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金立  赵汝杰  张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56-2157
美国糖尿病(DM)并发症控制实验(DCCT)研究发现,初发2型DM(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良好控制血糖,亦可减少慢性并发症发生〔1〕。国内外研究发现,及时的血糖强化控制可逆转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2,3〕。本文观察初发T2DM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为其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高血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糖尿病(DM)和(或)高血压病(EH)患者血压、糖代谢等所致大血管并发症的证据,明确降压、控制血糖的意义。方法选择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02~2000-08的2型DM168例,EH112例,DM EH120例,给予控制血糖和降血压治疗。设正常对照110例。随诊3年观察大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血压达目标值后DM EH组、EH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DM EH的治疗,良好控制血糖的同时,强化血压达标,可减缓大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管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T2DM患者280例,采用执行功能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测验对患者进行执行功能的测评。结果 T2DM患者BADS测评总分平均为(10.62±2.30)分。血糖控制情况、血管神经病变及病程是影响执行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控制血糖及血管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可提高T2DM患者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4.
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行外科术DM患者60例,根据术前HbAIc,将其划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n=28例)、血糖控制较差组(n=32例),非DM手术患者且其HbAIc值正常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血糖控制较差组的住院时间、拆线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并发症率等均超过血糖控制良好组、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的普外手术治疗费用远少于血糖控制较差组。结论行手术的DM患者说,在术前实施血糖控制,有利于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及并发症率、缩短手术时间等。  相似文献   

5.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预后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DM)的预后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也与血糖波动性密切相关。血糖波动性越大,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基础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能够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和促进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容易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频繁低血糖发作,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DM患者的血糖波动性。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糖尿病(DM)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CAD)是DM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患者的血糖对微血管并发症的好处多于大血管病变.令人关注的是:高血糖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微小因子,已知的主要CAD危险因素对大血管的影响,远大于单独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方法选取401社区医院自2011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T2DM患者708例进行研究,统计其中血糖指标控制不佳的比例,采用病情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造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401社区医院4年来收治的708例T2DM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共180例,控制不佳比例为25.42%;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依次为:为未实施科学生活干预方式(27.22%)、不能坚持用药(20.56%)、服用药物不合乎规范(17.78%)、未联合用药(14.44%)、拒绝注射胰岛素治疗(11.67%)、未掌握血糖检测技巧(8.33%);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发生并发症主要有周围神经病变(14.44%)、糖尿病酮症(10.00%)、高血糖高渗状态(4.44%)。结论社区医院应该坚持规范性治疗干预,通过科学的宣教增强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意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预后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糖尿病(DM)的预后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也与血糖波动性密切相关。血糖波动性越大,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基础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能够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和促进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容易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频繁低血糖发作,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DM患者的血糖波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和(或)高血压(EH)对心血管病变的影响,以及降压和控制血糖的意义。方法 选择2型DM患者168例,EH患者112例,DM EH患者120例,正常对照组110例,4组均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EH患者采用非洛地平为主的治疗方案,控制血压达目标值。随诊3年观察心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 DM EH组、DM组、EH组心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依次为22.5%、15.5%、11.2%,治疗血压达目标值后,DM EH组、EH组心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结论 对DM EH患者,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同时强化血压达标,可减缓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214例T2DM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统一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病程、家庭支持情况、从事体力劳动情况、经济状况、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214例T2DM患者,合并抑郁者102例,患病率为47.7%;女性抑郁患病率(56.3%)明显高于男性(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长、无家庭支持、从事体力劳动、经济状况不好、血糖控制不佳和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抑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病程短、家庭支持、从事非体力劳动、经济状况好、血糖控制佳和无并发症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女性、病程长、无家庭支持、从事体力劳动、经济状况不好、血糖控制不佳和存在并发症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体重减轻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1,2〕)。运动锻炼对于T2DM的益处主要有调节血糖~(〔3〕)、增加胰岛素敏感性~(〔4〕)、延缓并发症~(〔5〕)、控制体重、降低血脂~(〔6〕)、提高机体适应性~(〔7,8〕)。然而,尽管运动锻炼能给T2DM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诸多益处,但大多数的T2DM患者依然未能有效参与运动~(〔9〕)。一项有关T2DM患者的大样本研究显示:31%的患者没有规律的运动  相似文献   

12.
1型糖尿病(T1DM)起病早,一半以上患者可伴有至少一种微血管并发症。T1DM微血管并发症涉及眼、肾、神经等多个重要器官,发病机制复杂。中国T1DM人群庞大,给T1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除了控制血糖外,还包括控制血压、血脂,以及针对微血管并发症的专项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给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诊疗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5例F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经过半年至4年的随访,胰岛功能未恢复,血糖控制差,未出现明显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急性期后使用胰岛素泵(CSII)治疗者较每日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者血糖控制好,且使用胰岛素泵者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结论 FT1DM患者急性期全身状态差,胰岛功能极差,可能需要长期CSII控制血糖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证明2型糖尿病(T2DM)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2]。早期的强化血糖控制在短期(10年内)并不能减少大血管(主要指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在早期控制血糖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研究表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可减少T2DM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3]。本文将近来应用DPP-4抑  相似文献   

15.
1型糖尿病(T1DM)血管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血糖控制不良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是血管并发症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可以作为T1DM患者预防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三级预防手段。新型口服降糖药及干细胞治疗与T1DM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已起步,有望为T1DM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手段与循证医学证据。深入理解T1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对预防和治疗T1DM患者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N)与糖尿病(DM)控制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DN发生、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出6个有意义的因素: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DM病程,认为早餐前血糖7.03mmol/L是预防DN发生可建议的血糖水平,6.27mmol/L则是较严格控制DN发生的血糖水平。结论 DM患者在血糖、血压及其它并发症等方面的控制状态,影响着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DM)控制和并发症实验(DCCT)及其后续研究证实,早期开始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降低DM后期的并发症〔1〕,但强化治疗的广泛应用也提高了低血糖的发生率,对于病程较长且胰岛素分泌严重障碍的难治性、脆性DM患者更易发生无症状的低血糖〔2,3〕。胰岛素"3C"整合管理系统包括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DM管理软件(Carelink),根据CGM的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泵的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治疗的新理念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20年来,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和丹麦Steno-2等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已证实,严格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这使得血糖达标治疗成为一种共识[1]。然而,目前T2DM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不足15%,传统的阶梯式治疗模式并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因此,采用何种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1糖尿病血糖达标治疗的理念20世纪50年代,关于血糖控制与糖尿病并发症是否相关就已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UKPDS和Steno-2等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显示了严格控制血…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医疗费用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中国大城市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的血糖 (PG)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及其控制情况 ,以及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因素。 方法 对国内 11个大城市的T2DM患者抽样调查 ,收集其疾病控制和治疗费用数据 ,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调查的 1111例T2DM患者中 ,门诊 6 5 8例 ,住院 4 5 3例 ,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患者的HbA1c和PG控制情况 ,用多因素模型分析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6 8%患者的空腹血糖 (FPG)没有得到很好控制 ( >7.0mmol/L) ,4 2 %的HbA1c控制效果不佳 ( >7.5 % )。门诊医疗费用的多因素分析中医院级别 (P <0 .0 0 1)、并发症 (P<0 .0 0 1)和末次空腹静脉血糖控制水平 (P <0 .0 5 )是影响患者就诊费用的主要因素。住院医疗费用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住院天数 (P <0 .0 0 1)、医院级别、并发症 (P <0 .0 0 1)、家庭人均收入是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 结论 中国大城市中 5 0 %左右T2DM患者按照 ( 2 0 0 2年的治疗情况 )PG和HbA1c控制效果不佳 ,并发症和PG控制效果不好是T2DM患者医疗费增多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9.7%[1].优化血糖控制均可减少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远期并发症的发生[2].最近UKPDS的后序随访数据结果提示胰岛素治疗降低了T2DM患者大血管的发病风险[3].目前糖尿病治疗中多建议在确诊后首先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在疗效不佳时可选用磺脲类、格列奈类或基础胰岛素治疗[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