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东当归(Angelica acutiloba Kitagawa)在日本汉方医药中是熟知的妇科药。已报道从其热水提取物中得到的果胶多糖具有致B-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多克隆B细胞激活剂活性,抗艾氏腹水癌细胞活性,诱导干扰素活性和抗补体活性。用cetavlon(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和DEAE-葡聚糖层析从东当归中得到多糖部位,每个多糖部位都由类似的成分组成,但上述的生物活性却由不同的水溶性多糖部位所致。本文介绍东当归中抗肿瘤多糖的纯化和鉴定。活性成分证实是一种阿拉伯半乳聚糖。东当归根的热水提取物用乙醇沉淀和透  相似文献   

2.
多糖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梦感  杨义芳  李永辉 《中草药》2007,38(6):949-953
多糖是一类低毒、极具抗肿瘤活性潜力的天然聚合物。综述近年来高等植物和食用真菌中的几十种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发现影响多糖抗肿瘤活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以及是否含有缀合物3个方面。不同多糖活性参差不齐,其中具有三股螺旋结构且带有一定分支的(1→3)-β-D-葡聚糖的抗肿瘤活性明显,而中等相对分子质量和良好的水溶性又是保证其活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该剂以芦荟提取物、秋葵提取物、水溶性β-1,3-葡聚糖衍生物和酵母提取物为活性组分。用于化妆品、食品或饮料,改善皮肤衰老(皱纹和松弛)。将10名25~50岁健康女性洗脸后将含上述成分的乳液均匀地涂于皮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影响,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 药物干预红色毛癣菌后分离菌体,按试剂盒要求处理样品,利用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活性的作用.结果 地锦草提取物256 μg·ml~(-1)时,可显著降低红色毛癣菌中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P<0.01);不同浓度的地锦草提取物,均可降低红色毛癣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P<0.01).结论 地锦草提取物抗真菌机制可能与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苦石莲的抗肿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灵  马国需  杨峻山  许旭东 《中草药》2012,43(10):1901-1904
目的 研究苦石莲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技术对苦石莲的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技术结合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苦石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包括8个卡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eocaesalpin A(1)、neocaesalpin B(2)、neocaesalpin L(3)、caesalpinin MD (4)、neocaesalpin MA (5)、neocaesalpin H(6)、neocaesalpin P(7)、chagreslactone (8)、β-香树素(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和没食子酸(12).结论 化合物8为首次从云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4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千金藤属植物具有良好药用价值,许多研究表明其含有丰富的生物碱成分,但对该属植物其他成分的研究很少.对千金藤属植物非生物碱成分的组成和活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属植物的药效和药理作用.方法 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地不容Stephania epigeae H .S .Lo及云南地不容Stephania yunnanensis H.S.Lo中,采用苯酚硫酸测定法、铜试剂沉淀测定法分别测定地不容和云南地不容中的总多糖和葡聚糖的含量.结果 地不容和云南地不容中分别含有25.14%,13.66%的总多糖及1.00%,0.71%的葡聚糖.结论 苯酚硫酸法和铜试剂沉淀法联合使用,为该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多糖成分的结构、活性研究提供可行手段.千金藤属植物的葡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提示可对地不容的多糖成分做活性筛选研究.千金藤属植物的药用价值较高,目前对地不容的生物碱成分研究比较透彻,但对其非生物碱成分研究仍处于空白,此项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其药用价值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已从柴胡属植物中分出了柴胡皂甙、挥发油、酚类化合物、生物碱和多糖等化学成分。柴胡提取物真有抗炎、保护肝和肾、抗惊厥、镇静和抗肿瘤、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其柴胡皂甙和挥发油是抗炎活性的来源,而免疫促进和抗肿瘤活性则归因于皂甙和多糖成分。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灿  王玉明  赵骏 《中草药》2012,43(11):2146-2149
目的 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进行提取、纯化以及结构分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茯苓多糖,三氯乙酸法除蛋白,凝胶色谱柱纯化得到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ATPCP,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测其相对分子质量,样品水解后经过TLC及GC-MS分析确定单糖组成,通过FT-IR、13C-NMR和1H-NMR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结果 GPC结果显示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 850,多分散性为1.34,TLC及GC-MS结果显示其含有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各单糖的物质的量比为1∶2.36∶5.49∶2.34.FT-IR和NMR结果显示ATPCP含有α-型和β-型吡喃糖,其主链为1,6-糖苷键,并存在1,4-糖苷键支链.结论 茯苓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是由4种确定的单糖组成并伴有支链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9.
蟾衣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源于蟾蜍的新资源蟾衣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蟾衣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蟾衣粗粉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结合结晶法对化合物进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对95%乙醇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从蟾衣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胆甾烯酯(1),胆甾醇(2),5α,8α-epidioxycholesta-6-en-3β-ol(3),胆甾-5-烯-3β,7β-二醇(4),胆甾-7-烯-3β,5α,6β-三醇(5),3-十八烷氧基-1,2-丙二醇(6),△4,5(E),△9,10(Z)-鞘胺醇-正十五碳酸酰胺(7)和蟾蜍噻咛(8);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蟾衣95%乙醇提取物和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对试验的细胞株均无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蟾衣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5~7为首次从中华大蟾蜍和蟾蜍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最近研究表明香菇(Lentinus edodes)提取物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香菇多糖。本次主要研究了香菇提取物对人中性白细胞和U937单核细胞株的作用。 实验材料:香菇子实体经蒸馏水提取1h,提取液经过滤后将过滤液pH调至7.4,于0℃静置,此组分称为提取物1-1;取部分该组分稀释2倍称为提取物1-2;再  相似文献   

11.
虎奶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虎奶菌碱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成分分析。方法:用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从虎奶菌核中提取多糖,利用气相色谱法(GLC)测定多糖组成,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相对分子质童,红外光语法(FT-IR)测定糖苷键构型,高腆酸氧化及Smith降解确定糖基间连接方式。结果:虎奶菌多糖由葡萄糖组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3×105。经高碘酸氧化,每摩尔单糖残基消耗0.48 mol·L-1高碘酸,同时释放0.24 mol·L-1甲酸,氧化产物经还原,水解后检出葡萄糖和甘油。红外光谱在890 cm-1处有吸收,而在840 cm-1处无吸收。结论:虎奶菌碱溶性多糖为(1→3)-β-D-葡聚糖,并含1,6-连续支链。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小孔树脂凝胶柱MCI及反相色谱柱等多种色谱技术对香椿Toona sinensis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1H-NMR,~(13)C-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该植物叶子的80%乙醇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8个萜类成分,分别鉴定为1个海松二烯型(pimaradiene)二萜:8β-hydroxypimar-15-en-19-oic acid methyl ester(1)和7个三萜类成分:cedrodorol B(2),11β-acetoxyobacunol(3),toonayunnanin D(4),toonaciliatone D(5),toonaciliatone A(6),cedrelone(7)和11β-hydroxygedunin(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噻唑蓝)比色法和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化合物1进行体外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人类肿瘤细胞系SMMC-7721,A549和MCF-7具有一定细胞毒活性(IC_(50)小于40μmol·L~(-1))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_(50)为74.3μmol·L~(-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B erland iera lya tra中的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方法以M 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的追踪,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LH-20分离化合物,用理化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B erland iera lya-tra的CHC l3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了两个细胞毒活性化合物,并确定其为3α-环氧短小伯兰菊素(3-αepoxypum ilin)和短小伯兰菊素(pum ilin)。结论3α-环氧短小伯兰菊素和短小伯兰菊素是该植物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赝靛Baptisia tinctoria(L.)R.Brown根及其同属许多植物对免疫系统多种细胞产生影响,其含有的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s)、其他多糖和糖蛋白可能是其活性的物质基础。作者利用β-糖基Yariv试剂沉淀法从赝靛根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酸性AGPs。该植物干燥根用水于室温下提取过夜  相似文献   

15.
黑种草 Nigella damascena L.种子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萜类和黄酮类。作者采用重组酵母雌激素实验法研究了该植物种子的多种提取物及酚类成分的雌激素样活性。试药为该植物种子的甲醇、氯仿-甲醇和水提取物及3种酚类成分2,4-二羟基苯乙酸(1)、3,4-二羟基-β-苯乙醇(2)和2,4-二羟基苯乙酸甲酯(3),17β-雌二醇作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16.
从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培养基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ARS2),根据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lzation(MALDI)质谱,确定ARS2为一种糖蛋白,其分子中含66.9%碳水化合物(主要是D-半乳糖)和35.2%蛋白质。采用甲基化分析和~(13)C-NMR法,进一步确定碳水化合物部分含β-1,6-D-吡喃半乳糖骨架。另外,还鉴定出蛋白质部分NH_2末端有15种氨基酸连接,并被命名为DVGEAFPTVVDAL-VA,根据肼解、过碘酸盐氧化和蛋白水解作用,确定该部分是抗肿瘤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7.
左丽  王洪庆  陈若芸 《中草药》2005,36(2):177-179
目的研究阔鳞鳞毛蕨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阔鳞鳞毛蕨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绵马素-BB(aspidin-BB,)、绵马素-AB(aspidin-AB,)、aemulin-BB()、methylene-bis-desaspidinol()、pseu-do-aspidinolB()、methyl-phlor-butyrophenon()、desaspidinol()、hop-22(29)-ene()、β-谷甾醇()和(E)-3-二十九碳烯-2-酮()。结论化合物~、和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绵马素-BB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滇北球花报春的化学成分及其镇痛活性,为报春花属植物开发创造条件。方法:滇北球花报春85%乙醇回流提取物经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结合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利用TLC,NMR等方法确定相应化学结构;采用乙酸扭体法、热板法对总提物、各溶剂萃取部位和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镇痛活性研究。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二羟基查尔酮(1),5-羟基黄酮(2),3'-羟基黄酮(3),槲皮素3-O-(2,6-二-O-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片叶苔素C(5),樱草苷(6),棕榈酸(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镇痛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2,3,7均能抑制乙酸诱发的小鼠扭体次数,但不能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结论:滇北球花报春提取物富含黄酮类及酚性成分,部分黄酮类成分具有镇痛活性,其镇痛效果接近或优于阳性药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9.
王珏  李晓帆  谢普  王铁杰 《中草药》2012,43(10):1891-1895
目的 以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全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活性测定.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细胞毒活性(MTT)法对提取物、各流分及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 从猫眼草6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戟素M(1)、泽泻醇A(2)、大戟苷A(3)、甘遂大戟萜酯D(4)、18-羟基泽漆内酯A(5)和β-胡萝卜苷(6).结论 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为假白榄烷型骨架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MTT细胞毒活性测试后发现化合物1~4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尤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很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吉祥草中甾体皂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运用正相、反相、凝胶柱色谱和波谱分析方法对吉祥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以人肾癌786-O细胞作为体外抗肿瘤实验模型,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从吉祥草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异万年青-3-O-α-L-吡喃阿拉伯糖皂苷(1)、(25R)-5β-spirostane-1β,2β,3β,4β,5β,6β-hexol(2)、凯提皂苷元(3)、凯提-5-O-β-D-吡喃葡萄糖皂苷(4)、吉托皂苷元-3-O-β-D-半乳糖苷(5),其中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2、3对人肾癌786-O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9.23,30.15,58.46μmol·L-1。结论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吉祥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3对人肾癌786-O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