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相关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73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资料。结果脐带因素是新生儿窒息的最主要原因,产程和/或胎位异常、早产、母亲妊娠并发症为较常见的原因。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阴道助产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和剖宫产(P〈0.05)。结论做好产前保健及产时监护,预防并及时处理有关并发症,适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提高产科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早期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收集分析本区医院10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生原因及相关的产科因素。结果:102例新生儿窒息者中有胎儿窘迫占75.5%;羊水污染占56.9%;重度新生儿窒息患者Ⅱ-Ⅲ度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新生儿窒息(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新生儿窒息者产科因素中脐带因素、羊水过少和早产是主要原因,但重度窒息患者中以羊水过少及产程异常发生率最高。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阴道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熟练掌握阴道手术产指征与技术,提高监护技术,应用有效的新生儿复苏技术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62例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6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因素、头位难产、羊水过少、过期妊娠为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中脐带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做好产前保健,规范产程管理,预防并及时处理有关并发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提高产科技术,可避免或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临床手术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4500例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新生儿窒息最常见的因素为脐带因素,其发生率高达28.61%;紧接着的高发因素为胎盘因素和难产,其发生率分别为24.52%和23.97%;胎儿因素和母体疾病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5.26%和6.53%,其他因素占1.01%.此外,经阴道助产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6.62%)明显高于自然分娩(6.23%)和剖宫产(9.04%),互相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脐带因素,其次依次为胎盘因素,难产,胎儿因素,母体疾病,其他的因素如手术意外等较为少见;此外,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也有很大的相关性.针对不同的致病因素,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还要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探寻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方法:对55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包括脐带因素,羊水过少和早产,分别占28.3%、27.8%和18.6%。其中,造成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为羊水过少和早产,胎儿窘迫、胎心改变和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成正相关比例。结论:做好产前保健和防治并发症,加强胎心监护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发生率可高达3%-10%。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病死率,寻找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本文就我院近3年来住院分娩的55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制定相关防治措施,降低窒息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2010年新生儿窒息病例338例,比较产科相关因素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新生儿窒息原因中,羊水粪占40.8%,脐带因素占30.1%,头位难产占14.7%,活跃晚期及第二产程延长分别占4.7%、5.9%,低体重儿占3.5%.分娩方式,阴道手术产占49.7%,剖宫产手术占32.68%,顺产占17.7%.结论:羊水粪染、脐带异常、头位难产、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助产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以及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子的影响,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58例产妇(阴道分娩1327例,剖宫产1031例)剖宫产率的变化,相关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等的关系。结果: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其次为胎儿窒迫,巨大儿,骨盆因素,难产等。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组,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亦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其并发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应当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生胎儿窘迫的主要原因和妊娠结局,为其产妇分娩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自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来自产科的发生胎儿窘迫的患者共9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原因和妊娠结局。结果:92例患者中共有29例是由于羊水因素,26例由于母体因素,18例由于胎盘因素,13例由于脐带因素,另有6例由于不明因素引起。且在发生胎儿窘迫的92例患者中,自然分娩42例,剖宫产分娩50例,剖宫产分娩在胎儿窘迫妊娠结局中占54.3%,略多于自然分娩。结论:胎儿窘迫发生因素多种多样,以羊水及母体因素占多数,分娩结局以剖宫产略多。医院要严格产前检查,做好高危新生儿的预警,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对8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原因中,脐带因素占首位,为42%,其他如合并妊高征致胎盘功能不全、早产、胎位及产程异常亦为重要原因。其中早产者发生重度窒息的比例较高,占50%。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防治并发症,产时对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宫内窘迫,产程中果断决策最佳分娩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寻找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1 830例新生儿中92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与脐带因素、头位难产、胎盘功能不全、羊水过少、分娩方式、早产等因素有关,系综合因素所致.结论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产前和产时的监护,对可能发生窒息的高危...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双胎终止妊娠时机及不同分娩方式对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6 月在东莞广济医院进行分娩的 98 例双胎产妇作为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孕周对产妇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终止妊娠时 间的新生儿结局;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组别的新生儿结局。结果: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双胎产妇分娩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较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脂及极低体质量儿,分别占:22.49 %、20.41 % 和 17.86 %;剖宫产分 娩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比自然分娩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76 例剖宫产妇中,有 16 例产妇的剖宫产 原因为社会因素,为剖宫产理由的第 1 位。结论:对于超过 32 周的双胎产妇经阴道分娩不会增加围生产并发症;对于孕周 < 32 周者应结合产妇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无指征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探讨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结果:新生儿窒息原因中麻醉因素3例,仰卧位综合征5例,取头困难2例,切口过小2例,新生儿透明膜1例,羊水吸入1例,无一例产科因素致新生儿窒息。结论: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训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890例导训陪伴分娩和886例普通分娩者的剖宫产原因、剖宫产率、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均为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及宫缩乏力。导训陪伴分娩组的剖宫产率(23.15%)显著低于普通分娩组(39.0%)(P<0.01),前者因宫缩乏力剖宫产的比率显著低于后者,因胎儿窘迫剖宫产的比率显著高于后者(P均<0.05),经阴道分娩的难产率(5.85%)显著低于后者(10.19%,P<0.05)。2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训陪伴分娩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产科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3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观察患儿情况.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1.3%、25%,重度窒息中羊水过少、早产、有妊娠合并症者居前三位.结论: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别是胎盘功能状况和脐带因素,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窘迫.  相似文献   

15.
李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18):164-164
探讨助产士的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妊娠分娩的180例孕产妇,均无产科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助产士助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2h出血量、总产程以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2.22%),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总产程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助产士在孕期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相关学习,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实施全程陪伴分娩,可以增强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从而使产科的整体分娩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及围产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剖宫产是产科处理高危妊娠的措施之一。因此,做好剖宫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急救,对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残疾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和治愈率极为重要。现将30例剖宫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急救护理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995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2728例,其中剖宫产413例,剖宫产率7.88%。新生儿窒息,102例,占剖宫产的12.3%,其中重度窒息(胎儿娩出5分钟内,APgar评分<3),30例占新生儿窒息的14.7%。2结果本组30例重度新生儿中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24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头位难产358例。结果自然分娩78例,占21.8%;阴道助产分娩128例,占35.8%;剖宫产152例,占42.5%。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97例,占27.1%;重度窒息6例,占1.7%。结论只有密切观察产程,才能及时发现导致头位难产的因素及相互关系,及早识别异常情况,做出正确判断,进行恰当处理,可使难产转化为顺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院剖宫率的变化情况和剖宫产指征范围,对引起剖宫率增加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由其引起的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方法:分析全部产妇符合剖宫产指征的情况,第一指征最优先.结果:①2008年到2011面的剖宫产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最初的29.5%上升到49.4%.②剖宫率上升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上升幅度最大.③产程异常、胎儿窘迫等剖宫产指征的发生率逐渐增加.④从2008年到2011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政府和社会媒体要向人们宣传正确的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知识,避免误区的存在,同时还需要控制好剖宫产指征的范围.尽量推广无痛分娩技术,营造产房的温馨气氛,减少孕妇的痛苦.要加强对产科医师和助产人员的正确观念树立,在提高自身分娩技术的同时选择最适合产妇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及其风险,总结其分娩方式的选择、临床措施及分娩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0年间100例脐带缠绕病例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其中缠绕1周59例,缠绕2周35例,缠绕3周以上6例;选取非脐带缠绕产妇202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分娩方式的选择、胎窘及新生儿窒息等的情况,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自然分娩72例,其中缠绕1周56例,缠绕2周16例;剖宫产28例,其中缠绕1周5例,缠绕2周15例,缠绕3周8例;发生胎窘23例,新生儿窒息6例;对照组中自然分娩147例,剖宫产55例;发生胎窘9例,新生儿窒息5例,两组分娩方式的选择、胎窘及新生儿窒息等的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缠绕周数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带绕颈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导致新生儿窒息,故孕产时均应加强胎儿监护。临床上大多数为自然分娩;关注胎儿缠绕情况,尤其对于缠绕≥2周的,及早发现胎窘,尽快结束分娩,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对降低新生儿窒息,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246例,将产妇随机分为产科舒适护理组123例和产科常规护理组123例,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产程时间、剖宫产发生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妇满意度等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舒适护理组产妇的产程短,剖宫产、产后大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