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性腹泻     
应用药物后导致大便水分增多及次数增加,粪便呈稀薄状或水样、血水样,甚至带粘液或(和)脓血,或含脂肪等,称为药物性腹泻.据报道,有700多种药物可以引起腹泻,常见的有:①导泻剂;②胆碱能药物或胆碱酯酶抑制剂;③洋地黄类药物、奎尼丁、利尿剂;④抗肿瘤化疗药物;⑤抗生素类药物;⑥促胃肠动力药物;⑦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物;⑧双胍类降糖药物;⑨含镁抗酸剂;10其他:如抗凝剂、乙醇类、人工增甜剂、依米丁、考来烯胺、前列腺素制剂等.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腹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性腹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00083)林三仁据文献报道,有多达654种药物在其应用过程中可引起腹泻,其发生率1%~83%不等,其中根据其药效特点主要用于治疗而使患者腹泻的药物是各种泻药,临床医生比较熟悉。而腹泻作为副作用而表现的药物则特别应该...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引起老年人腹泻的药物,并介绍其机理,对老年人药物性腹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永强  吴欣  宫嫚  刘红红  张宁  景婧  周超  张帆  罗生强 《肝脏》2013,(12):827-828
目的:分析77例中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加深和重视对中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至2011年收治的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77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基础病、用药种类、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总结其发病规律及特点。结果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为胃脘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差、尿黄等;服用中药类制剂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基础病主要为皮肤病、乳腺疾病、胃病、妇科疾患、骨、关节性疾病;停药及保肝降酶降黄治疗后,治愈好转率94.81%。结论应重视中药的肝脏毒性,开展中药肝损伤的研究与防治。  相似文献   

5.
中毒性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9):138-138
药物性肝病85例临床分析——袁炳康(浙江宁波市肝病医院315016);《现代实用医学》,2006,18(2):111[目的:探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和防治。方法:将有肝功能损害、有病前明显服药史、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85例患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5例药物性肝损害以抗结核病药物和中草药最为多见,分别占41%和26%;经停用引起损肝的药物,护肝解毒对症支持治疗,84例痊愈或好转,1例死亡。结论:药物性肝病重在预防,应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或终末期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神经内分泌失衡状态。虽然传统的抗心力衰竭药物和新近推荐使用的神经内分泌拈抗剂(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拈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的联用能够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但是,为了更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逆转心肌异常,人们仍在继续寻找新的药物。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低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ZwietenPA:ClinExpHgpetens1993;15(6):1205在短短的40余年里,高血压(EH)的药物治疗有了长足进步,多数的经典抗高血压药物系通过作用于交感神经的不同成份而降低过高的血压。此外,还有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后来又认识到可以通过作用于RAA系统而抗高血压。利血平,乙啶等因其严重副作用已不再采用。肼苯达嗪、长压定等直接扩血管剂亦已不再做为单一的药物治疗。目前多用钙桔抗剂、ACE抑制剂或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桔抗剂等较新药物扩张血管。噻嗪类仍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石,已知用比以前小得多的剂量亦有效。最近临床试…  相似文献   

8.
两种国际诊断标准对230例药物性肝损害诊断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比较我国药物性肝损害常用的两种国际诊断标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总结分析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常用药物的种类。用Danan的药物性肝损害相关评价标准与Mafia评分标准,对23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重新诊断,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异。结果230例患者中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常用药物依次为:中药类、抗生素、解热镇痛类、抗结核药、心血管类、保健药、精神类药、皮肤病类、降糖药等。230例患者以Danan的药物性肝损害相关评价进行诊断,有149例(64.8%)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不能确定的有71例(30.9%),非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10例(4.3%);以Maria评分标准进行诊断,确定为药物性肝损害的无一例患者,可能性大的有55例(23.9%),不能确定、仅仅为可能的126例(54.8%),可能性小的有33例(14.3%),可除外药物性肝损害的有16例(7.0%)。结论Danan的药物性肝损害相关评价标准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比Maria评分标准高,但还需进行改进修正。  相似文献   

9.
药物可能通过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或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诱发血糖升高。易导致高血糖或糖尿病的非内分泌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抗高血压药、调脂药、抗精神病类药物、免疫调节药物等。药物性高血糖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用药病史及相关药物使用与高血糖出现的先后顺序,停药或药物减量后血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称为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伤)或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近年来,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药物性肝损伤已经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目前,国内外研究一致认为几乎各个种类的药物都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多种基础疾病并发,加之一些新药不断问世,使发生DILI的危险日益增加。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过度医疗用药、滥用药物及保健品等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越来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大部分药物性肝损伤预后较好,也有部分会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危害和经济负担。现就我科近10年来收治的43例急性重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必须及时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长期或终生治疗。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同时伴发多种疾病,抗高血压药物如应用正确就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如应用不当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会引起多种副作用和/或不良反应。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做到合理联用,避免不合理联用。现分别简述如下:适应证:利尿剂有高血压、痴呆、骨质疏松和抑郁症;β阻滞剂有高血压、偏头痛、特发性震颤、青光眼和痛风;钙拮抗剂有高血压、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症和痛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有高血压、周围动脉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抑郁症、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等。禁忌证:利尿剂有尿失禁,谵妄和体位性低血压;β阻滞剂有周围血管疾病,抑郁症,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钙拮抗剂有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与p阻滞剂合用,严重便秘,尿失禁,头痛和小腿水肿;ACEI有两侧肾动脉狭窄和肾功能不全。合理联用:抗高血压药物合理联用能显著提高降压效果。主要(或常用)的联用有利尿剂 β阻滞剂,利尿剂 ACEI,β阻滞剂 α1阻滞剂,β阻滞剂 直接血管扩张剂,钙拮抗剂 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不合理联用:主要有钙拮抗剂 利尿剂,β阻滞剂 异搏定或硫氮革酮,β阻滞剂 ACEI,β阻滞剂 中枢性α2激动剂,钙拮抗剂 αl阻滞剂,钙拮抗剂 直接血管扩张剂,α1阻滞剂 中枢性α2激动剂,αl阻滞剂 直接血管扩张剂,异搏定或硫氮槊酮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对老年人高血压病进行治疗时必须注意避免上述的不合理联用。  相似文献   

12.
2000年5月以来,我们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腹泻合并呕吐患者100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640例,女360例;年龄18~60岁。均经大便常规检查诊断为急性肠炎或菌痢,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及明显的呕吐症状。入院后给予不同剂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部分患者同时给予胃粘膜保护剂,但均未加用止吐药。治疗后,显效(呕吐及恶心症状消失)814例,有效(呕吐症状消失,仍有恶心不适感)147例,无效39例。 讨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因有明显的胃肠道副反应,故一般不作为腹泻伴呕吐患者的首选药物,以免加重其呕吐症状。本  相似文献   

13.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6,14(5):390-390
四类药物中,A、C类药物无风险,小剂量D、B类药物可避免风险。多数病例2~4类药物联用才能血压达标。上述药物除了降低血压外,还有其他作用,包括:ACEI/ARB:防止糖尿病肾病;保护心肌。Beta—Blocker:减慢心律,减轻心肌缺氧。CCBs:扩展冠状动脉;Diuretics:对抗ACEI/ARB的低血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重型肝炎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感染的现状及处置措施。方法:对185例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感染的类型、所占比例、表现形式,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时,分别加用免疫增强荆或喹诺酮类药物后疗效的异同;比较合并胆道感染者分长、短疗程使用抗生素后,疗效的异同;比较重型肝炎患者在预防性使用和不使用抗生素条件下,发生院内感染的差异。结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重型肝炎患者院内感染率;重型肝炎患者合并胆道感染后,按短疗程使用抗生素的疗效与长疗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重型肝炎患者在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时,分别加用胸腺肽和喹诺酮类药物抗感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型肝炎患者早期应用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有效治疗和预防感染、控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应用抗生素要权衡利弊;对于感染不太严重的重型肝炎患者,抗生素不宜大量和联合使用,必要时可联合使用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腹泻     
过敏性腹泻常见原因是对食物过敏,如牛奶、豆类、鱼、虾、蟹中的蛋白质,以牛奶中蛋白质引起的过敏性腹泻最常见。也有少数患者原因不明,如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1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病. 又称牛奶耐受不良症,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幼儿期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腹胀等胃肠及乳精吸收不良反应。Hill等用牛奶负荷试验将牛奶过敏分为三类:①喂牛奶后45分钟内出现过敏反应,如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症状;②喂牛奶后45分钟至20小时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类发病率高;③喂牛奶1天后出现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并对有垂体后叶素禁忌症情况下的用药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咯血的治疗,分析可能引起患者腹泻的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关联性评价,可初步判断腹泻是垂体后叶素引起的。结论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的不良反应较多,但有些可以联合其他药物或对症处理预防的。对一些有垂体后叶素禁忌症的患者,在应用该药物时,可以加用血管扩张剂,两者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而发挥到协同止血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可以发生在原来没有肝脏疾病的人群或以往就有肝脏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随着新药不断的研发和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泻是胃肠道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全世界统计每天约有2亿的腹泻患者;亚非拉地区5岁以下的儿童患腹泻者,每年达5亿之多.该地区估计每年有500万~1000万人死于腹泻;腹泻也是许多国家造成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虽然细菌、病毒、原虫感染是急、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并有针对病因的特效药物,但止泻药的种类仍不多.常见的抗胆碱能药和吗啡类及其衍生物,因其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近10年来,根据肠道生理学的研究,对肠道吸收和分泌的机制有较大进展,而把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分为三种:1.分泌性腹泻:临床中各种胃肠道感染,细菌毒素、消化道激素、胆酸、长链脂肪酸和一些缓泻剂均可通过激活肠粘膜细胞内的cAMP系统,使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是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由于抗生素种类多、应用广,所以药物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药物性腹泻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易造成误诊。就我院内科近2年的病例调查统计,共2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43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医师对该病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症状、血象、肝功能试验、病原学标志,以及停药后的效应作出综合诊断。结果:引起肝病的有关药物中,性激素药占13.9%,抗炎药占11.6%,抗结核类药占9.3%,心血管类药占4.6%,抗精神失常药占4.6%,泻药占4.6%,磺胺类药占2.3%,抗震颤麻痹药占2.3%,中草药类占30.2%,其他类药物占16.2%。临床分类:41例急性药物性肝病,其中肝细胞损伤型31例,胆汁淤滞型8例,混合型2例。2例为慢性药物性肝病。结论:临床上一旦明确诊断,立即停用有关药物,预后良好,本组中无一例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