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常见危重急症,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高.因此,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耐心细致的观察,加强身心整体护理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猕猴桃果王素对ox-LDL诱导的荷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方法:将HUVEC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孵育48h使其荷脂.然后分为四组进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10,20,40 μmg/L猕猴桃果王素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变化.RT-PCR检测ABCA1 mRNA表达,Western 印记检测ABCA1蛋白表达.结果:猕猴桃果王索可明显降低荷脂HUVEC中脂质的含量,同时上调ABCA1的表达.两种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猕猴桃果王素可明显减少ox-LDL诱导的HUVEC荷脂,这种作用可能与ABCA1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载脂蛋白A-I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影响,从而探讨载脂蛋白A-I对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 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 印迹分别检测ABCA1 mRNA 与ABCA1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 结果:载脂蛋白A-I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呈时间依赖性减少, 而ABCA1蛋白质水平、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以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但ABCA1 mRNA没有明显变化。巯基蛋白酶抑制剂(leupeptin 和ALLN)增加ABCA1蛋白质水平,而其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 A、aprotinin及phosphoramiddon)不增加ABCA1蛋白质水平,蛋白体抑制剂(lactacytin)和溶酶体抑制剂(NH4Cl)也不影响ABCA1蛋白质水平。 结论:巯基蛋白酶可降解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而载脂蛋白A-I可阻碍巯基蛋白酶降解ABCA1蛋白质,从而提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 蛋白质水平, 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降低细胞内胆固醇聚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研究肝X受体(LXR)激动剂T0901317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脂质蓄积及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52只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被随机分成4组:基础组(n=10)对照组(n=14)、LXR激动剂治疗组(n=14)、d.LXR激动剂预防组(n=14)。各组小鼠均被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基础组小鼠被赋形剂灌胃处理8周;对照组小鼠被赋形剂灌胃处理14周;LXR激动剂治疗组小鼠在前8周被赋形剂灌胃处理,后6周被T0901317灌胃处理;LXR激动剂预防组小鼠被T0901317灌胃处理14周。使用HE和油红O染色方法观察小鼠肝脏脂质蓄积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分别检测肝脏SREBP-1c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实验结果显示LXR激动剂治疗组和预防组小鼠肝脏脂质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组织结构排列逐渐紊乱(P<0.05);LXR激动剂治疗组和预防组小鼠肝脏SREBP-1c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调(P<0.05)。结论LXR激动剂T0901317能增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脂质蓄积并上调SREBP-1c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3在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选择10只贵州小香猪单纯随机分为两组(n=5):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切开右侧颈总动脉放置6F动脉球囊导管,压力600~800kPa×180s,重复2次,然后在200~400kPa压力下从远端向近端拖拉球囊导管,并重复3次,术后饲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②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但不进行血管内膜损伤。实验进行12个月,每2个月检测1次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第12个月末处死动物取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发生情况。结果:10只小香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2个月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从4个月末开始升高,到6个月末才明显增加(P<0.05)。②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4个月末时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到6个月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在高脂高胆固醇组动物的主动脉、颈总动脉、髂动脉和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该病变区占整个主动脉面积的(90.8±8.3)%;正常对照组未见斑块和脂质条纹。结论: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和动脉粥样化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6.
代小艳  何卫  唐婧 《当代医学》2014,(11):130-1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肿瘤内科收治的32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肿瘤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评分。结果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生存质量测定内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以后,对照组测量表总得分为(45.92±9.48),对照组测量表总得分为(45.70±9.16),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内科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3在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选择10只贵州小香猪单纯随机分为两组(n=5):④高脂高胆固醇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切开右侧颈总动脉放置6F动脉球囊导管,压力600-800kPa&;#215;180s,重复2次,然后在200-400kPa压力下从远端向近端拖拉球囊导管,并重复3次,术后饲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②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但不进行血管内膜损伤。实验进行12个月,每2个月检测1次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血浆C一反应蛋白水平,第12个月末处死动物取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发生情况。结果:10只小香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2个月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从4个月末开始升高,到6个月末才明显增加(P〈0.05)。②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4个月末时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到6个月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在高脂高胆固醇组动物的主动脉、颈总动脉、髂动脉和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该病变区占整个主动脉面积的(90.8&;#177;8.3)%;正常对照组未见斑块和脂质条纹。结论: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和动脉粥样化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8.
黑胸大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分析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的含量,为黑胸大蠊的生物发育学研究及药用成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均含有所测的15种氨基酸.但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的含量不同,若虫期最高,卵次之,雄虫最少.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为一快速、简便、成熟的方法;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含量不同,雌雄间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蜚蠊药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近几年蜚蠊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对蜚蠊药用开发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促进创伤恢复新措施.方法 采用小鼠创伤模型,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阳性细胞及其表面分子CD11c和MHC Ⅱ.在DNFB致敏的早期和晚期,将小鼠腹股沟淋巴结细胞转移至正常小鼠,并测定DTH反应.结果 小鼠的DTH反应在伤后24 h下降到最低点;创伤小鼠的腹股沟淋巴结中的FTTE+,CD11c+,MHC Ⅱ+细胞都显著低于正常小鼠.在早期细胞转移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创伤组显著降低,混合组显著升高(P<0.01);在晚期细胞转移实验中,混合组与创伤组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严重创伤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内补充淋巴结细胞对促进创伤的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