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降压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醛固酮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终末环节,在原发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中起重要作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综述醛固酮在高血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分类、降压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基因rs1464816基因型与研究对象服用降压药物前后血压及相关临床表型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新疆18~69岁1218名哈萨克族农牧民进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筛选出首次诊断为高血压并未接受过降压治疗和无其他并发症共计400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两组均服药3周,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研究对象肾素基因rs1464816基因型,分析其与服用降压药物前后研究对象血压及相关临床表型(包括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 肾素基因rs1464816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不平衡;未发现肾素基因rs1464816基因型与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用药前后水平变化有关.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基因rs1464816基因型与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用药前后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醛固酮合酶 (CYP11B2 )基因 3 44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H)的相关性 ,及高血压人群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 3 44C/T多态性与血浆醛固酮(pAldo)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RELP技术对 2 0 4例CYP11B2基因 3 44C/T多态性进行分析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0 6例EH组的血浆醛固酮水平。结果 CYP11B2基因 3 44C/T多态性以TT和CT为主要基因型 ,与EH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在CYP11B2基因 3 44C/T的 3个不同基因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武汉地区汉族人群CYP11B2基因 3 44C/T多态性频率与EH没有明显相关性。高血压人群的血浆醛固酮水平与CYP11B2基因 3 44C/T多态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伴有代谢性改变的血管疾病,是一种综合征;从激素分泌的角度,高血压也是一种内分泌性功能异常的疾病.嗜铬细胞瘤是由神经嵴起源的嗜铬细胞产生的肿瘤,可合成、贮存并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产生临床症状.可因高血压造成严重的心、脑、肾血管损害,或因高血压的突然发作而危及生命;如能早期、正确诊断并行手术切除肿瘤,它是临床可治愈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因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醛固酮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以高血压、低血钾或正常血钾、低血浆肾素及高血浆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在所有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5%~13%,在顽固性高血压人群中高达20%.高血压的降压治疗不仅要调整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从组织结构上保护靶器官,还应从激素分泌上减少升压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及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检测轻中、度EH患者55例、正常对照者20例的血浆ATⅡ、ALD水平。55例EH患者中27例接受厄贝沙坦治疗,28例接受依那普利治疗,疗程12周。治疗4、12周时复测ATⅡ、ALD。结果:厄贝沙坦组治疗4周时ATⅡ水平升高(P<0.01),12周时其水平无明显改变。依那普利组ATⅡ水平下降(P<0.01),12周时其水平较4周时增高(P<0.05),但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ALD水平在两组中4周后均显著下降(P<0.01),12周后其水平较4周时增高(P<0.05),但仍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降压效果相似,厄贝沙坦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降压效果相似,厄贝沙坦使血浆ATⅡ水平升高,依那普利使ATⅡ水平下降。两组均可能不能完全抑制醛固酮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血浆醛固酮(Ald)慢性增高可影响心力衰竭,这时盐皮质激素受体(MR)拮抗剂对心脏起保护作用,但在低醛固酮情况下,是否还有保护作用,还不清楚。我们研究阻断MR能否减轻盐敏感高血压大鼠的心脏肥厚与心力衰竭。Dahl盐敏感(DS)大鼠是一种低醛固酮高血压模型,喂以高盐饮食7周,12周发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19周时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危害较大。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对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诊断需要明确或排除包括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等多种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有效的降压治疗一方面需要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善,另一方面要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血浆肾素水平调整药物剂量,并加用醛固酮拮抗剂等其他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男性,79女性)RAAS激素水平,包括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II(AT-II)和醛固酮(ALD)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方法检测所有患者的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按CC、CT和TT三种基因型分组。分析其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及RAAS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PRA和AT-II水平无关,但与血浆ALD水平相关,TT和CT基因型者的血浆ALD水平要高于CC基因型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6±0.36or0.61±0.35versus0.42±0.23nmol/L,P=0.036)。结论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的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血浆ALD水平相关,提示该多态性可能参与了高血压患者血浆ALD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LD浓度的关系及氢氯噻嗪对血浆醛固酮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6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11B2基因型同时测定其血浆ALD浓度,然后均服用HCTZ 12.5 mg/d,6周后资料完整的659例患者按TT、CT、CC 3种基因型分组,观察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浆ALD浓度的变化.结果 CC基因型患者基线血浆ALD浓度为(173.96±57.08)pg/mL,高于TT、CT型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服6周HCTZ后3组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均增高,增高幅度分别为(90.71±88.57)pg/mL,(65.45±73.71)pg/mL,(58.17±98.97)pg/mL.TT、CT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有统计学差异,CC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ΔALD在3组基因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C基因与患者血浆ALD浓度高与其他两型;服HCTZ后血浆ALD水平上升,CC基因型患者上升幅度小于TT、CT基因型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测定是目前从高血压患者中检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最常用和有效的筛选方法。ARR 值在不同人种中有很大差别,测定条件对其结果影响较大。本研究在严格控制药物、体位等条件下,建立中国人筛选原醛 ARR 值。方法根据肾上腺增强 CT 检查结果,将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65例)和肾上腺腺瘤/增生组(45例)。停用对肾素和醛固酮分泌有影响的降压药物至少2周,利尿剂包括螺内酯停用4周。对于不宜停服降压药物的患者,改服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缓释片(varapamil-SR)和(或)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terazosin)。低血钾患者补钾至正常水平。采血日晨起保持立位2 h 后,于上午9~10点立位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浓度,计算 ARR。结果 ARR 值以醛固酮 pg/ml/肾素活性 ng·ml~(-1)·h~(-1)为单位。立位 ARR 值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100.00±48.65,肾上腺腺瘤/增生组为699.33±213.33。由 ROC 曲线所得切割值为240,立位 ARR 较卧位 ARR 更有筛查价值。在肾上腺腺瘤/增生组93.3%(42/45)患者的 ARR 值高于240,原发性高血压组90.7%(59/65)患者ARR 值低于该值。取 ARR 值240为切割点,我们从近178例高血压患者中检出15例原醛患者(手术病理证实),所有15例患者 ARR 均大于240,显示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采用本研究试验条件,中国人立位 ARR 值为240。ARR 测定是一项简便、有效的原醛筛查方法,测定时须注意体位、药物、血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坐、卧三体位血浆醛固酮浓度及立、卧位差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关系。方法入选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52例,并进行体位实验。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252例患者分为斑块组(80例)和无斑块组(172例)。测定入选患者立、坐、卧三体位的血浆醛固酮水平。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别分析两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值与不同体位的醛固酮及立卧位醛固酮差值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与立、坐、卧三体位的醛固酮及立卧位醛固酮差值的关系。结果斑块组的立位醛固酮(rs=0.237,P=0.041)、立卧位醛固酮差值(rs=0.262,P=0.023)与双侧颈总动脉IMT均值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相关混杂因素后,立位醛固酮与CA独立相关(OR=1.22,95%CI1.09~2.38,P=0.028)。结论立位醛固酮水平与高血压患者CA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调脂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降压的平滑性指数(Smoothness index, SI)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血脂正常或略高LDL-C<3.1 mmol/L)随机分为调脂降压治疗组和对照组,调脂降压治疗组采用普伐他汀20 mg,1次/d,两组病人降压药物治疗无差异,药物剂量调整直至降压目标血压<140/90 mm Hg,所有病人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行动态血压检查,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降压值及降压平滑性指数变化.结果调脂降压治疗组治疗后血压(129.9±8.4/81.7±5.5)mm Hg较对照组(131.3±9.8/85.7±7.5)mm Hg无差异(P>0.05);调脂降压治疗组SI 6.8较对照组3.2为高(P<0.05).结论调脂治疗能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降压平滑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LD浓度的关系及氢氯噻嗪对血浆醛固酮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6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11B2基因型同时测定其血浆ALD浓度,然后均服用HCTZ 12.5 mg/d,6周后资料完整的659例患者按TT、CT、CC 3种基因型分组,观察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浆ALD浓度的变化.结果 CC基因型患者基线血浆ALD浓度为(173.96±57.08)pg/mL,高于TT、CT型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服6周HCTZ后3组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均增高,增高幅度分别为(90.71±88.57)pg/mL,(65.45±73.71)pg/mL,(58.17±98.97)pg/mL.TT、CT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有统计学差异,CC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ΔALD在3组基因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C基因与患者血浆ALD浓度高与其他两型;服HCTZ后血浆ALD水平上升,CC基因型患者上升幅度小于TT、CT基因型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诊断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尿酸、卧立位PRA、AngⅡ、醛固酮水平(检测前均暂时停用所有影响PRA水平的降压药物),并同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最终符合入选条件者共300例,按照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18~44岁)100例,中年组(45~64岁)110例和老年组(≥65岁)90例,比较3组间PRA、AngⅡ、醛固酮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结果 PRA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降低趋势,青年组患者卧立位PRA[分别为1.30(0.60~2.15),3.45(1.23~6.38)μg/(L·h)]较中年组[0.50(0.20~0.90),1.20(0.60~2.70)μg/(L·h)]和老年组[0.30(0.20~0.30),0.40(0.30~0.80)μg/(L·h)]明显升高(P0.05);且中年组患者卧立位PRA较老年组也明显升高(P0.05)。青年组卧立位醛固酮水平较中年和老年组明显升高。老年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白天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系数(dSBPCV和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较青年组和中年组高(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青年组患者,24hSBPCV与卧立位PRA、AngⅡ、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dSBPCV与卧位PRA、立位AngⅡ、卧立位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24hDBPCV、dDBPCV与卧立位PRA、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中年组患者,24hSBPCV、dSBPCV与卧立位PRA、AngⅡ、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24hDBPCV与卧立位PRA、卧位AngⅡ、卧立位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dDBPCV与卧位PRA、AngⅡ水平相关(P0.05);nSBPCV与立位PRA、卧立位AngⅡ及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nDBPCV与卧立位PRA水平相关(P0.05)。老年组患者,只有24hDBPCV、nDBPCV与卧立位AngⅡ水平相关,dDBPCV与立位AngⅡ,nSBPCV与立位醛固酮水平相关(均P0.05)。结论中青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水平相关,血浆RAAS水平是血压变异性增加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目前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达标率,医师对收缩压达标的认识及临床高血压用药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医师(2 291人)和患者(8 952人)两部分.医师填写患者收缩压达标的比例,干预收缩压最有效的降压药物.患者部分也由医师填写,包括患者的高血压及相关病史,家族史等,检查结果,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的收缩压达标率57%,而主观认为达标率大于50%的医生约占30%.经过高血压药物治疗,患者的收缩压幅度下降.随年龄、血压水平和危险分层的增加,收缩压降压幅度也相应增加,但是收缩压的达标率相对较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脑卒中患者的收缩压降压幅度较大,控制率也较高.而糖尿病患者,降压幅度较小,控制率也较低.联合用药的患者降压幅度高于单一用药.收缩压下降的同时舒张压也相应下降,血压水平和危险分层高的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较大.患者平时使用最多的和医师主观上认为的最有效的降压药物都是钙拮抗剂.结论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下降,高危患者的治疗需要高度重视,且开始治疗即可联合用药.临床高血压用药以钙拮抗剂为主.  相似文献   

16.
近来的研究显示:降压药物如利尿剂,可以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但是,其他降压药物对血浆 Hcy 水平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验证。该研究目的是探讨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 Hcy 水平的影响(J Hum Hypertens,2008,22,289—294)。对原发性高血压273例,血压正常者103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降压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测定血浆 Hcy 水平。MTHFR C677T 基因多态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缬沙坦对降压效果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醛固酮及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3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商品名代文,北京诺华制药厂生产)80 ̄160mg,口服每日1次,总疗程6周,治疗前后分别监测动态血压,放免法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均显著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降压效应的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 (AT1)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除降压作用外对血浆一氧化氮(N0 )的影响。方法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对 10 0例高血压患者 (分为氯沙坦治疗组及洛汀新治疗组各 50例 )治疗前后及血压正常之对照组 3 0例的血浆N0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高血压组 (两组 )患者治疗前血浆N0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以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洛汀新有效降压后血浆N0浓度均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治疗前后两治疗组间的血浆N0浓度无差异。结论 氯沙坦与洛汀新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均可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浆NO水平 ,并提示该两种药物降压治疗对患者血浆NO有相似的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伴有明显的血醛固酮增多,在监测血钾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条件下,加用小剂量醛固酮拮抗剂可得到意想不到的降压效果以及保护靶器官的作用。现将通过近年多项相关临床试验,探讨醛固酮拮抗剂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血清醛固酮及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的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高血压科住院患者中选取正常及低肾素的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26例(病例组),取同期住院的且性别、年龄及肾素活性(PRA)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醛固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TRP1浓度。结果:病例组BMI(P<0.01)、醛固酮水平(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醛固酮与BMI呈正相关(r=0.283,P=0.035),与CTRP1不相关(r=0.109,P=0.425);CTRP1与血钾呈负相关(r=-0.284,P=0.03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RA(β=0.351,P=0.008)及BMI(β=0.270,P=0.039)进入以醛固酮为应变量的方程,贡献为PRA>BMI,在控制PRA的影响后发现,BMI是醛固酮水平独立的影响因素;血钾进入以CTRP1为应变量的方程(β=-0.289,P=0.029)。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BMI对醛固酮水平的影响可能独立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且患者血清中CTRP1与血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