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密度脂蛋白在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血管代谢风险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临床流行病学已经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过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抑制黏附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途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比水平更为重要,载脂蛋白A1是维持高密度脂蛋白结构稳定性及功能的重要蛋白。改善生活方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血浆水平的同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中调控载脂蛋白A1的药物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总量,载脂蛋白B浓度反应致动脉粥样硬化颗粒总数。近期研究发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价值优于传统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文章就这两个指标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效能及临床操作性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载脂蛋白A1和B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总结分析采用WHO-IFCC载脂蛋白A1和B参考材料校准后发表的一些国内外文献,讨论载脂蛋白A1和B的参考值、危险水平临界值及其临床意义。从我国3个人群资料来看,载脂蛋白A1水平和分布与美国人十分接近,参考值约1.20~1.60g/L;而载脂蛋白B水平比美国人低得多,美国人参考值约0.90~1.20g/L,中国人参考值约0.80~1.10g/L。美国人载脂蛋白A1、B的危险水平临界值都在1.20g/L左右,中国人载脂蛋白A1危险水平临界值也约1.20g/L,而载脂蛋白B在1.00~1.10g/L左右。载脂蛋白A1、B水平受性别、种族、年龄、体质指数、酒精摄入量、激素、吸烟等因素影响。病例对照和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载脂蛋白A1和B及A1/B比值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优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对未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B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A1比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更强的冠状动脉事件预测指标。用他汀类药治疗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不再预示或较弱预测继后的冠状动脉事件,而载脂蛋白B仍可预测未来的冠状动脉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5的变化及其与血脂和脂蛋白的关系。方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和血糖的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5水平。按所测指标水平将冠心病患者又分为高值组和正常值组,分析比较这些组间载脂蛋白A5的水平,并将载脂蛋白A5水平与这些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载脂蛋白A5水平明显降低(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100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高甘油三酯组和正常甘油三酯组载脂蛋白A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高甘油三酯组载脂蛋白A5又明显低于正常甘油三酯组(P<0.01)。载脂蛋白A5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载脂蛋白A5水平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100水平有呈负相关的趋势,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血糖水平有呈正相关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脂蛋白A5水平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清载脂蛋白A5水平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载脂蛋白A5可能是甘油三酯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早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增加的冠心病风险密切相关,这促使了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假说的提出:相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言,HDLC是"好"的胆固醇,提高血清HDLC水平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新的研究发现:升高HDLC水平并不能减少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使得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假说遭到质疑。近来,高密度脂蛋白功能而非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更多地关注。本文就高密度脂蛋白最新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负相关。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是HDL中的主要功能蛋白,其含量约占HDL的70%左右。寡脂的Apo AⅠ是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介导的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主要接受体,能够介导巨噬细胞中游离胆固醇的外流,启动胆固醇逆转运(RCT)过程,并在肝外组织清除过多胆固醇。大量的动物实验也已证实即使HDL保持正常水平,Apo AⅠ的缺乏也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过表达人Apo AⅠ基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脂纹的产生,因此调控Apo AⅠ基因表达对动脉粥样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干预Apo AⅠ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诱导和抑制Apo AⅠ表达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独立的预测因子和重要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有:参与胆固醇逆转运;抗氧化和抗炎;抗血栓、促纤溶;保护内皮功能等.高密度脂蛋白与载脂蛋白和其密度、大小相关的异质性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能明显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冠心病或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行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脂质沉积引发的慢性血管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细胞胆固醇稳态的破坏密切相关。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介导了细胞胆固醇流出至载脂蛋白AⅠ、preβ高密度脂蛋白(HDL)和HDL3。当该通路胆固醇流出障碍可致细胞内胆固醇沉积。更重要的是,ABCA1的功能障碍还影响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长及临床冠心病的发生。最近研究显示ABCA1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控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本文介绍了胆固醇逆向转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并着重讨论了ABCA1的组织特异性功能及其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足一种整合膜蛋白,它以ATP为能源,转运细胞内的游离胆固醇、磷脂至细胞外并与载脂蛋白A1结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ABCA1基因是胆固醇逆转运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生成起始步骤的关键基因.ABCA1的表达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受肝X受体/视黄醇X受体(LXR/RXR)等多种因子调控.ABCA1功能障碍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HDL-C参与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将外周细胞堆积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转化清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HDL-C水平降低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是一类能与血浆脂质结合的蛋白质,对血浆脂蛋白代谢起决定性作用,载脂蛋白(apo)A5是新近发现的新型载脂蛋白,与TG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17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探讨肝X受体激动剂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52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基础组(n=10)8周末处死;对照组(n=14)给予赋型剂灌胃14周;预防组(n=14)给予T0901317灌胃[10mg/(kg.d)]14周;治疗组(n=14)给予赋型剂灌胃8周,自第9周开始给予T0901317灌胃[10mg/(kg.d)]。后三组都于14周末安乐处死,苏丹Ⅳ染色检测主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油红O染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肝脏,光镜下观察斑块和肝脏内脂滴。氧化酶法测定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和载脂蛋白B水平。基因芯片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小肠、主动脉和脑组织肝X受体α、β、ATP结合盒转运体A1、G1、G5和G8基因表达。结果T0901317能减轻主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光镜下可见斑块和肝脏内有染成红色的脂滴,且T0901317能增加斑块和肝脏内脂质的蓄积,并能增加预防组和治疗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水平;引起肝X受体靶基因如肝X受体α、ATP结合盒转运体A1等基因表达上调,同时引起某些炎症基因如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6等基因表达下调;增加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小肠、主动脉和脑组织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如肝X受体α、肝X受体β、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结合盒转运体G1、ATP结合盒转运体G5、ATP结合盒转运体G8等基因表达。结论肝X受体α激动剂T0901317能减轻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增加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水平;肝X受体α激动剂T0901317能增加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小肠、主动脉和脑组织肝X受体α、β、ATP结合盒转运体A1、G1、G5和G8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是由载脂蛋白、脂质及多种功能蛋白质共同组成的复合物。它可通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保护等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生理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组成成分和水平的正常。疾病时,高密度脂蛋白组分的异常修饰,或其含量及活性的变化均可导致其上述功能的改变,甚至使之转变成为促动脉粥样硬化性物质。因此,探明对高密度脂蛋白功能起关键作用的组分及疾病特异性组分变化可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是新型高效的他汀类药物,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载脂蛋白B-100和甘油三酯,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高胆固醇血症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同时阿托伐他汀有改善内皮、减轻或清除炎症反应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减少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的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广西黑衣壮族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衣壮族人群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低于汉族人群,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比值则显著高于汉族人群。黑衣壮族人群高脂血症受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独立和重要的危险因素。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仅决定于它的生成速率,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代谢水平。一系列的基因及其相关产物参与了高密度脂蛋白参与的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包括与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及其产物如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A1、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磷脂转运蛋白和脂蛋白脂酶等,以及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和产物如清道夫受体B1、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肝脂肪酶和内皮细胞脂肪酶等。而高密度脂蛋白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也是多方面的,不能仅由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来明确推断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Wang  Y  Oram  JF  田永凤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6):697-697
在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病人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异常可能会增加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介导胆固醇和磷脂从细胞转移到HDL载脂蛋白,因此影响HDL的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糖尿病人中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升高,在培养的细胞中,  相似文献   

17.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5,13(9):523-525
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低的危害性 血浆HDL-C及其主要载脂蛋白apoA-Ⅰ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病与严重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各个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是代谢综合征的特征性血脂代谢异常之一.有研究表明肥胖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体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功能,如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细胞因子,炎症状态,载脂蛋白M异常等.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及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肥胖与高密度脂蛋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动脉血管的炎症反应和胆固醇的积累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高危因素,因此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和促进胆固醇流出已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途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能将细胞内游离胆固醇转运给贫脂的载脂蛋白A-I,从而促进高密度脂蛋白的形成,介导胆固醇的流出。miRNA(microRNA,miRNA) 作为一种非编码的微小RNA,通过降解靶基因mRNA或阻碍其翻译,发挥ABCA1转录后的调控作用。因此探究ABCA1的作用机制及调控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20.
生姜对大鼠血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生姜对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根据体重和血胆固醇水平分为4组,普通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组、0.5%生姜组和1.0%实验组,饲养6w后,测定大鼠空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B的水平。结果生姜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B水平。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无影响。结论生姜可做为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