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帮众 《河南中医》2014,(9):1665-1667
《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是辨治太阳中风证的基础方,可在临床中用固定的基础方辨治病机不断变化的疾病,则很难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张仲景有鉴于此,以桂枝汤衍生合方为例阐述辨治复杂多变的疾病,只有重视合方应用,才是提高辨治疗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好经方的最佳思路与方法是研究、探索经方的基础方、代表方、衍生方以及经方合用,以此为切入点而提升用活经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学好麻黄汤是基础,用活麻黄汤是提高;学好麻黄汤是辨治太阳伤寒证的基础方,用活麻黄汤衍生方是辨治复杂多变病证的突破口;深入研究麻黄汤组成,探索其衍生方是提升理论思维能力与临床应变能力的重要举措;辨治疾病守方重要,因病变衍生方更为重要;辨治疾病只有重视守方与衍生之间的内在演变关系,才能实现用活麻黄汤及其衍生方的技能与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试将麻黄汤及其衍生方探讨于次,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学用麻黄汤必须重视以下六个问题:一、必须打破原有学习麻黄汤的固定理论框架;二、必须重新学用麻黄汤辨治各科杂病的组方思路;三、必须重新学用麻黄汤用药用量的基本要点;四、必须重新学习灵活运用麻黄汤的基本准则;五、必须学好用活麻黄汤是辨治各科疑难杂病的切入点;六、必须懂得运用麻黄汤合方针对疾病的核心是以变应变,变化无穷。本文重点研究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并能从长期以来固有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实现重新认识麻黄汤、重新运用麻黄汤辨治各科杂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经方辨治疑难杂病必须从病证表现中辨清病变属性,从疾病演变规律中寻找内在关系,从复杂多变的症状表现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病变证机中确立相应的治疗方药。临证只有重视研究和归纳经方针对脏腑病证用方及其基础方、代表方、经方合方、衍生方,才能更好地学好、用活经方以辨治诸多疑难杂病。  相似文献   

6.
经方是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最佳用方,学用经方探索其用量是基础,思辨其用量是深化,变通其用量是提高,熟悉其用量是目的。临证只有恪守经方用药用量的基本思路,遵循经方用量治病的基本要则,掌握经方因证调配用量的基本应变思维,熟悉经方用量与辨治病证之间的基本应用细则,以此才能运用经方取得最佳治病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与桂甘龙牡汤在心衰辨治中的作用与区别。方法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阐述心衰的病因病机及辨治法则,指出上述三方均是《伤寒论》中经典的温阳方剂,都在温阳方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合称"温阳三方",分别通过温阳健脾利水、温肾利水、温心潜镇等方法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结果温阳法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方法,"温阳三方"在心衰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也有弊端。结论温阳三方在心衰辨治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但需根据病情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以胡希恕先生"以方类证"理论为基础,以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泽泻汤4首经方辨治水饮眩晕为例结合临证医案,分析总结胡希恕先生运用此4首经方的辨证要点与治案思路。经分析认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泽泻汤皆可治疗由于水饮所致的眩晕,临证需根据不同病机及方证选择相应经方:五苓散治太阳表虚,水饮内停;泽泻汤治心下停饮,上迫头面;真武汤治少阴太阴合病,阳虚水泛;苓桂术甘汤治中阳不运,痰饮水气内生。  相似文献   

9.
王付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2035-2036
合理运用四逆汤与麻黄汤合方辨治头痛、与苓桂术甘汤合方辨治心痛、与桂枝人参汤合方辨治胃痛、与大黄附子汤合方辨治腹痛、与当归四逆汤合方辨治手指疼痛而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风引汤是《金匮要略》中辨治肝热动风证的重要基础方,本文从用药要点、方药配伍、用量比例角度解读方药,从合方应用辨治帕金森病、癫痫探讨学用风引汤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脾胃寒热夹虚证的重要基础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衍生方的运用贵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本文通过思考与探索运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衍生方的思路与方法,探讨其衍生方辨治寒热夹杂心下痞满、寒热夹杂心下痞胁下水气、寒热夹杂心下痞硬或狐、寒热夹杂腹痛呕吐、寒热夹杂久泻或蛔厥等疾病。  相似文献   

12.
苓桂术甘汤一方,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原文如下:“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背部寒冷如掌大”。指出苓桂术甘汤主治阳虚水饮内停之证,功能温阳健脾利水。多年以来,笔者运用苓桂术甘汤治愈多例疑难杂症,疗效比较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天才  杨景锋 《河南中医》2010,30(8):729-730
张仲景辨治百合病,首论百合病成因主症治则以识病立纲;次论百合病救误治法以警示后学谨防误诊误治;继论百合病正治法示人以规矩准绳;列举百合病变证治法教人以知常达变;给药方法内治与外治合用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4.
探索肾气丸是辨治肾阴阳俱虚证的基本代表方,变化肾气丸用量可辨治肾阳虚证及肾阴虚证,选用肾气丸辨治诸多杂病的关键是因病证表现酌情调整方药用量,合理应用肾气丸可辨治糖尿病属于肾阴阳俱虚夹寒瘀证、糖尿病属于肾阴虚夹湿热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肾阳虚夹寒痰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肾阴阳俱虚夹瘀热证等,以此学用肾气丸才能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王付 《中医杂志》2014,(18):1558-1560,1565
探索大承气汤方证及衍生方的应用,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方证辨病如肠梗阻、肠扭转、肠蠕动迟缓症、痤疮、痈疡、疔毒、病毒性疱疹、大叶性肺炎、腺病毒性肺炎等。方药衍生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麻子仁丸、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等。从学习固定方转向运用衍生方是由固定思维模式转向随机应变技能的过程,也是强化和提升辨治效率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临床验案,对《伤寒论》中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茯苓甘草汤三方进行辨异。三方主治之证就病性而言,均为阳虚水停证;在病位上却有明确界限:苓桂术甘汤证病位在中焦脾胃,苓桂甘枣汤证病位在下焦-“脐下”,茯苓甘草汤证病位在上焦心肺;就病势而言,苓桂术甘汤证和茯苓甘草汤证较缓,苓桂甘枣汤证较急。三方主治病证同中有异,其关键是白术、大枣、生姜的配伍变化之区别。  相似文献   

17.
桥本甲状腺炎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原因,由于其病程长、临床症状及病机复杂多变,辨治上存在一些难点。“三辨”诊疗模式是以辨体论治为切入点,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一种临床诊疗模式。在“三辨”诊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依体预防,辨体施治”“衷中参西,辨病议药”“脏腑定位,辨证分型”,灵活地将辨体预防、辨病分期和辨证分型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的证型演变及证治规律,提高临床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从六经辨治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独特辨证方法,六经辨治规律即为先辨六经,继辨方证,审证求方,方证对应。临床应用六经辨治失眠,不可忽略合病、并病而杂以脏腑辨证。  相似文献   

19.
王付化裁茵陈蒿汤辨治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付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善用经方尤其是擅长化裁经方辨治疑难杂证,其以茵陈蒿汤为基础方而化裁的方主治多种病证,从头痛、唇炎、酒糟鼻等头面部疾病到乙型肝炎、慢性胆囊炎、肝硬化,再到阳强、黄汗等疑难杂证,突出守方而不墨守成规,活用经方治今病的特点。此仅例举五苓茵陈汤辨治慢性唇炎、茵陈磁朱汤辨治突发性耳聋、柴茵降酶汤辨治转氨酶升高、茵陈泻心汤辨治阳强、茵陈芪芍汤辨治黄汗几个案例,以窥经方临床运用之法。  相似文献   

20.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1,10(4):12-14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脾胃病证的重要基础代表方,主治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以及“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张仲景对此明确指出半夏泻心汤主治病证是心下痞满而不痛,而在临床中运用半夏泻心汤能否辨治心下满痛,能否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结合多年临床诊治体会,试将学用半夏泻心汤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浅述于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