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报道A蛋白-胶体金免疫电镜(PAG)、普通免疫电镜(IEM)、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粪便中甲型肝炎病毒(HAV)的比较检测,其中A蛋白-胶体金免疫  相似文献   

2.
甲型肝炎病毒(HAV)阳性粪便经差速离心制成浸提液,再用PEG6000沉淀二次,氟里昂去脂,制成HAV悬液,经免疫电镜证实有HAV颗粒。以此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ELISA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上清液中抗HAV活性,筛选出一株分泌抗HAV抗体的杂交瘤A614,连续进行了五次克隆化,两次冻存和复苏试验,第三次克隆化后  相似文献   

3.
共收1983年免疫学文章187篇。一、病毒性肝炎 1、甲型肝炎(HA):京、沪等地用固相放免疫粘连法检查正常群体的抗HAV抗体,阳性率51~76%。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城区及农村的阳性率不一。用组织培养的抗原和粪便甲肝抗原检查血清,抗HAV阳性符合率88.7%,认为组织培养抗原对HA诊断是很有用的。 2、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乙型肝炎(HB)  相似文献   

4.
甲型病毒性肝炎为我国最常见传染病之一,为探索其临床病理与发病机理,采用了免疫酶联、免疫组化、血清核酸斑点杂交及原位分子杂交等方法,系统地检测了甲肝患者血清、粪便和肝穿刺标本,探索HAV抗原及RNA的体内过程、肝内定位及其与病变的关系。首先制备了HAV HM175株基因编码VP_1蛋白的cDNA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在检测患者血清HAV RNA时发现血清抗—HAV—IgM检测值高者,HAV RNA阳性率亦高。并在急性感染前驱症状期、黄疸早期患者血清中检出HAV RNA,其阳性出现早于抗—HAV  相似文献   

5.
作者应用曼氏血吸虫的虫卵、尾蚴和成虫抗原,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术检测急性和慢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人和实验猴血清,探索其血清学的差异。试验对象:(1) 确诊的急性或慢性血吸虫病病人21例,这些病人在4个月前初次感染,用加藤厚涂片或改良 Ritchie 醛醚法计数粪便虫卵,排卵率为10~1,800个/克粪便;(2) 慢性血吸虫病13例,至少已感染3年,只有1例经过治疗,排卵率为50~3,500个/克粪便;(3) 巴西流行地区肝脾肿大或肝  相似文献   

6.
关于甲型病毒性肝炎早期检测血中IgM与粪便IgA国外已有报道,但国内报告很少。我组1980年秋于沈阳市郊儿童肝炎流行中,病人血清做了甲肝免疫粘连试验检测抗体阳性;又从早期病人粪便(黄疸前期)粗提液中做甲肝免疫粘连试验抗原亦为阳性。证实这次流行为甲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病毒分离及免疫电镜等技术,以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及现症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HAV感染机体后的病毒血症,病毒在血液系统中的消长动态及在人血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体外增殖和定位,探讨其与致病机理的关系。结果:机体感染HAV后,从病人血清中直接分离出HAV,外周血白细胞HAV抗原阳性,且在潜伏期中病毒即已侵犯外周血白细胞,抗-HAV-IgM阳性血清中有HAV RNA;并证实HAV可在体外培养的人血单个核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中增殖并传代。  相似文献   

8.
免疫转印技术(Immunoblotting,IB)是本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该技术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力与固相免疫测定的敏感性、特异性相结合,兼具两者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本文仅就近年来该技术在传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介绍。病毒性疾病在甲肝病毒(HAV)感染的病人及动物体内可以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但在血中很难检出 HAV 抗原。Margolis 等应用 IB 对感染 HAV 的猩猩血液中 CIC 进行了分析,发现CIC 中可检出 HAV 衣壳蛋白(VP_1~VP_3),特异性IgM、IgG、补 C_3及纤维连结蛋白(Fn),并且以 IgM型 CIC 为至。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以及 Fn 与 HAV 的结合掩盖了 HAV 的抗原结合位点,导致血中难以检出 HAV 抗原。Madalinski 等对慢性乙肝患者血中 CIC 组份的分析结果表明,HBeAg 阳性患者大多数可在 CIC 中检出 HBs 蛋白,但未检出 HBe 蛋白,CIC 中 PreS_1含量较 HBsAg 颗粒高;抗 HBe 阳性患  相似文献   

9.
近来,一种新型的检测粪便Hp抗原(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的酶免疫测定法(EIA)已问世,它利用吸附于微孔中的纯化免疫亲和性多克隆兔抗Hp抗体检测粪便中的HpSA。此研究旨在评估应用HpSA检出Hp感染、证实其根除并建立一种恰当的且与接受者操作者特征性(ROC)曲线相一致的截止值。  相似文献   

10.
戊型肝炎既往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世界上首次有记载的本病流行发生于1955~1956年新德里,共计发病97000例,其中29300例为黄疸型肝炎。1983年Balayan等首次用戊型肝炎病人的粪便提取液,经口感染一名志愿者获得成功,并从其急性期粪例中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到17~30nm病毒颗粒。后用该病毒感染(?)猴成功。2989年Reyes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本病毒的基因克隆,并将其命名为成型肝炎病毒(HEV)。此后,成型肝炎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等各方面均有一些新的发展,特综述如下。甲型肝炎人类和猩猩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后,潜伏期为25~28天。在感染后7~9天左右,患者粪便中排出病毒。约在感染后12~20天,粪便中病毒排量达最高峰。临床症状出现时,病毒排量明显减少。事实上,当患者因症状明显而入院时,粪便中病毒排量已极少,常不能检出HAV。即使用灵敏的放射免疫法或酶标记免疫法,仅50~60%的急性期患者粪便中可检出HAV,这在诊断学和流行病学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已有许多国家报道肠道传播的非非甲乙型(NANB)肝炎(ET-NANB),从病人粪便中检出27~含27~34mm 颗粒(VLP)。灵长类动物实验已证明,34nm 的病毒样 VLP 的粪便可引起 NANB 肝炎。本文使用免疫电镜(IEM)技术研究 ET-NANB 肝炎在泰国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1597 病毒性肝炎(专题笔谈) 毛江森等实用内科杂志1(4):169,1981 甲型肝炎病毒分离与培养(浙江省人民卫生实验院毛江森):甲型肝炎病毒目前主要从病人的粪便中直接提取,用差速离心——聚乙二醇沉淀——氟里昂113或氯仿处理等方法浓缩和部分纯化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亦可用Sepharese 2 B进一步纯化。这种部分纯化的抗原可用于免疫电镜、血清学反应、感染性试验及病毒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甲型肝炎病毒的培养是用提纯的甲型肝炎病毒悬液,接种给(犭戍)猴和红面猴等健康的易感动物进行增殖。作者用此法从感染的红面猴粪便中分离到甲型肝炎病毒杭州甲——1A。近二年来,已有一些利用组织培养增殖甲型肝炎病毒成功的报告,作者指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用超速差迷离心方法从甲肝潜伏期病人粪便悬液中提取甲肝病毒方法代替PEG提纯法,即将粗提的粪悬液40000rpm/min超迷离心沉淀病毒,以适量缓冲液重新悬浮后再8000—10000rpm/min,离心30分钟,去除大颗粒,用这种方法获得的HAV悬液,免疫电镜观察可以看到大量HAV颗粒,结构清楚,图象清晰,背景较干净,再进一步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纯,在  相似文献   

15.
1990年7~10月,我所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斑点酶联试验(Dot-ELISA)检测急性血吸虫病(下称急血)循环抗原70例,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考核。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方法与结果 1 急血的诊断标准 1.1 患者在发病前数周均有疫水接触史。 1.2 以发热、肝脏肿大为主要特征或伴有肝区压痛及脾肿大等。 1.3 粪便集卵或孵化毛蚴阳性,或免疫学试验阳性。周围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对甲型肝炎病毒(HAV)的研究表明,HAV是直径25~28毫微米的立体对称的微小病毒。至于它所含的核酸,到底是RNA或DNA,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实验感染的猩猩、狨猴和甲型肝炎患者的粪便和血清中,以及猩猩的肝和胆汁中,皆可发现HAV。HAV可耐受60℃1小时的热力,但甲醛(0.25毫升/升)37℃作用72小时,或氯(1毫升/升)作用30分钟,都可使之灭活。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直径42毫微米的双层球形颗粒(Dane颗粒),可分为核心与包膜两部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就是HBV的包膜,其分子量为3.7~4.6×10~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的检测甲型肝炎病人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中HAV RNA的方法。方法 应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甲肝病人血清中的循环免疫复合物,置于已用抗人μ链包被的离心管中吸咐,再用RT/PCR法扩增,用PAGE银染法检定扩增结果。结果 检测24份甲肝病人血清标本,其中19份为HAV RNA阳性,而检测正常人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人血清标本均为阴性。结论 该方法简便,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是检测甲型肝炎病人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中HAV RNA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棘球蚴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CAg)、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CIC_s)和特异抗体,评价这些参数与存有棘球蚴感染、假阳性的关系及监测外科或化疗效果的价值,通过免疫印渍技术分析循环抗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日本血吸虫虫卵 10 7/ 12 1ku组分抗原在现场查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虫卵可溶性 10 7/ 12 1ku组分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FA- EL ISA)与双面胶纸条环卵沉淀试验 (DGS- COPT)和粪便孵化法平行试验的方法 ,观察其在现场查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的符合情况。 结果 虫卵 10 7/ 12 1ku抗原 FA- EL ISA现场检测粪阳病人的阳性率为 92 .6 8% ,血吸虫病治愈后 8~ 18个月人群的假阳性率为 4 2 .2 5 % ,对治疗后 8、12、18个月的阴转率分别为 36 .36 %、4 8.15 %、90 .90 % ;该抗原与 DGS- COPT平行检测现场普查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 9.4 3%和 2 1.0 0 % (χ2 =2 9.14 10 ,P<0 .0 1) ;虫卵 10 7/ 12 1ku组分抗原和 DGS- COPT有相关关系 (rn=0 .6 2 6 3) ,DGS- COPT和粪便孵化无相关关系 (rn=- 0 .3783) ,虫卵 10 7/ 12 1ku组分抗原与粪便孵化有相关关系 (rn=0 .4 32 4 )。 结论 虫卵 10 7/ 12 1ku组分抗原的检测结果更接近于粪便孵化法 ,现场应用的价值明显高于 DGS- COPT。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酶标记免疫试验(ELISA)对甲型肝炎抗原和抗体(IgG)进行研究:①采集不同时间黄疸期的甲型肝炎抗血清,稀释度相同,包被微量板的凹孔。②从2次流行中发病的甲型肝炎患者和 Nether-lands 散发病例的粪便中提取抗原。在黄疸出现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