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管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0—2006年胆管术后发生胆漏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4例,胆总管或肝总管损伤致胆漏3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T管早期滑脱或拔T管后胆漏8例,T管放置不当1例,T管引流术后护理不当2例。保守治疗22例,再手术7例,除1例85岁重症胆管炎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胆道梗阻以及腹腔是否引流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管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0-2006年胆管术后发生胆漏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4例,胆总管或肝总管损伤致胆漏3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T管早期滑脱或拔T管后胆漏8例,T管放置不当1例,T管引流术后护理不当2例。保守治疗22例,再手术7例,除1例85岁重症胆管炎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胆道梗阻以及腹腔是否引流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在近10年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2例,损伤率达0.5%。其中胆管损伤胆漏3例,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2例,胆总管完全缝扎4例;肝管,胆管狭窄1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在36~60岁。 1.2 损伤原因:①胆囊三角解剖层次不清,胆道变异致胆管损伤2例;②过度牵拉胆囊胆总管成锐角而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3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传统开腹取石,手术在全麻情况下进行,先行造影(ERCP)检查,明确结石大小。确定切口开腹,仔细检查肝内外胆管,术中直接用石钳取石,术后留置T管引流。治疗组23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患者均全麻,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四孔法建立气腹。置入器械,超声刀将粘连分离,明确胆囊管、胆囊动脉及胆总管,分离胆囊动脉,常规切除胆囊。分离胆总管前壁,使胆总管及肝总管显露出来,切开胆总管前壁,将纤维胆道镜插入胆总管内,探查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取出管内结石,向胆总管注生理盐水,检查残留结石,确认结石取净,反复冲洗。留置T管,严密缝合胆总管,进行腹腔引流,术后复方胆通胶囊,2粒/次,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胆道出血1例(4.3%),胆漏1例(4.3%)。对照组术后并发胆道感染2例(10%),胆道出血3例(15%),胆漏3例(15%)。治疗组术后发生胆道感染、胆道出血、胆漏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术后采用复方胆通胶囊进行调理,效果更佳,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胆道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不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常会造成严重后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8年~1997年6月共发生胆道损伤13例,其中梗阻性黄疽10例,胆汁性腹膜炎3例,均再次手术,效果良好,12例痊愈出院,1例因胆道感染死亡。1.2造成胆道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胆管残端结扎不牢,致结扎线脱落;②胆管损伤,术中未被发觉或发觉后处理不当;③解剖不清造成胆总管损伤;④缝扎止血,胆总管被完全缝扎;⑤因炎症粘连,误伤胆总管。胆道损伤病人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大,再次手术较复杂,引流管多,易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了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规办法取净21例,胆道镜检查发现结石残留者7例,占25%;胆道镜取石后,经T管造影发现残余结石2例,后经T管窦道1~3次纤维胆道镜取净;未发生胆道出血、胆漏、腹腔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探查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能提高结石的取净率,降低胆管结石残留率和再手术率,并已成为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最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在术中协助胆道疾病的诊断;并为术中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诊断、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肝胆微创外科出现的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病历资料。结果:术中发现胆总管损伤8例,术中均行T管引流,腹腔置引流管,均无胆漏、黄疸、胆汁性腹膜炎发生,术后1周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3—4周拔除T管痊愈出院,随访2年均未发生胆道狭窄。结论:胆管损伤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术中发现胆道扩张器经胆总管进入腹腔,注水试验阳性、胆道镜检发现胆总管远端假道形成即可诊断,对单纯性胆总管假道形成,胆总管无梗阻病例,术中常规放置胆总管T管引流、腹腔引流管,术后保持T管、腹腔引流管通畅,适当延长腹腔引流管及T管引流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8例均为胆道术后,置有T管病人。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8-79岁,平均43.2岁。术式有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2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8例;肝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T管引流5例;肝门部肝管成形胆肠内引流3例;2次以上胆道手术史7例,合并不同程度胆管狭窄5例。术中均用olympus T20纤维胆道镜探查,证实结石广泛分布于胆总管、左右肝管等,并尽量术中取净  相似文献   

9.
T管引流是胆管手术中最常见的引流方法 ,但拔除T管后胆漏时有发生。现将本院 199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8例T管拔出后发生胆漏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9岁。均因胆总管结石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术后 2~ 3周常规行T管造影  相似文献   

10.
胆瘘是胆管手术后较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胆汁性腹膜炎为主要表现的胆瘘,因症状体征明显,易于诊断,但以进行性黄疸加深、腹水增多为主要表现的胆瘘,不易早期诊断,容易误诊。1997—2006年本院共处理4例以黄疸、腹水为主要表现的胆漏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历介绍例1:女,72岁,因肝左叶小肝癌、胆总管结石行肝左叶肝癌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3周拔T管。拔管后出现黄疸逐渐加深,腹胀加重,腹水增多,拔管后12 d总胆红素达94.53μmol/L,直接胆红素62.74μmol/L,腹穿抽出胆汁样液体,诊断为胆瘘,再次手术。术中发现无T管窦道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2006-2008年有5例胆总管残端漏,行二次腹腔管胆囊结扎术后治愈;3例迷走胆管漏患者,行ERCP鼻胆管放置,二次腹腔镜导管引流,痊愈出院;4例肝内胆管漏,行ERCP肝内胆管引流,痊愈出院。2009-2010年有1例发生术后胆漏,且经同样处理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迷走胆管损伤、残端钛夹脱落、肝内胆管损伤是导致胆漏的主要原因,采取针时性的防治对策,可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是LC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笔者从19931998年6月完成LC手术1000例,其中有14例发生术后胆漏,发生率为1.4%。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5例,女9例。11例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而行LC手术。术后胆漏的原因7例是胆管损伤,3例为胆囊管残端漏,4例为迷走胆管胆漏。8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6日出现急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发现:肝总管与胆总管穿洞伤各1例,胆总管与胆囊管夹角撕裂伤1例,胆总管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的8例LC术后胆瘘患者的胆漏原因、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本组8例中有4例为毛细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1例为胆总管壁损伤;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部分脱落,1例为右肝管横断伤。经引流或手术处理,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降低LC后胆瘘发生率的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LC后胆瘘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自1985~1993年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6例,现就损伤原因,诊断及处理加以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1) 性别与年龄:男9例,女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58岁,平均37.1岁。 2) 损伤原因及类型: 单纯胆囊切除12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察2例,胃大部分切除2例。其类型为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3例,胆总管损伤致胆漏4例,胆总管完全缝扎6例,肝总管部分缝扎致胆总管狭窄1例。  相似文献   

15.
刘小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30-131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术前PTCD减黄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4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减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62例行PTCD引流后胆红素下降至83-142μmol/L以下,完成肿瘤根治术或胆肠吻合手术。置管减黄期间出现并发症7例,2例胆道感染急诊开腹行胆道引流;2例胆道出血,2例胆漏,1例脱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经胆道镜检查后拔管,方便、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方法:结果:胆总管T管引流术1月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检查窦道、胆总管及下端、肝总管及肝内胆管无异常,拔除T管,如有异常,及时给予相应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肝总管T管引流术后胆漏、残余结石、胆总管狭窄,经胆道镜检查后,再予拔除,可以有效的避免;以往经T管胆道造影后,在开放引流,夹管无不适后,再行T管拔除,经胆道镜检查后行T管拔除,后者较为方便、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肝内胆管结石51例(51%);(2)胆总管结石30例(30%);胆道良性狭窄10例(10%);胆囊造瘘术4例(4%);胆漏5例(5%).再次手术方式:(1)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1例(41%);(2)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28例(28%);(3)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外叶切除+胆肠吻合术22例(22%);(4)胆囊切除术4例(4%)(5)胆囊管结扎+腹腔引流术5例(5%);经过再手术治疗后检查无残石,症状完全消失80例(80%),术后残石并发反复胆管炎15例(15%),术后死亡5例(5%).结论:去除病因、取尽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术后抗炎本组100例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腹胆管术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探查的可行性与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5年5月采用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治疗11例开腹胆管术后胆管再发结石。结果开腹胆囊切除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探查9例:成功7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EST取石1例。开腹胆囊切除与胆总管探查术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探查2例:成功1例,中转开腹1例。成功施行腹腔镜再次胆管探查的8例中有2例术后发现胆管残余小结石:1例术后2个月予以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1例术后1月予ERCP+EST取石。术后无胆漏、肠瘘、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开腹胆管术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探查效果好,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和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08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2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5例胆漏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胆总管损伤的患者有1例,再进行修补并置管引流治愈;4例患者术后胶管引流出胆汁,没有通过特殊处理而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主要有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以及胆囊管残端漏。通过建立腹腔引流、行胆总管修补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漏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25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胆道损伤病例均行手术处理。术中发现5例,2例行胆管修补术,未置入T管;2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发现20例,10例行胆管修补术和胆总管探查术,并置入T管引流。9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一名转诊病人术前因MODS死亡。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胆囊切除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根据损伤的情况和术后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