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蒋茜  张慧  焦志军 《山东医药》2012,52(43):50-51
目的探讨H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7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恶性淋巴瘤组)及与其一般资料匹配的6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61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及HCV抗体阳性率。结果恶性淋巴瘤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癌组和对照组(P均<0.01),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组HCV抗体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恶性淋巴瘤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且B细胞来源的NHL(B-NHL)患者显著高于T细胞来源的NHL(T-NHL)患者,P均<0.01。结论 B细胞性NHL患者HBV感染率明显增高,提示HBV持续感染可能在NHL尤其是B细胞性NHL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发病机制及化疗对B-NHL患者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5例B-NHL患者(观察组)化疗前后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所占比例,RT—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化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Foxp3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显著高于化疗前,P均〈0.05。结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受抑是B—NHL患者发病原因之一;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可进一步削弱患者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以腹部包块起病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治疗反应等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2003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5例以腹部包块起病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16~96个月。结果男性患者占74·3%;以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最多(71·4%);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91·4%(32/35),霍奇金病占8·6%(3/35);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40~50岁发病占15/32(46·9%);NHL中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比例65·6%(21/32),T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占28·1%(9/32),2例未分型占6·3%;3例霍奇金病患者中1例死于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死亡9例,其中常规化疗组6例,移植组3例;起病时伴有肝功能异常及腹水的患者4例中2例死亡。结论以腹部包块起病的恶性淋巴瘤男性多见;B-NHL多见;临床表现以腹部症状为主,包块巨大、有腹水及肝功异常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几种血液肿瘤患者中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变化,以探究NK细胞功能状态。方法:收集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38例,其中IgG-k型18例、IgG-λ型10例、IgA-k型4例、IgA-λ型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27例,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8例、边缘区淋巴瘤3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免疫母性T细胞淋巴瘤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CML)患者10例;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NK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及活化性受体(CD69、NKG2D)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M、NHL患者外周血NK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ML患者NK细胞占有核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MM、NHL及CML患者的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CD69、NKG2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MM、NHL及CML患者间受体(PD-1、CD69、NKG2D)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M、NHL及CML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CD69、NKG2D)水平明显降低,抑制性受体(如PD-1)表达明显增高,提示NK细胞功能耗竭。  相似文献   

5.
肿瘤免疫应答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并受到严格调控及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组细胞膜分子--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s),其调节性表达、相互作用及其信号传递在非常复杂的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B7家族作为惟一能从抗原递呈细胞(APC)单向传递信号至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1],近几年已相继发现了B7RP-1(B7H、B7-H2)、B7-H1(PD-L1)、B7-DC(PD-L2)及B7-H3等新分子[2],从而使此家族的调节作用不断复杂化.B7-H3是新近克隆的B7家族成员,与其他B7家族分子有20%~27%的同源性[3],其研究才刚开始,在最新研究中发现,B7-H3能协同刺激CD4+、CD8+T细胞的增殖,使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增加[4],被认为是一正性调控分子.B7-H3对胃癌细胞生物行为和胃癌预后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尚鲜有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6.
恶性淋巴瘤是来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增长迅速,已位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前10位。随着对淋巴瘤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在其病理诊断与分型、分期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均有了较大进展。在目前广泛使用的 WHO 分类中[1],恶性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HL 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经典型,经典型包括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及淋巴细胞消减型4种亚型,中国人以混合细胞型和结节硬化型最为多见。HL 在我国发病率<10%,形态相对典型,标记也比较特异,一直被大家认为诊断准确率很高,但是也不尽然。NHL 分为 T 细胞和 B 细胞淋巴瘤两类,每一类根据肿瘤细胞成熟程度又分为前驱淋巴细胞肿瘤和成熟淋巴细胞肿瘤,前驱淋巴细胞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中也可见。T 或 B 细胞淋巴瘤根据不同的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各分为几十种亚类。中国常见的 T 细胞淋巴瘤为 NK/T 细胞淋巴瘤(NK/TC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T 细胞淋巴瘤(AITCL)、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及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LBL/ALL)等。常见的 B细胞淋巴瘤为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结外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型(MZL-MALToma)及滤泡性淋巴瘤(FL)[2]。不同类型或亚型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类型淋巴瘤的不同形态学变异,其生物学行为也会有差异,从而导致临床治疗选择的不同。因此,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正确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敏  陈琦 《山东医药》2011,51(28):67-68
目的初步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Bcl-2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2例B细胞NHL组织(NHL组)和10例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组织(对照组)中FHIT、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HL组FHIT蛋白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NHL组中FHIT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B细胞NHL发生可能与FHIT蛋白缺失、Bcl-2蛋白介导的凋亡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浸润于肿瘤组织中的CD4^+T淋巴细胞与自身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磁珠抗体分离法将1例B-NHL患者的脾边缘区恶性B淋巴细胞与浸润在肿瘤组织中的CD4^+T细胞分离出来,共培养并观察恶性B淋巴细胞的生物学变化。结果:恶性的B细胞发生了形态学变化。逐渐向浆细胞转化;同时,逐渐丧失其细胞膜表面特异性标记CD19等B细胞特征性的标记.取而代之的是CD138等成熟浆细胞特有的标记分子。通过抗体分离得到CD138^+细胞后,经重组免疫球蛋白(Ig)重链的PCR进一步证实这些细胞来源于恶性B细胞。结论:低分化恶性B细胞的正常分化过程并非完全阻断,适当的外界微环境能启动受阻的分化过程。肿瘤组织来源的CD4^+T细胞具有促使自体肿瘤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颁布的WHO淋巴肿瘤新分类中认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是来源于胸腺后T淋巴细胞的一大类恶性肿瘤。这是一类排除性疾病,它包括除特指的外周T细胞以外的所有不能分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即诊断前需除外T/NK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等。本病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低,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而在我国及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约占T细胞NHL的50%,占NHL的15%。目前,对PTCL-U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有限,认识不足,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将我院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的23例PTCL—U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D1蛋白高表达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62例NHL患者外周血、骨髓、淋巴组织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涂片与组织切片的细胞周期D1蛋白表达,分析NHL细胞周期D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记录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结外病变、生活自理性、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等国际预后指标。对照组为20例粒细胞白血病和20例骨髓正常者。结果:在162例NHL中检出21例(13%)细胞周期D1蛋白高表达。发生细胞周期D1蛋白高表达的NHL均为B淋巴细胞型,符合套细胞淋巴瘤的特征,国际预后指标高,化疗完全缓解率低。结论:本组162例NHL患者中,有13%NHL患者发生细胞周期D1蛋白高表达,诊断为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NHL,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小 B 细胞淋巴瘤是一组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相对的、主要由中、小 B 淋巴细胞构成的肿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46.3%,B 细胞淋巴瘤(BCL)的56.7%,包括滤泡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淋巴结边缘区 B细胞淋巴瘤(NMZL)、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MALToma)、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和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等。2008年 WHO 恶性淋巴瘤分类将这几种淋巴瘤都归于各自具有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特点的独立疾病[1]。临床实践中各种不同类型小 B 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常会遇到困难,而诊断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时机、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我们对各种小 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B-NHL和10例反应性增生(RH)淋巴组织细胞凋亡率和MCL-1、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MCL-1和Survivin在43例B-NHL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1%(25/43)和69.8%(30/43),而MCL-1在RH淋巴组织阴性表达,Survivin在RH淋巴组织低表达10.0%(1/10),MCL-1在侵袭性B-NHL表达的频率和强度明显高于惰性B-NHL(70.0%,30.8%,P〈0.05),Survivin在侵袭性B-NHL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惰性B-NHL(80.0%,46.2%,P〈0.05);MCL-1阳性表达组与凋亡指数(AI)无相关,Survivin阳性表达组与AI正相关(r=0.429,P〈0.01),此外,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01)。结论MCL-1对B-NHL细胞凋亡作用不如Survivin明显,后者可能参与了B-NHL细胞凋亡调节,二者在B-NHL的共表达与其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18例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hMSH2、hMLH1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间的关系.结果 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hMSH2、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5.56%、44.44%;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别为31.82%、50.00%,两种肿瘤间缺失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hMSH2、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性别及肿瘤是否发生于淋巴结无关.结论 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组织中存在蛋白表达缺失,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该肿瘤易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96例NHL和20例恶性肿瘤患者切除组织中未累及之淋巴结中COX-2的表达,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分期、分组、结外侵犯等临床特征。结果:COX-2在NHL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37/96),对照组为1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之间COX-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COX-2阳性率分别为83%(10/12)、71%(5/7)和57%(4/7)。有结外侵犯的患者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结外侵犯者(P<0.01),有无B组症状的NHL患者之间COX-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中COX-2表达上调,但不同病理类型之间COX-2表达差异较大,高表达COX-2的NHL患者易于出现结外侵犯及B组症状。  相似文献   

15.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是根据免疫学检查进行分型诊断。 1994年 Harris等将淋巴组织肿瘤分为 B细胞肿瘤、T细胞肿瘤和 NK细胞肿瘤、霍奇金病 (REAL分类 )。 1997年美国血液病理学年会又提出 WHO淋巴系肿瘤分类 ,并为临床逐渐广泛采用。现就此作一综述。1 外周 B细胞淋巴肿瘤 [1  相似文献   

16.
Ki-67与Bcl-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检测,观察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35例NHL外科活检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Ki-67抗原和Bcl-2蛋白的检测。结果:(1)Ki-67在低度恶性NHL组中的表达低于高度恶性组(P<0.01),而Bcl-2在低度恶性NHL组中的表达高于高度恶性组(P<0.01)。(2)B细胞性NHL中Bcl-2的表达高于T细胞性NHL(P<0.02),而Ki-67表达差异差异无显著性(P>0.1)。(3)首次化疗缓解组中的Bcl-2表达低于未缓解组(P<0.01),而Ki-67表达差异无显著性。(4)高Ki-67表达组的生存期比低表达组短(P<0.05),而Bcl-2的表达在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与NHL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是了解肿瘤发生和判断NHL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淋巴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方法对134例NHL和3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石蜡包埋病理切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IF4E的表达,同时对134例NHL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的EIF4E表达主要见于生发中心内活化的淋巴细胞:而NHL淋巴组织中肿瘤细胞均有EIF4E的表达。(2)NHL淋巴组织中EIF4E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P〈0.01),且高、中度恶性淋巴瘤EIF4E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P〈0.05)。(3)NHL淋巴组织中不同性别、年龄、B症状、临床分期水平间EIF4E的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LDH增高组NHL患者EIF4E表达率明显高于LDH正常组(P〈0.05)。结论EIF4E一定程度上反映NHL细胞的恶性程度,并对NHL的病理分级和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18例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hMSH2、hMLH1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问的关系。结果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hMSH2、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5.56%、44.44%;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别为31.82%、50.00%,两种肿瘤间缺失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hMSH2、hMLHl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性别及肿瘤是否发生于淋巴结无关。结论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组织中存在蛋白表达缺失,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该肿瘤易感。  相似文献   

19.
PD-1(CD279)是一种负性协同刺激分子,属于CD28超家族成员,呈诱导性表达于活化的T、B和自然杀伤细胞表面.PD-L1(B7-H1,CD274)和PD-L2(B7-DC,CD273)是PD-1的两个配体.PD-1和PD-L1相互作用可以使活化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获得负性信号,抑制其对自身抗原持续的免疫应答.若PD...  相似文献   

20.
张娜 《山东医药》2013,53(29):69-71
目的 探讨BRCA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5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标本和20例瘤周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CA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瘤周正常组织的表达,分析BRCA1表达与患者临床特点以及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临床分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BRCA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BRCA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瘤周正常组织(x2=4.047,P<0.05);BRCA1表达阴性组的2年生存率高于阳性组(P<0.05).病变部位、临床分期、BRCA1表达、国际预后指数是影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变量.结论 BRCA1表达降低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关,BRCA1可作为判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