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回顾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37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198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经口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记录治疗前、治疗2 h、治疗后24 h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治疗2 h后,观察组患者pH、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乳酸水平改善显著(P<0.05),对照组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pH、PaO2/FiO2、PaO2、乳酸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 d临床缓解率无显著差异(χ2=1.042,P=0.307),治疗后5 d、7 d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胀气、口咽溃疡、口腔真菌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肺性脑病发生率(3.03% vs. 10.0%,P=0.006)及气管插管率(7.57% vs. 11.11%,P=0.0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创通气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 结论经口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清除率,治疗前后PaO2、PaCO2、WBC以及FVC、FEV1、FEV1/FVC水平。 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06±0.68)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06±0.61)d及气管插管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18.31±4.12)d、(7.97±1.06)d、(3.97±0.96)d、(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水平(70.58±10.29)mmHg明显高与对照组(64.65±7.75)mmHg,PaCO2(45.67±5.41)mmHg、WBC(7.56±1.03)109 G/L明显低于对照组[(52.81±7.32)mmHg、(8.38±2.01)109 G/L](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FVC(2.05±0.62)L、FEV1(1.35±0.41)L、FEV1/FVC(35.65±8.23)%明显高于对照组[(1.81±0.54)L、(1.13±0.24)L、(31.18±5.92)%](P<0.05)。 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促进恢复,改善肺功能,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联用呼吸兴奋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无创正压通气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治疗前、治疗后24 h两组PaCO2、PaO2水平、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TNF-α以及IL-1β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比对照组(75.68%)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PaCO2、PaO2水平、血清TNF-α、IL-1β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4 h的PaCO2水平、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24 h的PaO2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mMRC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24 h,两组mMRC评分降低(P<0.05)。 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联用呼吸兴奋剂在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呼吸困难程度,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其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动脉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4例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氧疗、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7 d为1个疗程。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清学指标[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及治疗前、治疗7 d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比(PEF%)]。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 vs. 87.84%,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sST2及PaO2、PaCO2、pH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NT-proBNP、sST2、PaCO2降低至(1 983.41±204.35)pg/ml、(244.69±48.62)ng/L、(47.96±4.12)mmHg,对照组降低至(2 447.39±241.28)pg/ml、(281.85±50.33)ng/L、(50.05±3.81)mmHg,两组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明显低(P<0.05);观察组PaO2、pH升高至(69.88±4.22)mmHg、(7.40±0.03),对照组升高至(66.21±5.71)mmHg、(7.37±0.04)mmHg,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CI及FEV1、FVC、PEF%升高至(58.29±5.22)%、(2.78±0.49)ml/(min·m2)、(0.97±0.16)L、(1.89±0.31)L、(58.44±4.97)%,对照组升高至(54.14±4.76)%、(2.46±0.42)ml/(min·m2)、(0.88±0.15)L、(1.71±0.27)L、(53.06±5.12)%,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用于CPHD急性加重期治疗,提升患者心肺功能,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3例老年COPD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干预3个月前后两组的营养状况、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切口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LB(50.25±5.58 vs. 46.26±5.58 )g/L、TP(65.28±5.43 vs. 61.66±5.39)g/L、PaCO2(41.31±5.84 vs. 45.76±6.67)mmHg、PaO2(84.77±8.64 vs. 80.68±6.44)mmHg、SaO2(91.63±5.89 vs. 84.34±4.71)%、FEV1/FVC(74.26±6.74 vs. 69.24±6.52)%、FEV1%(71.36±4.70 vs. 66.66±4.74)%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切口干燥时间(3.63±0.84)d、切口愈合时间(11.26±1.73)d短于对照组(5.37±1.67)d,(17.62±1.37)d,P<0.05。 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髋部骨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肺功能,利于促进手术切口的恢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呼吸机(nHFOV)辅助治疗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及对血气分析、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超低体质量NRDS早产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nHFOV组和nCPAP组各29例。观察两组在给予辅助通气后的pH、PaCO2、PaO3指标、无创通气时间、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指标,统计两组患儿漏气综合征、脑室出血、脑室周围白质化、BPD和死亡率。结果干预1h后,2组患者PaCO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CO3、PaO3、BE、pH均较治疗显著升高(P<0.05);干预后2组患者PaCO2、HCO3、PaO3、BE、pH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HFOV组无创通气时间和治疗失败转化为插管机械通气率,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nHFOV组患儿脑室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BPD、死亡率均低于nCPAP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相比较,nHFOV作为呼吸支持的主要模式,可减少超低出生体质量NRDS患儿IMV的需求和无创通气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模式和基础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治疗前、治疗3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PaCO2、PaO2、SaO2)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例数和血气分析结果(PaCO2、PaO2、Sa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重度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我院诊治60例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用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和研究组32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联合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水平、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生命体征、有创通气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3、5 d的氧分压(PaO2)水平、酸碱度(pH)值、GCS评分、动脉收缩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自主呼吸频率、心率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GCS评分、自主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收缩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1、3、5 d的PaO2水平、GCS评分、动脉收缩压高于常规组,PaCO2水平、自主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1、3、5 d的pH值无明显差异(P>0.05);(2)研究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总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3)研究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3.57% vs. 28.13%,0.00% vs. 18.75%),P<0.05。 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血清ET-1及CC16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来院就诊患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共114例,采用随机数表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儿入组后均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予NCPAP,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均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1(ET-1)、Clara细胞蛋白-16(CC16)、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67%(49/60),高于对照组64.81%(3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ET-1、CC1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SaO2均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5/60)、9.26%(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血清ET-1及CC16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镇静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NIV)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其中Ⅱ型呼衰患者26例,记为A组)和对照组(42例,其中Ⅱ型呼衰患者26例,记为B组),两组均行NIV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泵注镇静药物咪达唑仑治疗,镇静药应用时间为2 h,期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平均动脉压(MAP),另比较A组和B组治疗前后PCO2、呼吸频率(R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人机对抗、面部受压发生率低(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aO2/FiO2增加,观察组治疗后PCO2减小(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CO2减小(P<0.05)。与同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苏丽  张霞  张莉  侯芳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2):223-226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92例老年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的四级早期活动干预,观察组给予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干预。采用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评分评价肌力情况。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ICU-AW发生率、MRC评分、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天数、住院总天数、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转出ICU病房时ICU-AW发生率降低(10.9%vs 28.3%),MRC评分升高(50.45±6.03分vs 46.27±5.12分),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天数、住院总天数缩短(3.8±1.3 d vs 5.2±1.9 d,7.6±2.1d vs 10.5±2.8 d,14.4±3.3 d vs 16.9±3.7 d),干预后ADL评分升高(47.55±9.42分vs 36.93±8.01分),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2%vs 17.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行动研究法指导四级早期活动能够有效预防老年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ICU-AW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结合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对结核性毁损肺(tuberculous destroyed lung,TDL)患者全肺切除术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呼吸力学、肺内分流(Qs/Qt)、PaO2和术后肺部感染等的影响。方法 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接受择期开胸全肺切除手术的TDL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OLV期间潮气量6ml/kg,OLV开始即刻给予PCV通气,然后给予7cm H2O(1cm H2O=0.0098kPa)的PEEP通气;对照组OLV期间潮气量8ml/kg。记录OLV前(T1)、OLV开始后30min(T2)及全肺切除术后5min (T3)时气道峰压(Ppeak)和平台压(Pplat);T1、T2、T3和术后6h(T4)抽取动静脉血,测血气指标pH、PaCO2和PaO2,并计算Qs/Qt 值;术后第1天、第7天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若方差齐,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2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peak明显降低[观察组:(21.0±2.2)cm H2O;对照组:(22.4±2.2)cm H2O;t=-2.446,P=0.021];T2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Pplat明显降低[观察组:(19.7±2.2)cm H2O;对照组:(21.0±2.7)cm H2O;t=-3.610,P=0.001];T3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H明显降低[观察组:7.3±0.053;对照组,7.37±0.047;t=-3.000,P=0.006];T2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aCO2明显升高[观察组:(44.0±2.2)mm Hg (1mm Hg=0.133kPa);对照组:(35.7±4.0)mm Hg;t=7.091,P=0.000];T2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Qs/Qt 明显降低[观察组:(21.4±5.4)%;对照组:(25.4±6.8)%;t=-0.256,P=0.020];T4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aO2/FiO2明显升高[观察组:(181.2±29.0)mm Hg;对照组:(159.1±25.2)mm Hg;t=2.938,P=0.009]。术后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部感染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4.7±0.6)分;对照组:(5.2±0.9)分;t=-2.567,P=0.017]。结论 小潮气量和PEEP结合PCV的通气模式,在TDL患者开胸全肺切除手术OLV中可以较好的降低OLV期间气道压力、降低Qs/Qt,改善术后PaO2,降低术后第1天肺部感染的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B型钠尿肽和血气(PaO2、PaCO2)在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继发肺栓塞(PTE)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32例高风险AECOPD继发PTE的患者作为血栓组;同期住院60例高风险AECOPD未继发PTE的患者为高风险单纯COPD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52例低风险AECOPD(未继发PTE)患者为低风险COPD组。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行血浆D-二聚体、B型钠尿肽(BNP)及血气分析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高风险AECOPD患者(血栓组和高风险单纯COPD组)的血浆D-二聚体、BNP的均值均高于低风险COPD组患者,血栓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均值又高于高风险单纯COPD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患者的PaCO2及PaO2均值均低于高风险单纯COPD组及低风险COPD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单纯COPD组患者PaCO2高于低风险COPD组患者(P<0.05),但两组间PaO2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风险AECOPD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BNP水平升高,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继发肺栓塞时,D-二聚体及BNP升高更明显,低氧进一步加重,且在原有高二氧化碳水平的基础上出现PaCO2下降,均值>5 mmHg,提示血浆D-二聚体、BNP与血气分析检测在判断高风险AECOPD继发肺栓塞的风险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能为临床及时判断高风险AECOPD患者早期抗凝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甲基强的松龙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II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甲基强的松龙抗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片治疗;测定各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而PaCO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DLCO/VA、FEV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VEGF、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乙酰半胱氨酸片+甲基强的松龙治疗IIP疗效优于单用甲基强的松龙,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抑制肺纤维化,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 通气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后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重度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在我院行OPCAB,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重度低氧血症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通气方式分为BiPAP组(n=36)和插管组(n=32)。持续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血压、呼吸频率(RR),记录心功能分级,血气分析〔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比较术后并发症。 结果 BiPAP组和插管组均可快速、有效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pH值,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BiPAP组在6 h后可显著降低HR(P<0.01)、平均动脉压(MAP)(P<0.01),并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P<0.05),减少ICU停留时间(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P<0.01)。 结论 BiPAP通气安全有效,可以快速改善低氧血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对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肺保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120例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单肺通气,研究组术中使用多索茶碱注射液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干预。全部患者于侧卧位后给药前即刻(T1)、单肺通气0.5 h(T2)、单肺通气1h(T3)测定呼吸动力指标(肺顺应性、气道阻力、气道平台压和气道峰压)、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氧化应激指标(MDA、SOD)、炎症指标(TNF-α、IL-6、IL-10),比较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T1时,两组呼吸动力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两组肺顺应性、PaO2、SOD较T1明显降低,气道阻力、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PaCO2、MDA、IL-6、IL-10、TNF-α较T1明显增高,P<0.05。而在T2~T3时,研究组肺顺应性、PaO2、SOD、IL-10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气道阻力、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PaCO2、MDA、IL-6、TNF-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索茶碱通过明显改善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患者的肺氧合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从而发挥重要的术中肺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多索茶碱抗氧化应激、抗炎、扩张支气管和改善通气具有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价值,以及相对于传统标准镇静方案(STDS)的优势。方法选取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大于12 h,随机分为EGDS组和STD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浅镇静达标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镇静药物调整次数等。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48 h内,EGDS组浅镇静达标率明显高于STDS组(58.8%比37.8%,P=0.01)。EGDS组患者7天内拔除气管插管率高于STDS组(85%比70%,P=0.01),ICU住院时间更短(5.5(4.2~9.7)比6.5(3.2~10.2),P=0.04),镇静剂的调整次数低于STDS组,不良反应(包括谵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更少。结论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是可行的、安全的。以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EGDS较传统镇静药物更具优势,不良反应少,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