《发挥》的学术观点,对历史地客观地评价《局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继荣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61-761
中药汤剂的用法.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我国最早的方剂专著《五十二病方》对煎药之法就有详细记载。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强调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本文拟将部分古方对浸药溶媒及其用量、煎药火候、煎法、服法等作些分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专著。书中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所载方剂对后世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被历代推为方书之祖。笔者体会临证用好仲景方,贵在能够真正领会其病机与适用范围,同时须辨证准确,并  相似文献   

14.
“药对”又称“对药”、“对子”,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是方剂最小的组方单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开药对配伍使用之先河,书中记载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药对,据统计达147对之多。  相似文献   

15.
论《局方》的功过及丹溪的"发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立鸣 《中成药》2006,28(12):1806-1808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为我国宋代官方颁布的一部方剂药典,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成药专书,它在宋元时期盛行二百余年,对当时及后世方剂学发展有很大影响。《局方》的出现在医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许多医家对其颇有微词,纷纷提出评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金元医家朱丹溪。他从当时俗医滥用辛香燥热出发,撰《局方发挥》(以下简称《发挥》)一书,对《局方》某些地方作出颇为鲜明的评判。后世及近晚期,医学界对《局方》和丹溪对其的评判见仁见智。笔者以为,对历史的评价当以史实为根据,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对待,才能作出较为…  相似文献   

16.
甘苦由来试后知——论药味繁多复杂的方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名医朱丹溪写过一本《局方发挥》,对曾在宋代风靡一时的局方,作了激烈的批评。朱氏除评论局方多用辛窜燥烈药品有伤阴劫液的流弊之外,还特别对书中某些方剂指出其药味繁多,处方杂乱的情况。他形容  相似文献   

17.
“寒”有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之分,众所周知,《伤寒论》所论伤寒为“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而且从西晋王叔和搜集、整理《伤寒论》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一部与杂病无关的外感病专著,以致于后来形成了“外感法仲景,内伤宗东垣”之说,使得《伤寒论》成为外感病专著的代名...  相似文献   

18.
方剂在古代的医家,均私相授受,如《灵枢》《素问》,多■针灸罕载方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都称“禁方”,可以想见。到后汉张仲景受学于同郡张伯祖,得其医方,见宗死亡过多,“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并“博采众方”,不愿保密,欲广其传,注《伤寒杂病论》,公布方剂于天下,是为医方之祖。麻风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古籍中如《论语》、《庄子》,其病既多有记载,而《内经》更标其名、■其症、并昭其针灸之治,而汤液方剂,亦当有所创造发明,不过在保守的习俗中,未有所公开罢了。至仲景方书,始见有侯氏黑散一方,主治“大风”,而《外台》引之却  相似文献   

19.
经方煎服法是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的炮制、煎煮方法、服药方法及服药后调养护理方法的总称。《医学源流论》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病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殊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服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而在夜”。  相似文献   

20.
早在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对痿证就提出了“肺热叶焦”等发病机理,以及“独取阳明”的治疗大法。但由于其证与风、痹相类,故多为后人混同论治。尤其是宋代,《局方》书出,更是风痿不辨,“以治风之药通治诸痿”;人们因其为官方修订,每多效尤,遂成时弊。丹溪有感于此,在《局方发挥》、《格致余论》、《金匮勾玄》等书中设立专论,对痿证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及其调养,作了深入的论述。皇甫中《明医指掌》说:“古方多以治风之药通治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