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艾司洛尔治疗ICU≥80岁危重病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44例ICU≥80岁危重病人,其中30例46次使用胺碘酮,14例18次使用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率。根据护理系统记录单收集用药后1 h、2 h、6 h、12 h、24 h心率数据,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12 h、24 h后胺碘酮组效果强于艾司洛尔组(P0.05);胺碘酮组用药6 h、12 h、24 h心率下降较用药1 h、2 h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用药各时段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过程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80岁危重病人室上性心动过速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比艾司洛尔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8年6月~2013年2月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室电风暴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干预组(n=20),对照组予胺碘酮和(或)利多卡因及电复律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艾司洛尔[负荷量0.5 mg/kg,维持量0.05 mg/(kg.min)]及电复律治疗,观察两组的转复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室速和室颤转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77.3%,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5例死于无法控制的心律失常;干预组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经减少艾司洛尔剂量或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后血压恢复正常;同时,两组各有1例患者伴有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予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后心率恢复正常。结论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室电风暴是安全有效的策略,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策略。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小,今后还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77例,按照住院号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变化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心率[(71±14)次/min vs (101±16)次/min]、收缩压[(110±17) mm Hg(1 mm Hg=0. 133 k Pa) vs (139±12) mm Hg]及舒张压[(72±12) mm Hg vs (88±11) 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 37%vs 76. 92%,P 0. 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室性心动过速采用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9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0%(40/46),高于对照组的72.3%(34/47)(χ2=4.32,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及心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5月8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效控制心动过速发作和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治疗心室电风暴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近5年来心室电风暴(VES)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符合心室电风暴诊断标准,心室电风暴定义为24 h内自发≥2次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综合征.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击转复或除颤,患者均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胺碘酮无效者加用盐酸艾司洛尔.结果 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5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Brugada综合征1例,急性心肌炎1例,乌头碱中毒1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击转复或除颤,平均电击4.5次.15例患者中5例经应用胺碘酮等治疗,心室电风暴得以控制,胺碘酮有效率33.3%.10例应用胺碘酮无效的患者,静脉应用盐酸艾司洛尔尚有7例有效,盐酸艾司洛尔对于胺碘酮无效的患者仍有70%的有效率.3例应用上述所有治疗措施无效,当天死亡.共抢救成功12例(80%),死亡3例.存活的12例患者继续口服胺碘酮及美托洛尔维持治疗,其中3例患者植入植入型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所有患者随访半年,猝死1例,其余11例未再复发心室电风暴.结论 胺碘酮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电风暴疗效显著,盐酸艾司洛尔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苏州工业园区星塘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连续治疗3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为(49.60±8.25)min,观察组为(27.69±5.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优良,可快速缓解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6年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另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d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心律失常改善效果,治疗前后心率和QT间期(QTc),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和心律失常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和Q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慢于对照组,QTc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胺碘酮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组(n=3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u=2.34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在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中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并发有HFmrEF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胺碘酮组在抗心衰治疗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联合组在胺碘酮组基础上联合给予静脉艾司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前后疗效、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48 h后两组SBP、DBP及心率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胺碘酮组(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显著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P<0.01)。4周后两组患者的LVEDV、LVESV及LVEF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且联合组与胺碘酮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可有效治疗HFmrEF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且安全性较好,但对心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252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年龄(61.72±3.32)岁.分为两组:单纯艾司洛尔组为电复律或电除颤+艾司洛尔(26例);联合艾司洛尔组为电复律或电除颤+盐酸胺碘酮+艾司洛尔(23例).结果 联合电复律或电除颤治疗,单纯艾司洛尔组有效率96% (25/26),在胺碘酮无效的基础上或同时加用静脉艾司洛尔,有效率69.5% (16/23),单纯艾司洛尔组终止交感风暴的成功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给药后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相应除颤次数较常规组少;未发生不能维持的低血压状态和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结论 及时的电复律或电除颤和使用β受体阻断药艾司洛尔,可有效控制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室性早搏(室早)患者治疗前后同步12导联心电图中QT离散度(QTd)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胺碘酮和索他洛尔作用机制以及QTd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室早患者60例包括Ⅰ组(胺碘酮静脉+口服),Ⅱ组(胺碘酮单纯口服)和Ⅲ组(索他洛尔口服),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用药前、用药后5天分别检测QT离散度(包括正常波QTd、室早波QTd及室早波随后正常波QTd),以及用药前、用药后两周分别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正常波QTd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01),但用药前和用药后5天室早波QTd及室早随后正常波QTd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5)。Ⅰ组患者总有效13例(65%),Ⅱ组患者总有效13例(65%),Ⅲ组患者总有效11例(55%)。Ⅰ组与Ⅱ组疗效较Ⅲ组为高,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别(P>0.05)。将所有患者按治疗后有效和无效分为两部分,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用药前和用药后5天QTd测定值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01),但两部分用药前后QTd差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效果相似,两者均可降低室早患者的QTd。QTd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39例,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22例和尼卡地平组17例,分别给予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降压,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5、10、15、20、25、30、60min、2h及离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MAP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与治疗前收缩压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h舒张压和MAP与治疗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乌拉地尔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急症症状的缓解及对收缩压降压效果相当;乌拉地尔起效更快且有进一步使舒张压和MAP降低的趋势;2组均可使心率下降,尼卡地平治疗早期患者心率可一过性上升,但并不显著增加心率;2种药物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7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胺碘酮,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胺碘酮,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和心电图、心功能变化,并行6min步行距离和血清TNF-α、IL-1、hs-CRP的测定.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QTc、LVEF和6 min步行试验(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HR、QT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胺碘酮对CHF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知母百合与厄贝沙坦联合运用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肾血管狭窄性高血压大鼠(RVHR)模型,将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MC溶剂,n=10)、厄贝组(厄贝沙坦40mg/kg,n=10)、联合组(厄贝沙坦40mg/kg加知母百合浓缩药粉1250mg/kg,n=10)及中药组(知母百合浓缩药粉1250mg/kg,n=10)。动态观察灌胃给药后以下指标的变化:清醒状态下的SHR和RVHR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收缩压变异率(SBPV)变化;SHR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压(LVES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压(LVEDP)、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变化。结果在SHR和RVHR急性清醒测压中,厄贝组及联合组的SBP及DBP较给药前均明显降低,下降幅度可达20mmHg~28mmHg(1mmHg=0.133kPa,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组SBP及DBP降低幅度为19mmHg~28mmHg(P<0.05);联合组与厄贝组相比,SBP和DBP降低幅度为6mmHg~9mmHg(P<0.05)。不论给药前后或者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的血压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HR的血流动力学实验中,厄贝组及联合组的SBP及DB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5mmHg~24mmHg,P<0.05);各组之间的LVESP、LVEDP、 dp/dtmax、-dp/dtmax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的知母百合本身没有降压作用,对大鼠心脏的血流动力学也没有明显影响,但可协同厄贝沙坦的降压作用(幅度6mmHg~9mmH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与胺碘酮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快速房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发HFmrEF的快速房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艾司洛尔组给予艾司洛尔静脉注射。对比治疗期间两组心室率、疗效及血脑钠尿肽(BNP)。 结果 治疗后艾司洛尔组较胺碘酮组心室率下降的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尤以用药(5~15)min时最为显著(P<0.01)。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治疗(5~30)min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尤以治疗(5~15)min的差别最为显著(P<0.01)。胺碘酮组和艾司洛尔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 (32±6)min和(10±4)min。治疗后,艾司洛尔组BN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 结论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和胺碘酮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并发HFmrEF的快速房颤患者,但前者更快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资料.结果 共有19例患者,男性占79%,年龄49(34~62)岁,心电图均提示心律失常,其中显著窦性心动过缓3例:交界性逸搏心律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室性心律失常13例:其中9例表现为单纯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例伴有室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心室电风暴.所有患者均予以洗胃、补液,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予以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其中阿托品静脉注射6例、异丙肾上腺素应用1例;室性心律失常者均予以硫酸镁静脉滴注、3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反复心室颤动患者予以电击除颤及给予硫酸镁、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在24 h内均恢复窦性心律.结论 乌头碱中毒可以引发复杂多样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以引发心室电风暴,早期诊断乌头碱中毒,及时识别心律失常、及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一旦心室电风暴发生,紧急电击除颤以及联合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